小学语文《找骆驼》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04 12:47:36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找骆驼》优秀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小学语文《找骆驼》优秀教学设计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质疑探究,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并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老人的推理过程。

  教学目标:

  1、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练习用因果句式说话。

  3、初步培养质疑、解疑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以及他为什么要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骆驼。

  教学难点:

  理解老人的推理过程,知道老人想出的找骆驼的方法好在哪里。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发人深思的课文。(点击课件课题)一起读。

  二、检查预习

  1、前两天,我们预习了这篇课文,你们回家读了好多遍是吗?那么,你都读懂了些什么呢?(学生交流)

  随机出示(课件):骆驼

  商人 老人

  2、原来,读能让我们读懂这么多的问题。那么,你们还有没有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呢?(学生质疑)

  3、小结:刚才大家提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只要我们读读课文就可以弄清楚;有的我们在学习课文时也能迎刃而解;还有的与课文关系不是很密切的我们在下节课再讨论。你们想想,这篇课文有没有值得我们共同研究的问题呢?

  4、我们来看刚才这张关系图,你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了吗?

  出示:老人是怎么指点商人的?

  5、课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老人指点商人找骆驼的办法,请大家快速朗读课文,把这句话用____划出来。

  出示:至于骆驼究竟往哪儿去了,你应该顺着它的脚印去找。

  6、齐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里有没有值得研究的问题?

  三、直奔重点段,引导学生探究。

  1、出示本节课研究的问题:

  老人是怎么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他为什么要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骆驼?

  2、是啊,这两天老师也一直在想这两个问题,既然老人没有亲眼看见过骆驼,他是怎么知道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他为什么要指点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呢?要研究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读:看来,你已经尝到了读的甜头;划:不动笔墨不读书;讨论:人多智慧多。)下面我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第10自然段,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合作商量,甚至可以跨越小组进行讨论。

  3、学生自学讨论。

  4、交流,反馈。

  ①老人观察到了什么?书上是怎么说的?

  随机出示:看见 脚印右深左浅

  又看见 路左有蜜右有米

  还看见 树叶留有齿印

  ②集体朗读老人看见的情况。

  ③这里为什么用上看见、又看见、还看见呢?

  出示:仔细观察

  ④老人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呢?

  出示:得出结论

  ⑤根据回答依次出示:左脚跛

  左驮蜜右驮米

  缺一颗牙

  ⑥用因为所以那是因为的句式说说老人根据观察到的这些情况得出怎样的结论。

  ⑦老人从仔细观察到得出结论,中间还需要有一个思考、分析的过程。(出示:思考分析)现在请大家学着老人的样也来思考分析一下,看看老人是怎样一步一步想过来的?

  ⑧交流,结合表演左脚跛怎么走路;观察图片掉落的蜜和米;辨别树叶哪一片是骆驼啃过的。

  ⑨师生对读老人分析判断的话。

  小结:老人经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才得出正确的结论。那么,老人看到的情况有三个,他为什么要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呢?

  ⑩朗读老人不紧不慢说的话。

  四、想象说话

  老人指点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现在商人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如果你就是这位商人,在回来的路上又碰到了这位老人,你会说些什么呢?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齐读课题:上节课,通过课文的初步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2、学生质疑:商人究竟走失了一只什么样的骆驼?商人最后又是怎样找到骆驼的?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18小节:

  1、听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思考:商人走失的骆驼到底有什么特点?

  板书:左脚跛左边驮蜜,右边驮米缺一颗牙齿

  2、从课文中哪个地方最容易找到这些特点?(18小节)

  你能分清哪几句是老人问的,哪几句是商人说的吗?

  1)分角色朗读:同桌练习指名表演

  引导评议为什么读得好(读出了语气的变化)

  2)再读课文,创新表演:

  要求:(想一想)商人和老人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情和语气。给文中的人物语言补充恰当的提示语。如:谁说或谁怎样地说。

  (读一读)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

  3)交流朗读,学生点评。

  4)刚才我们用两种方法来朗读了对话部分,你认为提示语还是不加好呢?为什么?(两人说话时,没有第三人,可省略提示语,在本课中省略提示语使文章语言简洁,对话紧凑,更能表达商人急切心情)

  4、集体朗读18小节

  (二)学习课文9、10小节

  1、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有这些特点的呢?

  2、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10小节,找出有关句子。(学生交流)

  3、读了这些句子,觉得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

  教师板书:看见知道;看见想;看见知道

  4、老人是根据什么知道骆驼有这些特点的呢?你能用上因为所以说说吗?

  师:如果先说结果,后说原因呢?你能用上这样的句式说说吗?

  出示:老人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人知道骆驼的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那是因为___________。

  老人知道骆驼少了一颗牙齿,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5、老人是怎么得出结论的?

  板书:看见知道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得出结论

  6、教师小结:

  这有深有浅的脚印,星星点点的米、蜜和树叶上留着的牙印,一般人是不会注意到的。你看,连正在寻找骆驼的商人自己都没有注意到。可是老人都看见了。可见,老人的观察是很仔细的。正因为老人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知道了骆驼的三个特点。

  7、师:老人前面说的是骆驼的特点,后面说这只骆驼往哪儿去了,这两个问题之间是用什么词连接起来的?(至于)

  读读老人的最后一句话,学生可以质疑:老人为什么让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如果根据漏落在地上的米和蜜、骆驼啃过的树叶能不能找到骆驼?为什么?

  让我们学着老人,用不紧不慢的语气向商人作解释和指点。

  (三)学习课文11小节。

  1、商人找到骆驼了吗?从哪里看出来?

  2、果然一词说明了什么?

  3、启发学生思考:学到这里,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可从老人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方面来说,可从老人乐于助人方面来说,也可从自己的生活、学习实践方面来谈。)

  三、小结以及拓展:

  1、小结:老人没见过那只骆驼的模样,却凭着他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无误的判断,凭着骆驼留下的几处迹象,就分析得出骆驼的详细情况,达到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境界,真可谓是观察与思考的典范。

  2、说一说:在老人的指点下,商人终于找回了骆驼。第二次,商人再见老人,心情怎样,心里会怎样想,又会说些什么?

  3、读全文: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4、小作家:

  出示《蜜蜂引路》的前半段,让学生根据想象以及课文中所学的句式续写文章的段落。

  当列宁看见许多蜂蜜时,他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看见蜜蜂飞回园子时,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看见园子旁边有所房子,所以他知道:__________________。果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找骆驼》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找骆驼》教学设计07-27

找骆驼教学设计04-04

找骆驼教学设计04-30

《找骆驼》教学设计06-26

《找骆驼》教学设计 15篇04-04

找骆驼教学设计 15篇06-12

《找骆驼》教学设计(15篇)05-01

《找骆驼》教学设计15篇04-30

《找骆驼》教学设计 15篇06-07

找骆驼教学设计15篇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