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统计与可能性》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根据统计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并进行分析,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
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根据统计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并进行分析,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同学们,你们喜欢电脑吗?经常用电脑做些什么事情呀!(打字、编辑资料)
对了,有位同学也是这样做的他打了一份稿件,到底他用了多长时间,打了多少个字呢?他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告诉我们了,看谁从所给的资料中看出的内容最多?分析出来的问题最多,请看大屏幕!(出示小明录入稿件字数统计图)
二、观察这幅统计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请仔细观察统计图,把你所了解的信息写下来。
(1)横轴表示小明所用的时间,单位是分。一共是25分钟,每个小格是2.5分钟,两个小格表示的是5分钟。
(2)竖轴表示小明所用的路程,单位是个。一共是900个,每个小格是100个。
(3)5分钟时小明打了150个字,10分钟时小明一共打了350个字,15分钟时小明一共打了500个字,20分钟时小明一共打了500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吗?),25分钟时小明一共打了800个字。
2.根据你刚刚得到的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
小明哪段时间录入的字数最多?
150 200 150 0 300(用减法)
小明在录入的过程中,休息了多少分钟?(5分钟)
不算休息时间,小明平均每分钟录入多少个字?800/(25-5)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如:小明平均每分钟录入多少个字?800/25(注意与第三小题的区别)
小明那段时间录入的字数最少?(05分钟、1015分钟、)
小明实际工作了多少时间?(20分钟)
3.小结:通过这道题的学习你对折线统计图有那些了解?
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统计与可能性》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统计的教学设计07-21
《统计》教学设计04-10
《可能性》教学设计06-16
可能性教学设计05-08
《可能性》教学设计02-12
《可能性》教学设计(15篇)08-01
《可能性》教学设计15篇04-05
《可能性》教学设计15篇04-30
《统计》教学设计15篇07-06
《可能性》教学设计(合集15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