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酸的通性pH值》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04 18:40:20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九年级化学《酸的通性pH值》的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九年级化学《酸的通性pH值》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知识:从电离观点使学生了解酸的通性;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学习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一些金属能否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学习中和反应,了解它在生产及科研中的应用。

  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及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思想教育:通过本节教学向学生进行由个别到一般的科学的认识事物的方法的教育。

  重点难点

  酸的通性;常见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的识记和应用。

  教学方法

  复习、归纳和实验相结合。

  教学用具

  仪器:试管、滴管、镊子、培养皿、投影仪。

  药品: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石蕊试液、镁条、锌粒、铜片。

  其它:火柴、铁钉、锈铁钉。

  教学过程

  附1:课堂练习一

  1.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1)Zn+2HNO3=Zn(NO3)2+H2↑

  (2)Cu+2HCl=CuCl2+H2↑

  (3)Mg+HCl=MgCl+H2↑

  (4)2Fe+6HCl=2FeCl3+3H2↑

  附2:课堂练习二

  2.现有盐酸、二氧化碳、硫酸铁、氢氧化钠、氧化铁五种物质,按要求在空格内填写化学式:

  酸____,盐____,碱性氧化物____,碱____。

  3.向放有锈铁钉的试管中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后,铁锈消失,并有气泡放出,写出有关反应的比学方程式:__,__。

  4.人体胃液中含有少量盐酸,胃液过多的病人可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该反应类型属于__反应,又是__反应。

  5.下列溶液中,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 ]

  A.NaOH

  B.NaCl

  C.Na2SO4

  D.HCl

  6.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排列的是

  [ ]

  A.Zn

  Fe

  Mg

  Cu

  B.Mg

  Zn

  Fe

  Cu

  C.Mg

  Fe

  Zn

  Cu

  D.Cu

  Fe

  Zn

  Mg

  7.下列物质中,能由金属与稀硫酸反应制得的是

  [

  ]

  A.CuSO4

  B.Fe2(SO4)3

  C.ZnSO4

  D.HgSO4

  8.下列物质的溶液与硫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 ]

  A.NaCl

  B.Ba(NO3)2

  C.Na2CO3

  D.CuSO4

【九年级化学《酸的通性pH值》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中考化学知识点:酸与碱的通性09-04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04-20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02-26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优秀08-11

化学教学设计12-13

化学的教学设计04-11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15篇)06-23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15篇04-03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15篇05-03

关于化学教学设计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