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的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

时间:2022-07-04 21:17:54 考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七年级语文的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

  一、试卷板块

七年级语文的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

  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共三大类,即积累运用、阅读、作文。涉及到新课标中四个方面的内容,即识字写字、综合实践活动、阅读和写作。具有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努力体现新课程理念的特点。试卷共有试题19题,总分值100分,其中积累和运用(包括字正腔圆、文苑集萃、慧眼识“瑕”、看云识天气、以诗为“话”、浓浓亲情)共23分、现代文两篇共30分、课内文言文7分、作文40分。经抽样,各班试卷得分率(%)及成绩优差率(%)如下:

  各班试卷得分率

  题型 积累和运用

  (23分) 阅读理解(37分) 作文(40分)

  现代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作文 点评

  题号 1——6 7——14 15——17 18 19

  得分率 55% 44% 33% 62% 66%

  各班平均成绩及优良差的统计

  班级 1班 2班 3班 4班 5班 6班 7班 8班 加强班 普通班

  平均成绩 57.26 57.52 47.38 44.55 45.26 42.36 48.79 49.91 57.39 46.4

  优(60以上) 42% 41% 13% 3% 10% 4% 13% 21% 41.5% 10.6%

  良(59--49) 41% 44% 40% 38% 35% 21% 45% 37% 42.5% 36%

  差(48以下) 17% 15% 47% 59% 55% 75% 42% 42% 16% 53.4%

  二、各题典型答题错误分析

  从教学情况的调查卷面来看,我们发现失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知识不扎实,错别字太多。 第1题是课文字词的书写,失分的主要原因是会读不会写,集中表现在“谧”写成“秘”,“苣”写成“巨”,“骸”写成“孩”等几个字。第2题与第3题是考学生平时的积累,多数学生错在把人物的名字写错。在简答及作文中都出现了常用的错别字。

  2、阅读理解不准确,答题不到位。7~17题为阅读分析,普遍出现的问题在于某些学生不能从整体上领悟文章的要旨,捕捉重要信息,因而出现了理解上的不准确,造成答题的不到位。其中第9、14、17题得分较低。如第9题,许多审题不清,该题是让学生分析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但大多数学生却答成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对于作用,学生不能结合原句来谈,也没有点出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如第14题,许多同学审题不清,该题是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谈谈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也就说要从自身上,联系实际来谈,但多数同学只是就文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阐述,有同学虽理解了题意,没有结合文章的最后一段来谈,导致失分。

  3、表述不严谨,词不达意, 某些学生尽管也能领会到一点含义,但表述能力差,往往词不达意。第5题是想象题,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将“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这个场景描写出来。可有的同学不能发挥想象,只是将原诗句进行了简单的扩充,没有意境,再加上语言的苍白,从中也暴露出还有很多同学在平时的学习中只是一味的抄写,从来都没有认真的做过思考,所以不知所云。而普遍失分的原因还在于表述不严谨,词不达意,说了一大堆,却连写什么内容还不知道。还有的同学,甚至空白,不会写。第11题是概括题,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记叙的内容。失分同学主要在于表达语言含混不清,只是把原文各个语段的话语抄进去,文字之间缺少内在联系,组不成完整的一句话,也不够简洁。

  4、写作基本功不够扎实。字迹潦草,错别字多,整篇文章看起来很乱,给阅卷老师不好的印象。文章内容不能紧紧抓住主题来写,其结构散乱,选材范围狭窄,缺乏创新意识。这次作文的要求是以“回家的感觉”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学生平时缺乏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所以写出来的文章干巴巴的,没有真情实感。第19题来,要求修改自己作文中不足的一处,并说出修改的理由。许多学生不会修改病句,不懂句子的成分及短语的类型,也不明白如何来修改病句,比如说:句子成分杂糅,词语搭配不当,句子语序不当等。所以要谈修改的理由,那自然是无从谈起。

  三、对试题的评价

  1、该份试题难度适中,题目切合学生实际。试题立足基础,对汉字、文学知识的考查,无不体现对基础知识的积累、识记、运用等基本能力。“运用”“体验”性试题体现了研究、感悟体验、创新学习的方向,并注重了对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查。现代文“阅读题”体现了开放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是第10题和第14题,让学生联系实际,调动自身的感悟体验,真正体现了大语文的特点。古文“阅读题”也比较浅显,符合学生学习实际。试题在稳中求新的基础上,增加了感悟类及实践类题目的考查。但又不是架空设想,而是立足于教材“实践活动”的教学要求,在这基础上作一种初步的尝试,但较多的失分,又提醒我们教师要注重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要注重学生学习的习惯、方法的培养,对于生活的感悟和体验,以便更快的适应新的教学形势。

  2、两篇现代文和一篇课内文言文,检查了学生依据文体特点整体感知内容、组织概括语言、掌握写法、深入理解句意等求知能力,以其朴实无华的语言,以其独特育人的方法,激发文章与学生心灵的碰撞,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素养。那些结合社会生活、时代特点举例、谈感受的题目,更是引发学生对文质兼美作品思想的共鸣,对社会生活的深入理解,这篇话题作文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学生答题中的不足,又要求我们在平时应有效地进行相应的训练,强化对学生语言的概括与表达能力的培养。

  3、切合初一学生的特点,处处体现与强化了各项能力的综合考查,整张试卷,既有基本的识记、积累运用的能力体现,又有创新、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既有组织概括语言能力的要求,又有写作综合能力的体现。

  四、对教学的建议

  1、课堂教学中必须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考试也在不断地变化。最大的变化是由以前的注重知识的考查转为注重能力的考查。能力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在自己的经验体验中习得的。因此,必须把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改变为主动的探索,让学生在主动的探索中自己去建构知识,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少讲、精讲,尤其不能满足于将一个一个的结论抛给学生和搞所谓的大运动量的题海训练,教师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引导、帮助、支持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自主学习活动,要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体验、内化,并在这过程中去习得直接经验

  2、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 实践证明,光靠课本上提供的一点点知识,学生是学不好语文的。在考试中,在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社会知识贫乏症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必须大胆地将学生引出课堂,把他们引向社会、引向电视、引向图书馆……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研究性学习,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联想和想象、改变阅读教学的观念,正确使用教材。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追求的是用知识来解构课文,把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中心意思、归纳写特点作为阅读教学的最终归宿。一篇课文,两课时、三课时下来,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个干巴巴的知识框架和几条经过繁琐分析后架空出来的结论。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阅读教学观,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

  4、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学生表达能力偏低,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严重制约着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要提高学生的表 达能力,必须从根本抓起。即要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能力。

  2、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 实践证明,光靠课本上提供的一点点知识,学生是学不好语文的。在考试中,在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社会知识贫乏症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必须大胆地将学生引出课堂,把他们引向社会、引向电视、引向图书馆……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研究性学习,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联想和想象、改变阅读教学的观念,正确使用教材。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追求的是用知识来解构课文,把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中心意思、归纳写特点作为阅读教学的最终归宿。一篇课文,两课时、三课时下来,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个干巴巴的知识框架和几条经过繁琐分析后架空出来的结论。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阅读教学观,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

  4、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学生表达能力偏低,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严重制约着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要提高学生的表 达能力,必须从根本抓起。即要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能力。

【七年级语文的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相关文章:

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03-24

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优选)07-05

语文月考试卷分析反思03-08

语文月考试卷分析总结02-04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试卷04-15

语文月考试卷分析反思4篇03-08

语文月考试卷分析总结8篇02-09

语文月考试卷分析总结(8篇)02-09

语文月考试卷分析总结(精选8篇)02-09

语文月考试卷分析总结9篇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