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爬天都峰》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一、紧扣课题,再次感受天都峰的高和险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爬天都峰》。你是否思考过,课题《爬天都峰》中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请你默读课文找找理由。
生默读课文,并作点划。
生1:因为天都峰很高。师板书:高
师:能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懂“天都峰”很高的吗?
生1:我从课文的第二小节“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这一句看出天都峰很高。
师:这一句怎么能看出天都峰的高呢?
生1:因为云彩一般都在天上,很高很高的,而天都峰的峰顶都在云彩上面了,这说明天都峰很高很高。
师:谁也能像他这样,既能找到词句,又能说出理由。
(学生发言踊跃)
生2:老师,我从课文的插图也能看出天都峰很高。
师:你很会读书,不仅读文字,还能读课文里的插图。引导学生欣赏插图。
生3:老师,我觉得天都峰不仅很高,而且还很险。我是从“笔陡的石级”看出来的。因为山越陡的话,爬上去就越危险,有可能要掉下来。
师:你很不简单!并板画“笔陡的山峰”,板书:险。再次让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
生4:我从“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也读懂了天都峰的险。因为“挂”都是指一样东西从上往下,很直的,没有斜度。说明山很陡也很高。
师演示“挂图”的动作,让学生感受到挂是从上而下垂直地落,没有倾斜,深刻体会天都峰的“又高又陡”和“危险”。
师:刚才大家都说得非常好。正是因为天都峰又高又险,所以能随随便便、轻轻松松地走上去吗?
生:不能。
师:所以课题不是用“登”而是……生:“爬”天都峰。
学生试着读出天都峰的高与险。指名读,齐读。
(因为有了自读感悟,学生的朗读很投入。)
二、深入读议,感悟“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含义
师: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
1、师: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2、忽然一生质疑:既然小作者认为天都峰又高又陡,不敢爬,为什么又爬上去了呢?这是不是有矛盾?
其他学生一致反驳:这没有矛盾。
师:(顺着学生的话题,顺水推舟)说说理由?
生:因为老爷爷给了她鼓舞,她才去爬的。
师:你怎么知道老爷爷给她鼓舞了,课文里并没有写?
生:因为小作者看到这位老爷爷比自己的爷爷年纪还大,而且已经“白发苍苍”。一定会想:老爷爷年纪那么大了,还要爬天都峰,我小小年纪更应该爬上天都峰,所以,她有了爬天都峰的勇气。
师:说得好!书里没写的内容你也能读出来,有水平!那当时的老爷爷又是怎么想的呢?
学生跃跃欲试的样子。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都能参与思考讨论)师:请和同桌交流一下。
(教室里一下子沸腾起来,大家各抒己见)。
生:老爷爷一开始,也许也有些害怕,有些退缩,但他看到这么小的孩子都想爬天都峰,所以他也有了勇气。
师:是啊,他们彼此都有了爬天都峰的勇气,这份勇气从哪儿来?
生:从对方的身上得来的。
师:找一找,课文哪句话能说明这个意思?
生: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理解“汲取”,朗读这句话。
师:有了力量,再陡的山峰也能爬上。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3~7自然段。
(有了学生与文本、教师的对话,有了思维的碰撞,有了深刻的感悟,学生情绪高涨,朗读非常精彩。)
3、学生朗读声刚止。
师:从“终于”这个词你体会到 ……
生:我体会到他们爬天都峰很辛苦。
生:说明他们爬了很长时间。
生:从“终于”这个词我又体会到天都峰很高,很陡,很难爬。
师:找出表示难爬的语句,再读一读。
4、想一想:老爷爷又是怎样爬上山顶的呢?
生:老爷爷两手发抖、筋疲力尽、腰酸背痛、气喘吁吁、满头大汗……
看来,学生已经积累了很多四字词语。
5、当他们千辛万苦爬上峰顶时,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读读8~10自然段,也可发挥自己的想象。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略。
四、拓展活动
老师引导:“我们”沿山路往回走,一路上遇到了许多游人。有的人望着险峻的天都峰退缩了,有的人在曲折的山路上犹豫不前,有的人看到曲折的道路不知道该如何前进……想一想,把你在“爬天都峰”中的感受介绍给大家。
【《爬天都峰》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关于《爬天都峰》的课堂教学实录08-04
《爬天都峰》课堂实录08-04
爬天都峰优秀课堂实录(通用7篇)08-04
爬天都峰课文06-07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07-06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02-25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03-05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范文07-28
《景阳冈》第二课时的教学实录03-24
《猫》教学课时实录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