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有关高校体育教学一致性分析的论文
1研究对象
以湖南省8所高等学校的体育课程标准为研究对象。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和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高等学校。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本课题根据研究需要,收集了大量有关体育教学目标、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等方面的文献和著作,并已经收集了湖南省6所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大纲,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较全面的理论基础。
2.2问卷调查法
根据需要制订了《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课程内容交互影响专家调查表》。经特尔菲专家法检验问卷具有一定的效度。通过裂半法,经斯皮尔曼---布朗公式rtt=2rhh/(1+rhh)校正得:rtt=0.932表明问卷信度可以接受。
2.3统计分析法
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
3结果与分析
3.1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课程内容的确定
课程标准一般包括培养目标、学习年限、时间分配、课程内容设置等多个方面。这些众多方面在课程标准中的地位并不相等,占最主要地位的是培养目标,占核心地位的是课程体系【2】。培养目标是课程标准的灵魂,课程内容设置是课程标准的核心。本文在确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前,围绕所要研究的问题,同高等学校从事体育教学的专家、教授和普通体育教师进行交谈,从中获得有关体育教学目标的第一手资料。接着,设计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最后,请该研究领域的学者采用主观评价法对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中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指出各种缺陷或错误,最终确定高等学校的24项体育教学目标。本文在确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前,首先分析了湖南省8所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标准中有关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情况,并通过访谈法,调查湖南省8所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师,为本文体育课程内容的确定提供重要依据。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体育理论基础知识方面,一共设置了93项相关体育理论基础知识;第二部分是体育运动技能方面,一共设置了33项相关的体育运动技能。众多的体育理论知识设计、体育运动技能设置与高等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环境等有很多的关系。在此,本文不做重点分析。
3.2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课程内容目标一致性分析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本文设计了《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课程内容交互影响专家调查表》,以区间[0,4]的数值表示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课程内容的支持程度,4表示此项体育课程内容对体育教学目标有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3表示对目标有很重要的支持作用,2表示对目标有重要的支持作用,1表示对目标有一般的支持作用,0表示与目标无关。首先收集调查问卷表,整理专家评估的数据,最后对问卷调查表的原始数据进行整数化等处理。最终数据处理结果见表1。由于调查问卷表中设计的体育课程内容较多,本表中无法完全列出,此处相应的进行了省略。
3.3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课程内容的一致性分析
3.3.1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平均实现程度分析
本文用24项体育教学目标在体育课程内容上评价得分的平均分,作为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平均实现程度指数。平均实现程度指数刻画了24项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总目标的平均一致性程度,在[0,4]上取值,取值越大越好。从表2可知,24项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教学总目标一致性指数在2与3之间(专家评价数达到中等程度)的体育教学目标有: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2.15)、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2.10)、使学生了解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的关系(2.01)、提高学生的体能(2.26)、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2.02)、培养学生获取现代生活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2.00),说明这6项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教学总目标的平均一致性程度较高,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重点抓住这6项体育教学目标,不仅使学生清楚体育活动、体育锻炼的价值与意义,而且使学生懂得科学、合理地参与体育锻炼,使学生对体育的理解从一个“知道”转化为“懂得”的过程,最终影响学生的生活,使“终身体育思想”贯穿学生一生。24项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教学总目标一致性指数在1与2之间(专家评价有明显一致性)的体育教学目标有18项,其中培养学生观赏体育比赛的能力(1.46)、培养学生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1.43)、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识(1.33)、提高学生的卫生文化素养(1.4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并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1.42),这5项体育教学目标的平均一致性程度指数较低,与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总目标的相关程度一般。在表2中平均一致性程度指数没有在0与1之间,这说明高等学校的24项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教学总目标有较高的一致性。根据上述分析,计算高等学校126项体育课程内容实际教学目标与24项体育教学目标的平均一致性系数为:40.36÷(24×4)=0.4204。据此可知:在考虑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同体育课程内容对实现同一目标有副作用的情况下,不同体育课程内容的实际实现教学目标与体育总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只有中等水平。
3.3.2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总目标的最大实现程度分析
本文提取126项体育课程内容与同一体育教学目标的一致性评价值的最大者除以理想评价值4,称所得的商为相应分目标最大实现程度系数,则其取值范围为[0,1],且0表示完全没有实现,1表示完全实现;显然,24项体育教学目标最大实现程度系数刻画了126项体育课程内容对该分目标支持可能达到的最大程度,同时也刻画24项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总教学目标达到的最大一致性程度。24项体育教学目标的最大实现程度系数如下表3。从表3可知:第一,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目标最大实现程度系数有较大的差异;第二,其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培养学生观赏体育比赛的能力,发展运动技战术能力,提高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6项体育教学目标的最大实现程度系数值都在0.8以上,甚至有2项体育教学目标的最大实现程度系数值都在0.9以上,这说明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集中体现在这6项上,同时也说明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必须该6项为中心进行构建和优化;第三,在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民族传统体育知识,使学生知道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初步学会选择有利于健康的营养食品,提高学生的卫生文化素养,培养学生获取现代生活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等5项体育教学目标的最大实现程度系数值都在0.6以下,甚至有3项体育教学目标的最大实现程度系数值都在0.5以下,这说明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在这5项上实现程度较低,这5项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目标重要性不高,在进行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内容构建时,可以依据该表进行优化和调整。规定实际课程目标体系与总课程目标的最大一致性程度系数为:各分目标达到的最大一致性程度系数之和与各分目标的完全一致性程度之和的商表示。根据上述分析,高等学校126项体育课程内容与体育教学总目标的最大一致性系数为:16.151÷(24×4)=0.172。由此可以认为,在不考虑浪费高等学校体育教学资源和提高教学效率与效益的情况下,126项体育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与体育教学的总目标的一致性较差。我们可以根据根据表2和表3对高等学校的体育课程内容、体育教学进行优化。
3.3.3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目标与体育教学总目标的交互效应分析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交互效应分析是根据已有教学总目标,了解各种课程对总教学目标的现实直接作用,从而实现课程体系优化的方法[1]。在运用课程与教学目标交互分析法时,通常将各门具体课程(第i门课程)对教学分目标(第j个分目标)的支持程度(Cij)按强度分等,一般是数据越大支持程度越高,本文以4表示最高,再结合总教学目标分目标的权重(Wj)确定课程对总教学目标的贡献指数gi,计算公式为:gi=(Cij×Wj)。本文对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与体育教学总目标的交互效应分析,没有对24项体育教学目标的权重进行分析与计算,在此处本文假定24项体育教学目标的权重相等,根据表1可计算得出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贡献指数情况。根据表4可知:第一,高等学校126项体育课程内容的贡献指数差异性较大,其中贡献指数最大的是体育课程内容篮球,贡献指数为66.06,贡献指数最小的是体育课程内容是大学校园环境与卫生,贡献指数为21.77。第二,高等学校126项体育课程内容的贡献指数较大的有:篮球(66.06)、排球(63.16)、网球(58.65)、羽毛球(60.38)、乒乓球(59.00)、体育舞蹈(57.92)、健美操(57.92)、形体训练(57.14)、艺术体操(56.85)、武术(58.65)、太极拳(58.65)、跆拳道(59.51)等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这些体育课程内容与体育教学总目标的一致性较好。第三,高等学校126项体育课程内容的贡献指数较小的有:中国体育的历史发展(30.61),田径运动的起源、运动规律、竞技水平现状、发展趋势等理论知识(37.62),体质健康测试的有关内容(35.67),民族传统体育概述(29.76),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功能与分类(34.19),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渊源(28.23),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31.82),体育的本质、结构与功能(27.27),大学体育行政法规(27.6),高等学校卫生工作行政法规(24.29),人体的新陈代谢(29.22),体育健美的美学基础(30.92),人体肌肉分布与一般练习方法(33.66),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健美(33.66),大学生体格检查(31.65),大学生运动过程中的自我监督(32.54),大学校园环境与卫生(21.77)等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这些体育课程内容与体育教学总目标的一致性较差,直接贡献偏低。第四,在对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选择、构建时,可以依据本文课程、目标的贡献指数进行优化。以贡献指数较大的体育课程内容为中心,辅以贡献指数一般的体育课程内容,根据高等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体育教学环境、体育师资、学生情况等方面,综合以上因素构建适合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体育课程内容体系。
4结论
4.1在考虑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同体育课程内容对实现同一目标有副作用的情况下,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情况一般,不同体育课程内容与体育总教学目标的一致性程度只有中等水平。
4.2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与体育教学总目标的一致性较差。我们可以根据本文调查分析对高等学校的体育课程内容、体育教学目标进行优化。
4.3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情况主要集中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培养学生观赏体育比赛的能力,发展运动技战术能力,提高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6个方面。
4.4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贡献指数差异性较大,可以依据本文课程、目标的贡献指数进行优化。以贡献指数较大的体育课程内容为中心,辅以贡献指数一般的体育课程内容,根据高等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体育教学环境、体育师资、学生情况等方面,综合以上因素构建适合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体育课程内容体系。
作者:刘毅 工作单位: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公共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