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维修模式分析论文

时间:2022-12-14 08:08:33 医疗/制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医疗设备维修模式分析论文

  关键词:设备维修论文

医疗设备维修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医院开展科研、教学、医疗等工作的物质性基础则为医疗设备,此也为诊治疾病的一个物质条件,在建设医院现代化和发展上有较大重要作用。维修医疗设备管理属于确保医院医疗仪器可正常运行,确保医院科研、教学、医疗等工作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条件。维修大型医疗设备,包括修理和维护医疗设备,以及管理维修档案和设备维修制度。通过确定和构建维修模式,实现维修模式制度化、规范化,提升维修医疗设备的质量,达到满足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目标,以合理方式、最短时间、最少费用等方式,提升医疗设备正常使用率。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修;模式;构建;医院

  引言

  现医院医疗设备维修模式主要为以往事后维修、状态维修、预防性维修等三种策略,大部分医院各医疗设备均采取分散式模式,而MRI、CT等设备,主要指定专人进行维修,手术室设备、病房设备等均由医院设备科负责。此类分散式管理模式的优势则为职责、专业相对较为明确,且维修较为及时,此类管理模式也具有一定优势性。此文采用综述的方式,其目的在于探讨分析医疗设备维修模式构建状况。具体报告如下:

  1以往管理模式所存在的缺陷

  1.1存在严重的行业垄断现象

  医疗设备行业属于专业化较为高度的一个行业,其产品技术量较高,特别是高端诊治设备,如CT仪器等,生产厂商较少,进入行业门槛相对来说较高。此类设备使用用户也相对较为分散,依据市场结构特征,基本上属于垄断状态。且仪器售后服务技术垄断更强,绝大部分备件均控制在原生产厂商中,部分生产厂商把售后服务作为垄断。当医疗设备发生故障时,生产厂商把维修往往是更换电路板或整个配件更换,价格议价范围小,严重时某些配件价格贵到配件价格50%,而往往大部分故障仅局部损坏或一个元件损坏。

  1.2维修效率不高

  目前较为常见医院维修工程师存在“单打独斗”的状况,自己维修不好则请生产厂商负责,而在和厂商进行交涉中,往往因沟通不清等状况导致厂家维修工程师携带备件来院维修,或把设备邮寄到生产厂商进行维修,延长维修周期,降低设备使用率,临床因此受到影响,损失了医院经济收入状况。

  1.3缺乏故障分析和维修能力

  医院维修工程师的维修知识更新较为落后,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程度不高,造成面对仪器设备异常时无正确的逻辑思维,找不到着手点,故障排除思路不清晰,记录维修状况不全面等。而生产厂商维修工程师在进行现场培训时,有关关键性技术的讲解较为含糊,重点在于强调电路板等备件的更换,此对医院维修工程师技术提升造成极大不利影响。

  2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构建分析

  2.1优化维修方案

  在维修设备中,厂商维修工程师、医院工程师、社会三方人员等提供的三类服务均存在利弊。维修医院医疗设备的方法可多变,可采取有效、可靠、经济、快速的维修方式。在中型、大型医疗设备的维修中逐渐将第三方维修团队引入,可快速解决维修速度慢、费用高等问题,此外还可促进厂商提高维修技术和效率,降低维修费用,提升满意度。而中型、大型医院医疗设备可将以上三种维修方式联合起来,中小型医院则主要为医院维修工程师[1-2],既可确保修复速度,也可提升医院维修工程师的故障处理技术,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财力和人力。

  2.2进一步提升维修人员的业务能力

  (1)依据相应工作模式管理医疗设备维修医院设备科需依据相应工作模式来管理医疗设备维修,让各工程师均有负责的专业设备和方向,把专业较为相近的维修工程师合并到一个小组中[3],互相合作和支持,将团队合作精神进一步加强。(2)建立“巡查急修”小组建立“巡查急修”小组,实施疑难故障研讨,由资深工程师和技术组长组成,此小组需及时到现场进行维修,并监督考核医院维修工程状况,尽量不请外来人员进行维修。每月此小组针对近期较高维修频率的医疗设备故障实施技术讨论,提升各工程师各维修业务能力。(3)培训各工程师学习按照“走出去,请进来、将内部交流进一步加强”的原则,培训工程师维修技术能力。可让厂商派发有关培训资料或讲师,医院也可主动积极参与到各类学术活动和培训班,外出培训人员回来后,举办内部学习交流会。各维修工程师需在学习时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以讲课的方式呈现出,并制定相应激励制度,努力营造出学习氛围,提升各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培养优秀的临床维修工程师。(4)预防性维修和日常保养预防性维修属于一种状态维修,和普通状态维修的区别在于,前者按照设备重要性、安全性进行设置设备,保养维修中期,对维护保养有侧重性,以免设备出现故障。抢救急救类设备等,需每三个月一次保养,专科类普通设备需每5个月左右保养1次[4-6]。预防性维修内容可包含:电气安全监测、耐压、减震、润滑、干燥、净化等。(5)维修后安全质量监测针对在线设备检测,可视为维修后常用设备安全质量检测,包含电气安全检测仪、电导率检测仪、流量检测仪、生命体征监测仪器等,在相关设备维修后,工程师必须落实安全质量检测,确保设备可正常使用。

  3结语

  维修医疗设备属于集生物学技术、机械学、电子学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个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技术性学科。以往的维修模式已无法更好的满足医院需求。为此,将医院维修模式逐步转变为预防性维修、定期检测、状态维修的模式具有较大必要性,以确保医院可正常运作。

  【参考文献】

  [1]刘沁峰,施安,李帅帅,等.“9S”管理在医疗设备维护保障集约化管理模式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3):77-78,62.

  [2]徐锋.山东省部分二级以上医院设备维修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4):111-113,114.

  [3]杜磊.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策略与实施模式探讨[J].医疗装备,2014,27(4):124-125.

  [4]陈锐斯.浅谈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与实践[J].医疗装备,2014,27(3):82-83.

  [5]李建军.基层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探讨[J].医疗装备,2015,28(9):117-118.

  [6]李宪军,李帅帅,施安,等.集约管理与医疗设备维保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5):87-89.

【医疗设备维修模式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医疗设备维修论文07-03

医疗设备成本管理与效益分析论文06-23

医院管理医疗设备维修的体会的论文07-03

医院医疗设备维修问题及对策论文07-04

对医疗设备成本管理与效益分析经济论文06-23

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维修问题及对策论文07-04

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维护问题及措施论文07-04

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信息化管理与发展论文07-03

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审计实施与结果分析论文07-03

中学语文模式改革分析论文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