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难道做自己想做的事,住在令你感到幸福的地方,过着内心安宁平和的日子就一败涂地了吗?当个出色的医生,年收入一万英镑,娶个如花似玉的娇妻,就是成功的人生吗?我想这要取决于你如何理解生活的意义,对社会要做哪些贡献,以及你对自己的要求。
艺术最吸引人之处莫过于艺术家独特的个性。有了这个,其他的无数缺点我都乐意原谅。
把艺术仅仅看做是一门匠人才能通晓的手艺是个可笑的误解——艺术乃是情感的流露,而情感所诉诸的语言世人皆知。不过,有一点我是赞同的,即缺失实际的绘画技巧知识的评论家,很难对作品真正的价值发表出什么真知灼见。
一个人每天都应当做两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对灵魂大有好处。
钟摆摇过来又荡过去,时间的循环无止无休。
那些荡气回肠的话语在说的人看来是独领风骚,事实上却早已是陈词滥调,就连口吻都是大同小异的。
我想,曾经的我们总是羞于流露情感,因害怕遭人嘲笑而不敢过分张扬。
偏见:不喜欢他人
偏见指对一个群体及其个体成员的负性的预先判断。偏见是一种负面态度,歧视是一种负面行为。不平等的社会地位滋生了偏见。(偏见能帮助有钱有势的人将其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特权合理化)人们在孕育或者减少偏见的方式下被抚养长大。家庭、宗教团体及更广阔多社会都可能维持或者减少偏见。社会制度部分出于惯性对原因也支持助长偏见。
偏见的动机根源
挫折与攻击:替罪羊理论
当我们遭遇挫折的原因令人胆怯或者莫名其妙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转移我们的敌对方向,“替代性攻击”。例如,美国内战后南方地区对美国黑人滥施私刑。另外,当利益发生冲突时,偏见(对某些人来说)就成为报复的手段。例如,加拿大人对移民的抵触随失业率而上下波动。
社会同一性理论:感觉比他人优越
我们不仅在群体中为我们自己寻求尊重,还在群体中寻求自豪感。我们认为我们的群体比较优秀,有助于让我们感觉更好。
内群里偏见(ingroupbias):偏袒个人自己的群体,或喜欢内群体或讨厌外群体或两者兼而有之。当我们的群体相对于外群体规模较小、社会经济较低时,我们更容易表现出内群体偏见。即使是毫无逻辑依据而组成的群体意识也会产生某种内群体偏见。
社会地位、自我关注和归属的需要
认为自己有地位,我们就需要有人不如我们。获得肯定,人们将对外群体做出更积极的评价,自尊受到威胁,人们就会诋毁外群体,以恢复自尊。蔑视外群体可以强化内群体。知觉到一个共同的敌人会使一个群体变得团结。
偏见的认知根源
刻板印象可以是我们简化复杂世界的心理机制的副产品,它是正常思维过程的副产品。
类别化:将人归入不同群体
如果一个群体内部的人具有一些相似性,那么我们了解一个人的群体成员身份,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而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刻板印象能提供“获得的信息与付出的努力二者间的一个较好获益率”。
(1)自发类别化;(2)知觉到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一般而言,我们越是熟悉一社会群体,我们就会看到其越多的多样性,我们越是不熟悉,我们的刻板印象就越严重。例如,白人能更准确地在认白人面孔而非黑人面孔,黑人更容易辨别黑人面孔;人们能更准确再认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人)。
独特性:感知那些突出的人
独特的人、生动或者极端的事件往往能吸引我们注意力并歪曲我们的判断。我们对与众不同者的极度关注制造成了一种错觉,使得这些人比实际上显得与众不同。即使双方都是善意的,一个强势的人和一个弱势的人之间自我意识到相互作用仍然会令人感到紧张。污名意识就是人们在多大程度上预期他人会对他们产生刻板印象。我们遇险的刻板印象能引导我们“看到”根本不存在的联系。我们对非同寻常的事情的格外关注也会产生一些虚假相关。例如,当一个自称时同性恋的人谋杀,人们往往会提到同性恋,但如果是异性恋,它的性取向却很少会被提及。
归因
我们常常犯基本归因错误,我们总是热衷于将人们的行为归结于他们的内在倾向,以至于不大理会那些重要的情境力量。利群偏差:我们总是对我们自己的群体成员给予善意的理解,而在解释其他群体的成员时,我们更容易从最坏的角度去设想。公平世界现象:当观察者无聊改变受害者命运时,他们就经常会否定和贬低受害者。人们认为这是一个公正的世界,人们得到他们应得的东西。
偏见的后果
自身永存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就趋向于自行永久存在,并拒绝改变。偏见是一种预断。我们的预断能引导我们的注意、解释以及记忆。只要群体成员行为举止符合我们的预期,我们就会重视这一事实,我们先前的看法获得验证。当群体成员的行为举止与我们的预期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就会以特殊情形为由对这类行为闪烁其词。
标签的作用犹如一个拉响的汽笛,它让我们对所有平时能感知到的细微差别充耳不闻。也许你能回忆起在过去某个时候,你无论怎样努力都摆脱不了某人对你的评价,当时你无论做什么,始终被人误解。
再分群法:一旦人们有违我们的刻板印象时,我们会通过分出一个新的子群体来维护以前的刻板印象。再分类法:把偏常的人归入一个不同的类群。子类别时群体的例外,而子群体则是作为整个群体的一部分而获得承认。
歧视的影响:自我实现的预言
刻板印象能通过自我实现对预言创造出它们相应的现实。
态度之所以可能与社会阶层等级相一致,还因为歧视影响到了它的受害者。社会信念能够自行验证。
刻板印象威胁
当你置身于别人都预期你会表现很差的情境中,你的焦虑可能会使你验证这一信念。媒体能激起刻板印象威胁。当然,正面刻板印象似乎能促进成绩。
人们在评价个体时,往往比评价由这些个体构成的群体时更为积极。人们常常相信一些刻板印象,然而一旦接触到生动到轶闻趣事,他们又会无视这些刻板印象。例如,许多人认为“政治家是骗子”,但“我们的参议员琼斯是诚实真正的”。然而,强烈且显然相关的刻板印象确实能影响我们对个体对判断。当刻板印象足够强,而关于某人当信息又模棱两可时,刻板印象能微妙地扭曲我们对个体对判断。
他们的生活就像一曲田园牧歌,美得独一无二。
美是世界上最曼妙最奇异的东西,艺术家必须经历灵魂的折磨才能从纷繁世界中将它采撷出来。
蒙受苦难可以提升人的品格,此话有假;能使人高贵的有时是幸福,大多数的苦难只会使人心胸狭小,报复心强。
现在无法忍受的悲伤,我希望终有一天会被时间抚平,遗忘具有一种慈悲的力量,会帮他重新拾起生活的重担。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07-05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的读书笔记400字07-03
社会心理学05-22
社会心理学总结01-08
社会心理学的论文06-27
社会心理学论文07-28
社会心理学心得12-31
社会心理学15篇05-22
社会心理学总结通用01-07
社会心理学就业方向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