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时间:2024-10-04 20:29:49 登绮 心理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在各领域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试题,借助试题可以检验考试者是否已经具备获得某种资格的基本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试题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学真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1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基础,确立了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的著作——西第一部《教育心理学》,其作者是美国心理学家( )

  A.冯特

  B.斯金纳

  C.杜威

  D.桑代克

  2.廖世承编写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是在( )

  A.1932年

  B.1924年

  C.1919年

  D.1903年

  3.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是( )

  A.少年期

  B.青年期

  C.学龄初期

  D.幼儿期

  4.埃里克森的理论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6一ll岁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

  A.自卑感

  B.内疚感

  C.勤奋感

  D.主动感

  5.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辐合思维

  B.概括思维

  C.逻辑思维

  D.发散思维

  6.人格是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其核心是( )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情感

  7. 在1913—1917年间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从而提出了完形——顿悟说的是格式塔心理学家( )

  A.考夫卡

  B.托尔曼

  C.班杜拉。

  D.苛勒

  8.如果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是获得教师和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伙的接纳.这属于( )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内在内驱力

  D.能力内驱力

  9.如果学生理解了“等边三角形是有三条等边的三角形”与‘‘任何三角形,只要它们的三条边相等,则它们就是等边三角形”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则说明他进行的是( )

  A.机械学习

  B.有意义学习

  C.联结学习。

  D.尝试错误学习

  10.要想提高记忆效果,最好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再附加学习,使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 )

  A.120%

  B.150%

  C.200%

  D.250%

  11.运用斯坦福一比纳量表对一个l0岁儿童进行智力测试,测量结果其智力年龄为l2岁,那么其智商则为( )

  A.83

  B.100

  C.120

  D.140

  12.动机一般具有( )

  A.激活功能

  B.指向功能

  C.强化功能

  D.ABC都是

  13.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B.他人行为的替代经验

  C.他人的榜样行为

  D.个体自身行为的归因方式

  14.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问题的知识是( )

  A.程序性知识

  B.操作性知识

  C.概念性知识

  D.陈述性知识

  15.难以突出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的直观形式是( )

  A.实物直观

  B.模型直观

  C.图表直观

  D.网络直观

  16.皮亚杰认为6—8岁儿童认为听父母或大人的话就是好孩子,他们的道德发展处于( )

  A.权威阶段

  B.自我中心阶段

  C.公正阶段

  D.可逆阶段

  17.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这种教学过程软情境通常是指( )

  A.教师权威

  B.课堂环境

  C.课堂气氛

  D.课堂管理

  18.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对于中等难度的任务来说,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是(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倒U型关系

  D.无关系

  19.福勒和布朗认为,经常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某些教学材料和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等问题的教师,其所处的发展阶段是(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任务阶段

  D.关注自我发展阶段

  20.做笔记是一种常用的( )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元认知策略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称为_____。

  22.小学生的思维开始从_____为主要形式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23.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这是_____的理论的观点。

  24.苛勒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_____。

  25.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_____、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26. 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_____。

  27.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最基本是_____。

  28.贾德的_____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29.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_____。

  30.个体掌握某种技能,一般来说,随着_____的增多,动作的精确性、速度、协调性等会逐步提高。

  31.虽然不是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可以说是高创造性必要条件的是_____

  32.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经常地表现出一贯规范行为,才标志着_____形成。

  33.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34.根据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评价属于_____领域。

  35.课堂教学环境包括课堂物理环境和_____两个方面。

  36.教师专业需要某些特殊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以及_____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37.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是_____。

  38.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原理和依据是_____

  39.首次使用智商概念来表示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的人是 _____

  40.柯尔伯格采用两难故事法对儿童_____发展水平进行研究。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

  42.简述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

  43.简述意义学习的条件。

  44.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5.简述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46.试述准备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C 5.D 6.A 7.D 8.B 9.B 10.B

  11.C 12.D 13.A 14.D 15.A 16.A 17.C 18.C 19.B 20.C

  二、填空题21.认知风格

  22.具体形象思维

  23.联结学习理论

  24.顿悟

  25.认知的内驱力

  26.自我效能感

  27.生理需要

  28.经验类化理论

  29.命题学习

  30.练习次数

  31.高智商

  32.品德

  33.道德认识

  34.知识目标

  35.课堂社会环境

  36.口头表达能力

  37.经验+反思=成长

  38.操作性条件作用

  39.比奈

  40.道德判断

  三、简答题

  41.(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研究。

  42.皮亚杰认为,具体运算阶段(7一11岁)儿童的思维主要特征为: (1)多维思维,儿童可以从多个维度对事物进行思考; (2)思维的可逆性,这是守恒观念出现的关键.守恒指儿童可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 (3)去自我中心,儿童逐渐学会从别人的观点看问题; (4)具体逻辑推理,这一阶段儿童能凭借具体形象的支持进行逻辑推理。

  43.客观条件: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主观条件: (1)有适当的认知结构,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2)新材料具有潜在意义;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又具备了适当的知识基础,那么,这种学习材料对学习者来说就构成了潜在的意义; (3)主动学习心向,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44.(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适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45.(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①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②自我意识增强; ③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④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四.论述题

  46.①教学前:准备性评价。准备性评价是指在教学之前为了解学生对学习新知识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的评价。准备性评价通常运用所谓的‘‘摸底测验”的方式来进行。通过准备性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是否具备学习某种新科目所需要的基本知识或技能,也可以了解在新科目的教学目标中,有哪些知识与技能是学生已经掌握的。如果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准备充足,可以对学生进行新知识的教学;如果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准备不足,先实施必要的补救教学,然后再教新知识。②教学进行中: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进行中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和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常采用非正式考试或单元测验来进行,测验的编制必须考虑单元教学中所有重要目标。通过形成性评价,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成败情况,获得教学过程中的连续的反馈,作为教师随时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的参考。如果发现个别学生没有达到单元教学目标的要求,那么,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个别辅导。通过形成性评价,学生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进步情形.获得学习上的反馈、借以修正自己的学习方式。③教学结束后: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是指在教学结束后为全面了解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所进行的评价。总结性评价常用期末考试的方式进行,通过总结性评价,教师可以检验本学期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从而判断教学效果的好坏,是否需要对教学做进一步的安排。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教育心理学》的作者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2.1-3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小学中年级是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关键期。这说明个体心理发展具( )

  A、连续性

  B、定向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3.加涅将学习分为五种类型: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语言信息、动作技能及态度。这一分类是依据( )

  A、学习层次

  B、学习结果

  C、学习目标

  D、学习方式

  4.根据维纳归因理论,人的内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为( )

  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度

  D、身心状态

  5.“乘法口诀的掌握可以广泛迁移于多种情境中”。这体现的迁移种类是( )

  A、正迁移

  B、垂直迁移

  C、顺向迁移

  D、一般迁移

  6.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叫做( )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类属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7.技能学习的前提条件是要掌握( )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策略性知识

  D、元认知知识

  8.“在直接讲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学生练习策略的某一成分或步骤,然后逐步降低完整性程度,直至完全由学生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骤。”这是运用( )

  A、指导教学模式

  B、程序化训练模式

  C、完形训练模式

  D、合作学习模式

  9.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出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这一思维训练方法叫做( )

  A、发散思维训练

  B、推测与假设训练

  C、自我设计训练

  D、头脑风暴训练

  10.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两难故事中,包含的矛盾冲突情境体现于( )

  A、道德价值

  B、道德认识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11.“全身松驰训练”这一方法的首创者是( )

  A、皮亚杰

  B、罗森塔尔

  C、雅各布松

  D、班杜拉。

  12.布鲁姆将情感领域教学目标分为五个等级,其划分依据是()

  A、所学材料意义

  B、学生主动参与性

  C、价值判断能力

  D、价值内化程度

  13.刚入学的小学生往往需要教师给予较多的监督与指导,需要教师为他们的学习和工作设置一个有结构的情境,即组织一个良好的集体结构。这样的“结构”就是()

  A、教师促成的纪律

  B、集体促成的纪律

  C、任务促成的纪律

  D、自我促成的纪律

  14.采用性格量表测量学生,如果他们这次测量得到的结果与六个月前、三个月前的结果相当,那么我们认为这一测量具有较高的()

  A、效度

  B、信度

  C、区分度

  D、难度

  15.在课后评价时,与新教师相比,专家教师更关注( )

  A、课堂管理问题

  B、课的特点

  C、上课的有效性

  D、学生对新材料的理解情况

  16.关于小学儿童注意品质,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注意广度无性别差异

  B、男生的注意稳定性高于女生

  C、注意分配能力在小学二年级发展较迅速

  D、女生的注意转移能力发展较快

  17.教师在使用直观教具时,将浅色的教具放在黑板前演示,深色的教具放在白墙前演示,这是考虑了感觉的( )

  A、适应

  B、对比

  C、融合

  D、后效

  18.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的速度是( )

  A、先快后慢

  B、越来越快

  C、均衡的

  D、先慢后快

  19.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想象,必须依靠( )

  A、动作

  B、具体事物

  C、概念

  D、语词

  20.小学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关键期大约在( )

  A、二年级

  B、三年级

  C、四年级

  D、五年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根据注意产生和维持有无预定的目的以及是否需要________,可将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2.12岁以上儿童注意力可维持________分钟。

  3.当知觉条件发生一定变化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________。

  4.刚入学儿童感知字形时,注意形状而不注意________。

  5.所获得的信息在头脑中贮存不超过1分钟的记忆叫做________记忆。

  6.小学儿童记忆的保持以________加工为主。

  7.看到浮云,自然而然想象为人面、奇峰、异兽。这种心理现象叫做________。

  8.小学儿童幻想正处在由向现实过渡阶段。

  9.利用头脑中已经掌握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去接受一个新概念。这一掌握概念的形式即为________。

  10.小学儿童的思维发展中,具体形象的成分和抽象的成分不断发生变化,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中表现出________。

  11.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________和控制的作用。

  12.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________阶段。

  13.经典条件作用论是由________经过实验研究而提出的。

  14.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________。

  15.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是________。

  16.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________,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17.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认为,学习是通过________过程实现的。

  18.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学生和________等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

  19.根据教学评价的________,可将其分为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

  20.注意的广度是指在________内所注意到对象的数量。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

  2.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3.什么是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有哪些特征?

  4.小学生中易产生哪些心理障碍?

  5.简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策略。

  四、论述题(10分)

  试结合实际分析说明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A2.C3.B4.A5.D6.B7.B8.C9.D10.A

  11.C12.D13.A14.B15.D16.C17.B18.A19.B20.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意志努力2.303.恒常性4.方位

  5.短时6.视觉7.无意想象8.远离现实

  9.概念同化10.不平衡性11.预测12.社会自我

  13.巴甫洛夫14.学习期待15.练习16.认知操作

  17.顿悟18.课堂情境19.功能20.单位时间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⑴相似性;⑵原有认识结构;⑶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2.⑴灵活运用各种直观形式;⑵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⑷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3.⑴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⑵学习策略的特征:

  ①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

  ②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的;

  ③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

  ④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4.⑴儿童多动综合症;⑵学习困难综合症;

  ⑶儿童过度焦虑反应;⑷儿童厌学症;

  ⑸儿童强迫行为。

  5.⑴发现教学;⑵情境教学;⑶合作学习。

  四、论述题(10分)

  1.外部条件:⑴家庭教养方式;⑵社会风气;⑶同伴群体;

  ⒉内部条件:⑴认知失调;⑵态度定势;⑶道德认识水平。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学真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05-03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02-02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真题及答案03-28

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08-08

成考专升本英语真题及答案12-25

内蒙古教师资格证真题答案《初级心理学》02-18

历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及答案02-09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考试真题答案12-23

历年学位英语考试真题练习及答案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