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观分析
我国新一轮的语文教学改革发轫于上世纪90年代末。1997年《北京文学》发表王丽的《中学语文教学手记》、邹静之的《女儿的作业》、薛毅的《文学教育的悲哀》三篇文章,掀起了我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语文教学思想大讨论。1999年我国开始研制语文课程标准,2000年公布了小学、初中和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小学语文教材也陆续进行修订。2001年7月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多次向教师、学者征求意见,前后修改六七十次的《语文课程标准》正式颁布。
《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全国上下掀起了学习、贯彻新课标的热潮。解读新课标,语文教学的目的观、过程观、方式观、媒介观、资源观、评价观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创新、发展。
一、 语文教学的目的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础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这两句话一句阐述语文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一句阐述面向学生的全面素质。换句话说,语文教学目的是培养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什么是语文素养呢?王尚文主编的《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这样解释语文素养。他认为语文素养应包括四个方面:语感、语文思维、语文知识、语文技能。语感是核心,是指语文直觉,即对语言、文学的直接感知能力;语文思维是指对语言文字的分析和思考;语文知识包括语言知识(语音、语汇、语法)、言语知识(言语主体、语体、语境等)和语文文化知识(文学、典籍、成语、音韵、书法等);语文技能是指语文动作技能(如识字、书写等)和语文心智技能(如记忆、注意、联想等)①。这样理解简洁而有见地,很有利于语文教学目的的定位。
倪文锦主编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对语文素养理解则是这样的。他指出:语文素养首先是一个复合性概念,它的内涵和构成要素是十分丰富的。这里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听、说、读、写,这是形诸于外的显性言语行为;支配这些行为的知能因素是语文知识、言语技能、语文感悟和语文思维;参与和支配这些行为的直接心理因素是语文动机、情感和态度、语文习惯和语文行为意志;言语行为的背景要素则涉及言语主体的思想品德修养、文化知识积累、智力水平、人格个性以及具体的语言环境等等。②这是对语文素养分层次、构成系统要素的分解和理解,显得全面而且深刻。
那么什么才是语文素养呢?我们认为语文素养是一个人对语文长久的、深厚的素质和修养。就其内涵来看,应该包括语文知识(语文学科知识及其课程涉及的百科知识),语文能力(听、说、读、写),语文智力(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联想力、想像力),语文情意(思想、情感、道德、品行、个性、人格等)和语文审美(感知美、理解美、评价美、欣赏美等)等五个方面。
如果把语文素养用新课标的目标来表述,可概括为三个维度五个领域。从总的看,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一条横线,使语文素养成为一个整体。既重视了结果又看到了过程,既重视了知、能又顾及到了情意,完整全面;从分的看,四个学段(1-2、3-4、5-6、7-9年级)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领域一条纵线,使语文素养落到了实处。
二、 语文教学的过程观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的特殊认知过程,是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语文教学必须要加强实践性和生活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从以上引文可以判断,新课标反对单一的传递接受式教学,主张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由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素养。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说:我们主张我们的学生从实践中去学习。③杜威曾指责传统的学校是静听的学校,对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进行了猛烈的批评。他主张开展有利于儿童生活的各种类型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他说: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④杜威的从做中学思想影响着整个20世纪,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主张教学做合一深得他的真传,他是我国提倡活动教学的奠基人。
目前我国新课改积极倡导的综合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过去课外活动活动课基础上发展完善起来的新型实践性课程。国家设置的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等四个彼此紧密联系的要素。这四个要素又主要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种关系维度来组织活动内容、确定活动主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它们的出现为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综合化铺平了道路,为课外活动课程化课堂化奠定了基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反映了新课标明确而清晰的新型实践观和活动观。
温立三指出:面对火热的社会生活,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密切。-----只有充分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才能克服语文学习的长期性、普遍性与事实上的课时有限之间的矛盾,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⑤美国教育家科勒斯涅克有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⑥是啊,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就有多么广阔,生活处处有语文,社会时时学语文、用语文。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语文生活观的基本观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特别是综合性学习的专题开设,极大地拉近了语文与生活关系。另外,新课标 将听、说综合为口语交际,强调口头言语在生活情境背景下的学习,也大大促进了生活与语文的整合。《语文课程标准》说: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等等都非常清楚地强调了语文与生活的融合。
语文教育与个人生活具有天然的本质的联系。语文是个体生活最重要的工具和生存方式。通过生活进行语文教育,在语文教育中走近自然、走入社会、走向生活,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因此,我们反对语文教学纯粹学科化、绝对课堂化,我们主张语文教学生活化实践化活动化。在生活中学语文、在活动中学语文、在实践中学语文,体验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语文对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生,以及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独特价值。
【《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观分析】相关文章:
语文课程标准分析报告07-03
生物新课程标准解读分析11-13
语文试卷分析的教学反思07-03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作文教学07-02
小学语文教学分析04-14
语文《黄鹂》教学案例分析07-03
语文教学案例分析07-03
语文教学方案分析报告07-02
语文教材分析教学建议07-05
语文知识教学分析报告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