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语文教育对外语学习的影响论文
一、语文教育
中国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各种文化与文明演变,聚集而成一种具有中华民族特色与风貌的文化传统。中国文化传统不仅代表着历史悠久的思想文化,更是我国观念形态、意识形态的总体表征。而正是语文的学习起着传递中华文化传统与思维方式的重要作用,通过文学作品可以很好地表达中国的思想文化,中国的逻辑思维方式也在其中得以体现。语文作为一门重要学科,不仅仅只是认字,更重要的是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与思维方式。
所谓思维方式可以理解成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的人由于处于不同的国家,其文化背景不同,所受的思想不同,在看待事物的角度上肯定不同,这便导致了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方式与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是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主要体现于民族文化的各个领域之中,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生活实践之中。此外,语文通过语言来表达,而思维方式与语言的运用同样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思维的主要表达方式,思维方式与语言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思维方式是语言形成与发展的原因,语言同样促进思维方式得以发展。在汉语发展的五千年中,受到了各个方面的冲击,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习惯以及思维习惯。对中国人而言,“中庸之道”思想始终影响着思维,甚至内化成了自己的性格特征。在历史前进的过程中,语文带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是民族的文化价值观以及思维习惯表达的载体,深深地影响着一代代人的生活与学习。
二、外语自身的特点以及外语学习的意义
外语,即非本国语言,例如英语、日语、德语等。外语也与我们的母语一样,在各自的历史文化熏陶中得以形成与发展,同样也传达着浓重的本国文化传统与思维方式。在不同的文化传统影响下形成的思维方式,有着不同民族的语言习惯。就学习外语的目的及意义而言,外语或许只是一种可以传播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工具。人们通过对外语的学习,在掌握语言运用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的特色,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通过对外语的学习,以及对母语的熟练应用,可以将本民族特色与外语结合,更加有利于异国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在大多数人看来,学习外语的目的就在于用外语表达自己在母语文化传统与思维方式中所形成的思想,无论是母语或是外语,都带有深深的母语文化传统与思维方式的烙印。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外语及其所带有的外语思维必然处于弱势地位,母语始终影响着学习者,在两者不断冲突、融合的过程中,最终在母语的基础上形成一种新式的外语模式。
三、语文教育对外语学习影响
在语文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之下,出现了众人熟悉的中式英语,指的是由于受到语文学习的影响导致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硬套英语的规则与习惯,在英语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规范英语或是与英语文化不符的英语。而这种表达之下英语往往对于英语国家的人而言是不能理解的。每一种语言都是其民族的历史文化的最佳表达载体,承载着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与思维方式。语文文化传统与思维方式对外语学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产生影响。
(一)负向迁移的影响
所谓的负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着干扰或抑制的作用,表现为阻碍作用。语文对外语学习的负迁移体现在母语负向迁移,所谓的母语负向迁移是指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差异对目标语学习所引起的干扰与影响。[1]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母语产生的负迁移是最大的障碍。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中文追求的是文采,喜欢用华丽辞藻,运用各种语序和语义表示各种句法关系。而英语,追求的是简洁明了,喜欢使用大量的过渡词、介词以及关系词等表示语句间的各种关系。对于中国的学生而言,从小学习语文,已经深深扎根于思想之中,因此在学习外语时,在于方法或是使用上必定会受到语文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从而产生中式英语。
(二)思维习惯的冲突
思维方式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学习者。每个民族的思维习惯不同,必定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产生很大的差别。从语文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有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观念,希望天下大同,人人平等,侧重于从他人的角度出发看问题。而西方人则侧重于个人的观点立场,注重表现个人。因此在各自文学作品中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思维混乱,将语文中的思维方式运用在外语的学习中,影响外语的学习与运用。语言和思维是辩证统一的整体,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语言是思维的外在形式。[2]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必定会受到语文思维习惯的影响。
(三)文化传统的影响
每一种语言都代表着民族特色及其文化传统。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文化所鼓励的是“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所倡导的是一种谦虚的思想。而西方人则认为在竞争激励的社会中,应该对自己充满自信,多多表现自己,肯定自己,从而表现出的是一种炫耀及骄傲。因此在学习外语的时候,这一习惯给学习者带来了不少困惑,使得双方在交流的时候产生误会。其次,中国是重情义的民族,作为礼仪之邦,中国人通常都以他人为先,为他人着想。而西方人以随意为主,不是非常注重对他人的关心等,他们认为那些都是客套的东西,毫无必要。这就使得学习者在表达情感上出现截然不同的表现,容易出现歧义。再者,词汇是语文中最大的主体,同时每个民族对词汇概念的理解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也存在差异,因此其所传达信息会出现很大的差异。就语文而言,不同的词语表达着不同的情感,或是褒义,或是贬义。而对于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而言,就难以理解这些词语其内在隐含的意思与情感,在学习与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偏差。这些足以表现了语文文化传统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之大。
(四)语言环境的影响
语言环境包括自然语言环境和自我营造的语言环境。在我国汉语大环境中,虽然双语幼儿园屡见不鲜,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很高,但是外语水平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英语中,缺乏自然语言环境。语言不是教授的,而是习得的。不管学习何种语言,都应该在较为理想的语言环境中,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成效,使得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潜移默化的习得。
四、应对策略
在面对语文文化传统与思维方式给外语学习带来的影响,学习者该如何解决这一系列的障碍,应该积极探讨。因此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之中,我们提倡以跨文化交流为目的,将语文的学习与外语学习兼容并举,掌握语言基本知识,训练语言掌握技能,了解外国文化,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所在,更好地学习外语。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激发自我学习外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不断地发掘自己对外语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学习外语。如今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渗入外语,例如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会出现带外语说明的说明书,学习者可以有意识地通过对说明书的学习,掌握一些外语词汇及表达方式,掌握商品使用方式的同时,又可以激发自己学习外语的兴趣。同时可以利用喜爱的外语歌曲、电影等来学习,通过观看外国电影,不仅可以学习到外国的文化背景,了解外国的发展状况,同时可以在演员的话语中学习到地道的外语表达方式,从而影响自己在学习、运用外语的表达,克服中文中思维表达方式的影响。同时通过不断地模仿学习,更进一步地加强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在保持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自己对运用外语的自信心。
(二)强调外语的语法训练,摆脱语文的束缚
对于语文的学习不仅重视词汇的运用,同时也重视着语法的学习。不同语言在语法上的差异是很大的,语法可以说是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则。学习者在对外语学习的过程中,通常会受到语文语法的禁锢,因此在使用的时候,或多或少会受到语文影响出现表达上的错误。这并不是说学习者不懂得外语的语法规则,而是其在使用的时候会不自主的受到语文文化传统与思维方式的影响。因此,掌握外语基本语法知识之后,在其文化背景的帮助下,反复练习,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成为自己的第二语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外语的语法知识,灵活地运用外语。
(三)通过语文的学习,充分了解其中的文化差异
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内涵,只有真正了解它,才能很好地运用。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时候,不仅仅是要学习其基本语言知识,同时也应该了解其发展背景以及人文知识,这样在运用时可避免出现常识性的错误。学生应该利用好语文,更充分地了解文化背景,理解语文中所传达的思维方式,这样有利于在运用外语传达本国文化的同时,也可结合外语的语言特点表现出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激发自身学习兴趣、运用语法以及充分地了解各自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的差异,有利于克服语文对外语学习的负迁移,培养外语思维能力,更好地学习外语,从而真正地运用到跨文化交流之中,不断弘扬民族文化与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