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谈教育心理学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和人类精神资源的开发者,必须学习有关人类“灵魂”的科学心理学。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知识相对较薄弱,成长经历较艰辛,需要更多的关心、关爱与正确的引导。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掌握学生的心里活动规律,从而更好的开启学生的智力,优化学生的人格培养,丰富与完善学生的精神世界。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生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教师必须借助于心理学的理论作为指导,科学的将心理学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培养学生乐观、向上、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一、学生的心理特点
中职的学生年龄大多在17、18岁这一时期,正处于青少年期,是人生中的“疾风怒涛”的时期,叛逆心理较强,也是智力发展的快速期。我们应该以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作为我们开展工作的立足点,心理学原理则是指导我们开展工作的方法论。
在青少年期里,处于此阶段的学生不论是生理、心理、智力都有很大的变化,身心容易表现两极性,情绪与情感两极性,对成人闭锁,对同伴开放,反叛传统,标新立异。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这个时期是最容易出现心理行为和行为异常的时期,也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把握好这一特点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师自身良好的心理学知识基础是教育好学生的根本保证
教育工作是塑造完美心灵的职业,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所以学生要有健康的心理发展,教师首先必须有健康的心理水平。而且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不懂的知识,为学生解决他们的学习疑问,更需要学习掌握心理学知识,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结合实际情况,运动心理学知识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心理指导。中职学生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会出现学习困难、叛逆、个性强、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敌对、同学之间关系不和、与老师的关系不和因家庭及成长环境的影响而导致的心理问题等多种情况。学生容易产生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惧症、人格障碍、人格缺陷、睡眠障碍等心理问题。教师懂得了心理学并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担当起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者和维护者,确保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可见,教师自身良好的心理学知识基础是教育好学生的根本保证。
三、教育心理学理论在思想教育中的应用
1.和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形成一种和谐愉快、乐观向上的师生关系
在中职教育教学中,中职学生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他们远离父母、家庭、来学校读书,同时正处于青少年期,会出现学习困难、叛逆、个性强、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敌对、同学之间关系不和、与老师的关系不和因家庭及成长环境的影响而导致的心理问题。他们无论在生活上、学习上、精神上都需要得到关怀与爱护。这时,教师就需要运用心理学知识,担当起心理治疗师的角色,认真细心的倾听学生的烦恼,根据不同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处理,同时教师要真诚的关心爱护学生,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缩短师生心理上的距离,鼓励学生,不要用言语与行为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与学生形成一种和谐愉快、乐观向上的师生关系。
2.把握学生上课心理,创设一种愉悦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效率
中职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目标不明确,因此,会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降低了学习效率。教师应善于运用心理学的手法,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集中到教学内容上。首先,教师要保持和控制自己的心态,以一种健康向上的状态带动整个课堂气氛。比如要保持真诚的微笑,友善亲切的语言,教学机智幽默,把竞赛引入到课堂,让学生在兴奋愉悦中学习。其次,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多采用多媒体、虚拟仿真、图片动画等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因其新鲜、有趣、生动、形象,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上述方法的运用让学生在兴奋愉悦中学习,变厌学为爱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结束语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使教育教学更加的科学化,就必须学会如何运用教育心理学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去研究学生的心理规律,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灵活运用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积累工作经验,使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出具有乐观、向上、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学生。这是思想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思想教育工作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