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对于中西雕塑的差异论述的艺术论文
“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黑格尔的“理念”就是他所谓的“客观观念”和“绝对精神”,是指一种客观的存在、本质的存在。
从感知方式的角度分析中西雕塑内在精神的差异
中国审美意识的特点是以味、触觉作为感知方式的原型,这与西方审美以视、听觉作为感知方式的依据形成鲜明的对比。正是因为中国的这种以味、触觉为基础的审美感知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审美主体在与美术作品发生审美关系时,有一种内在的交融,也决定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以味、触觉为原型的中国审美意识也决定“味”和“品”成为它的基本范畴之一,而特别强调“淡乎寡味”、“澄杯味象”、“韵味”、“意味”等。这在中国古代雕塑上都有所体现,魏晋雕塑的“秀古清像”,秦俑所体现出来的雄浑气质,汉代雕塑传达的柔静神韵都是以中国传统的感知方式为基础的。中国传统雕塑注重的是在内容与形式下传达出的神韵。而西方的感知方式主要是以视、听觉作为主要依据的,德国哲学家康德把视、听作为“近于智慧的官能”,视、听的对象与主体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主体要在客体之外,而中国传统的以味、触觉为先的感知方式要求主体必须接近对象并与对象融为一体。
从时代和民族的角度分析中西雕塑内在精神的差异
内在精神的时代性是受社会发展中不同历史环境制约的表现,如中国传统雕塑中魏晋的风骨清像、唐朝的肥美等;现代雕塑作品中也反映出不同时代的追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雕塑的对形式的研究到九十年代更注重观念的表达。每个时代对雕塑精神的追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在西方,从古希腊的对理想美的追求到巴洛克的动感激情,从洛可可时期的华丽柔美到浪漫主义及现实主义。人们对艺术的审美要求有很大的不同。美术的民族性是美术发展中社会制约的表现,艺术的内在精神也离不开民族的习惯、感情、语言、审美取向。中西雕塑的内在精神差异是由多层次的历史、文化、宗教和社会等因素决定的,那么他们是怎么通过内容和形式反映出来的呢?中国的传统雕塑由于注重“写意”及对“气韵”的把握,所以在形式上不是完全写实的。
在人物的刻画上,并不注重人物的解剖关系,不强调作品与现实对象的统一,而强调神似。从秦汉雕塑、中国石窟造像、陵墓雕塑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雕塑在创作手法上偏向于装饰写实,非常注重整体体量的空间感,形体上“宁方勿圆”,在雕塑上有非常明确的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每个面上的形体尽量压缩,使之保持在整体的立方体造型之内。特别注重左右的对称、平衡关系,给人以大气、雄健、中正的感觉,这一点深深体现出了儒家的美学价值特点,在饱满充实的形体上运用线刻、浮雕来刻画细节,一带而过、点到为止。在人物衣纹的处理上,多运用“曹衣出水”的手法,浅薄的衣纹以线的形式附在形体之上,加强了形体的体量感。整个雕塑强调“线”的运用,从轮廓线到细节,无论是五官、头饰、衣纹都是以线的形式表现的,这一点和中国画的处理方法达成一致。
其次,中国传统雕塑特别重视与环境的关系。在雕塑与环境的处理上是非常考究的,无论是陵墓雕塑、陪葬俑还是石窟造像,雕塑作品都与环境融为一体,充满了宇宙的灵气。例如霍去病墓的雕塑、大门前的石狮。在内容上,中国的传统雕塑有宗教题材的佛像、道庙人物造像以及陵墓雕塑、陪葬雕塑等,也有一些地方的民间雕塑反映了民俗生活。西方的传统雕塑无论是从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到巴洛克和罗可可都是非常重视人体的写实基本功,以写实的语言精准地刻画出人体的解剖关系,研究人体肌肉的拉伸,探寻人体动势变化而产生的内在生命力。与中国传统雕塑重“写意”相比,西方雕塑更重形式带给人的“视觉”感受,如大地艺术。人体通过有节奏的形体变化给人以音乐般的旋律感,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的艺术家也能放弃对人体的精准刻画,把形体抽象、概括为几何形式,解构再结构,这也是西方现代主义的主要手法之一。
在当代,中西方雕塑从形式和内容上已经趋于融合,中西方雕塑内在精神的差异日益减弱,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艺术品的内在精神也变得多元化。传统意义上的雕塑的内在精神正面临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