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听《触摸春天》一课有感
有幸到洛阳聆听了几位青年名师的示范课,一天的时间里,可以说受益匪浅,感慨良多。其中杨献荣老师的《触摸春天》一课实在有些特殊,颇有让人不吐不快之感。
杨老师的这节课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给人的感觉是扎扎实实。读通课文,读准生字生词的字音,理解词语的含义,概括课文的内容大意几个教学环节清晰明了,目的明确。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理解词语一节。在这个环节中,杨老师的动用了联系上下文理解“流连”、结合生活经验“瞬间”、做动作理解“合拢”,绘画理解“弧线”、分解生字理解“盲童”…… 方法多变而得当,过渡自然而巧妙,让人从内心暗暗叹服。在示范课上,是极少见到这样家常而扎实的课堂教学的。孩子们学得兴趣盎然,老师们听得会心会意。师生们都各有所得。
然而当第二课堂开始时,情况发生了变化。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学得晕头转向,听课的我听得糊里糊涂,直到课程进行了一大半才似有所悟。原以为是因为我经验不足,能力太弱才会有这样的感受,但问过同行的教师后,大家的感受居然是一样的。这让我不禁对杨老师的第二课时进行了深思。
杨老师主要想通过第二课时的教学让孩子们学会一种阅读方法——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这种以学生为主体,教会孩子“学法”的观点无异是符合新课标的理念的。但为什么课堂效果却不佳呢?
在自我评课时,杨老师在讲解了自己的设计思路后,又说了一句话:“《触摸春天》这篇课文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难度太大了,我曾在五年级教过这篇课文,效果很好,因此,我准备向教材编著者提议,把这篇文章放到五年级。”
是的,《触摸春天》一文语言凝练优美、内涵深刻沉重,是一篇发人深思、文质兼美的课文。课文大意讲的是一个名叫安静的盲童,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故事。这篇课文中有不少含义深刻的句子,这是孩子们学习的难点。然而在杨老师的课堂上,由于偏重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孩子们对这些句子或似懂非懂,或一窍不通。在不理解课文内容的情况下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效果可想而知。
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来教这篇课文,四年级的孩子是太小了。
说到这里,我想谈自己的一点浅见:做为我们——一名普通的教师,没有权力改变教材的编排,没有能力为学生重新编一份合适的教材,对于拿在手中,不可更改的现有教材,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的想法是:因“材”施教。
翻开我们的语文教材,或注重文化的传承,或注重人文素养的提高,或注重语文知识的教授……每篇课文的测重点是不同的。我们应该认真地阅读,仔细地区分,谨慎地考虑,因教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触摸春天》一文,杨老师所选用的教学方法显然是不合适的。如果他考虑到教材的特点——文美理富,考虑到学生的特点——阅读能力还有限,把教学重点放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情感上,也许不会浪费这么一篇美文。
在教学中,我们都有自己的观点。然而,我们大家常常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的观点是因为站在我们的角度。而孩子站在哪里?我们可曾知道?蹲下身来,跟孩子站在一起,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眼光眼光去看,也许我们会发现,我们的观点,错了。
【听《触摸春天》一课有感】相关文章:
听《触摸春天》有感范文06-21
《触摸春天》有感350字06-28
听《泉城》一课有感06-22
触摸春天作文02-11
听《难忘的一课》有感范文06-21
《触摸春天》的优秀设计06-23
触摸春天作文(精品)11-03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12-10
《触摸春天》的教学实录07-04
《触摸春天》课后反思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