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有重量吗》的课后反思

时间:2022-06-24 05:45:56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空气有重量吗》的课后反思

  《空气有重量吗》一课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七课的内容,教学重点是通过设计、操作实验和分析得出空气有重量而且很轻的结论。教学难点是能借助小天平和托盘天平,动手操作来验证空气有重量,但是很轻。教学环节设计按照“问题引入——实验证实——得出结论”这样的流程进行,环环紧扣,由浅入深,层层引入,学生通过质疑动手实验进而得出结论。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不仅养成了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及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收获了保护环境,防止空气污染的环境意识。

《空气有重量吗》的课后反思

  在教学设计上,我考虑到三年级孩子活泼天真的特点,在情景引入这一环节,以猜谜语和讲故事的方式引入,揭示今天上课的课题是“空气有重量吗”。问题提出来以后,接下来就是用科学实验验证。新课标提出课堂应以学生为本,结合我们自身教学实际,我校采用的是生本教学。在验证之前,学生独立思考,和全班交流验证的方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是不可小觑的,在课堂上,老师无法完全预设出学生可能说出的所有方法,当学生独立思考和全班交流的时候,每个孩子的思维跟着跳跃,想法交流碰撞,即使没一点想法的学生受到这样的语言冲击也能有所收获。

  在学生的思维打开以后,小组开始交流讨论实验的步骤以及实验需要准备的材料,在动手实验之前出示实验要求,给组内每位学生分工,组内一共5个人,1个操作员、1个材料员、1个观察员、1个记录员、1个汇报员。这样做孩子们各司其职,互不干涉,保证了实验的高效良好进行。与此同时,我也有很多棘手的地方和困惑,首先,全班分组怎么分?俗话说,一百个孩子一百个不同,每个孩子有自身的长处和短处,要保证小组均衡发展,就必须各取所长补所短,合理分配,小组才能健康良性运作。倘若强强联合或者弱弱结合,势必会造成小组之间实力不均,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的情况,这样的课堂是优生的课堂,不是全班的课堂。其次是这5个人该怎么分?每个孩子的长处不同,因人而异的分工会使擅长的更擅长,组内最重要的角色是操作员,操作员的科学素养和实验的成败紧密相连,与其他人的工作能否顺利进行更有直接关系。最后就是5人的碰撞和磨合。小组就是个小团队,5人的默契度影响课堂环节的效率和实验的成功进行,此时,老师就起着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实验证实环节分为两部分:活动一和活动二。活动一是用小木棍、3根细绳、气球和笔帽设计“自制小天平”的实验活动。通过小组讨论、实验证实得出“空气是有重量的”结论。在这个环节,教师只用略微引导,经过组内讨论、全班交流后,学生已经有了很清晰的思路,可以独立设计实验步骤、独立操作。只是此处的实验小提醒应放到学生实验前还是试验后,我很是纠结。放到前面的话,试验中的错误倒是避免了,可是与做实验的初衷有些背道而驰。科学课是严谨的,可以有错误出现,只有在不断出错、不断纠错这样反反复复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实验的乐趣和意义。倘若放到后面,学生是发现了很多易出错的地方,但是在学生独立做实验时,少了关键性的提醒,实验成功的几率大大降低,势必会挫伤孩子的实验积极性。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讲,都各有利弊,实在让我困惑了许久。作为青年教师,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需要成长的空间还很大。活动二是借助托盘天平、砝码、皮球和气针来证实空气重量很轻。和活动一相比,活动二的实验难度加大,因此,在学生实验前面增加了教师示范环节,托盘天平在称重皮球时需要使用砝码和游码,而且重量涉及到小数,实验难度大大增加,计算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有些困难,所以这个活动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会,只要证实“空气很轻”这一结论就行。关于称重环节,我有些疑惑,到底让不让学生称出皮球的具体数值,或者说通过托盘天平得出皮球放气后和放气前重量有所减少即可。此处的困惑尚未弄明白,还需要我不断摸索,进一步实践去弄清楚。

  这节课经过反复修正,反复推敲后课堂效果虽说还可以,但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困惑的地方依然存在。作为青年教师,我更应该虚心请教,不断进取,争取“假他人之所长以补吾短”,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优秀,让我的孩子们跟着受益!

【《空气有重量吗》的课后反思】相关文章:

初中化学空气课后反思11-22

《有多重》课后教学反思06-21

《1吨有多重》课后反思05-14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课后反思06-24

植物妈妈有办法课后反思通用12-17

课后反思07-03

我有一盒彩笔课后反思06-21

《我有一盒彩笔》课后反思07-02

《植物妈妈有办法》课后教学反思(精选13篇)09-1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课后反思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