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棉鞋里的阳光》的课后反思
在教学《棉鞋里的阳光》一课时,我照例按照课前准备的设计让孩子们自学生字、初读课文,孩子们学得挺认真,但是当我巡视了一周发现,孩子们读得稀稀拉拉,好好的一篇文章像啃骨头一样,没点味道。我想,这样下去,孩子们只是把文章当成是文字组成的篇章来读了,能读出什么情感来吗?于是,我灵机一动,给孩子们范读吧,好久以来,我都省略了教师范读或者录音机范读这个环节,而是让孩子们自主地去读,想想去尝试一下这个久违了的方法也好。
于是,孩子们将书拿好,在他们还没全安静下来时,我已经开始了我的朗读,我把自己的一切朗读优势发挥出来,在孩子们面前尽力做好一位播音者的义务。是的,我成功了,孩子们起初那还未静下来的一点点骚动停止了,教室里静得出奇,我用看书的眼睛余光瞟了一下孩子们,赞!他们听得好认真。
读完之后,我听到一位女同学紧随着传来这样一句话:好舒服啊,好象阳光暖暖的样子。听到这位孩子无意间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我感觉到一种受表扬后的光荣。跟着,我问孩子们,“你们想读吗?”“想!”异口同声地回答。从接下来的齐读中,我收到他们传给我的信息,这是他们真的想读了,而不是习惯性地用肯定的语句来回答我。而且,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参与面和积极性极高。
课后,我就教师范读这一点对该堂课进行了反思:在阅读教学中,在培养学生综合性的语文素养时,就必须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感。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符号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知觉。既然如此,我们培养学生的语感就应该从语言文字符号的刺激入手,而朗读就是最积极最有效的“刺激”。
【《棉鞋里的阳光》的课后反思】相关文章: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反思07-09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实录07-01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实录07-05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07-12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07-11
棉鞋里的阳光说课稿07-09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实录及评析07-04
《棉鞋里的阳光》课堂实录07-02
教学实录之棉鞋里的阳光06-28
棉鞋里的阳光评课稿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