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画的鱼最大》课后反思

时间:2022-06-24 07:51:49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谁画的鱼最大》课后反思

  学习的过程是主客体交融的过程,就是学习主体对知识客体融会整合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教材内容则是固定的、静止的,具有自闭性、被动性,甚至排他性;为学生主体增加了障碍和困难;学习主体与教材客体成了一对矛盾。开展体验性学习,教师的作用就是使固定的、自闭的、被动的教材内容活起来,就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内涵,注入体验性学习的机制和方式方法,使教学内容成为开放的,具有趣味的,充满活力的各种学习活动。如在“谁画的鱼最大”教学中,创设学生捉鱼的机会,体验鱼的活力与手感;通过观看海洋热带鱼的视听体验,丰富了学生对各种美丽的热带鱼的认识;通过动手绘画漂亮的大鱼的体验,学生获得了成功的愉悦体验,口语交流的体验。有机地创设体验学习情景和体验学习气氛,体验学习的契机。使学生对认知活动产生兴趣,产生爱意,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去体验和感悟,能动地拥抱知识,认识知识,学习主体与知识学习活动融为一体,在主客体的交融体验学习中,知识融入了学生的生命之中,使学生尝试到每一次学习体验都是生命意义的升华和对生命价值的体验,而获得对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

《谁画的鱼最大》课后反思

  美术新教材内容题材多样,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和发散性的特点。教学内容的设置和挑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所选的图片精美且充满着现代意识,因此很受孩子们的喜欢。“课程的综合化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突破方向,同时综合教学也非常切合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生理特点。”我们在第一册《看谁画的鱼大》教学中可展开以美术活动为主线,生动有趣的创设“鱼儿和我们在一起”的综合性美术教学活动:和孩子们一起看鱼、摸鱼(调动各种感官去了解鱼的特点)→展开“我知鱼儿有多少”知道抢答比赛(探求、了解鱼的有关知识)→欣赏各种美丽的鱼(点击网络选择各种鱼的图片)→欣赏各种有关鱼的艺术作品(了解相关的人文知识)→选择各种材料自由画鱼、剪贴鱼(尝试了解各种材料的性能、特点)→放“鱼”(将众多作品“鱼”挂在氢气球上飘在教室中、将“鱼”在玻璃瓶中放生)→“我和鱼儿一起游”(展开环保教育),可以想象,孩子们处在满是鱼儿的教室里是何等兴奋!孩子们变得像鱼儿一样自由!“鱼儿”又如孩子们一样有生命!我想,孩子们此时得到的不仅仅是他们手中完成的那一条条大鱼!

  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我一直在思考小学美术教育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呢?美术的基本元素无非是点、线、面、色彩,它们应该成为幼儿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幼儿美术教育仅仅是传授美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其主要的目的在于,一方面,通过运用描述、行为、书写、常识、计算等不同的语言,引导孩子学习对这些基本元素各种式样的表现,把握各种学习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如,点:可以用画、贴、捏、揉、辨、认、印、砌等方法去表现,可用纸、种子、沙、石、笔画、音符、实物、自然状态、身体行动等作为教授的媒介物。另一方面,在学习运用各种方式表现事物的点、线、面和色彩的同时,引导孩子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认识世界,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对世

  界有深刻认识并能够掌握和运用基本文化符号去表现的人。

  因此,在教授孩子的过程中,我更注重的一直就是教授内容的本质意义,而不是表面内容。例如,当孩子要画鱼,我首先带他们观察身边的鱼,然后让他们选择自己想用的工具和表达方式,孩子们可以选择铅笔、水墨、水彩、油画棒,甚至碎纸、碎布橡皮泥等等,结果出来的作品有平面的画,也有立体粘贴的、手工堆砌的,不拘一格,各种形态,这是孩子们观察到的和心目中存在的鱼。我不教给他用三角形画鱼,而是从不同角度告诉他三角形是如何的,再让他观察鱼,然后按他自己的方式去表现。这时候,他可能会用立体的三角来表达对鱼的感受,也可能会用思维图形的拼贴来表现鱼的装饰效果,还可能用文学性的线条去理解鱼的造型。这样,这个孩子所得到的知识就是活的,更重要的是有用的,他的思维同时也得到多方面的发展。所以我认为无论你想教孩子怎样下笔去画画,重要的不是孩子会不会画树、画点或画线,而是为了让他们在画鱼、画点、画线的过程中观察世界、认识世界。

【《谁画的鱼最大》课后反思】相关文章:

《画杨桃》课后反思05-31

美术活动《鱼》课后反思06-30

《蔬菜印画》课后反思06-21

画杨桃课后教学反思06-22

车轮滚画课后反思06-21

《谁住在皮球里》课后反思06-22

《画杨桃》课后反思6篇05-31

《有趣的弹珠滚画》课后反思06-21

《有趣的蔬菜印画》课后反思06-21

五彩报纸鱼课后反思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