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舞蹈创作中的美学思维探讨
美是一切艺术的本质特征,也是舞蹈艺术的精华。与其他艺术不同,舞蹈是表现人体美的一门艺术。它讲究形体美、动作美、线条美、姿态美等无声的美,而舞蹈创作正是要体现这种无声的美。它通过创作者的美学思维,通过演员的表演,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美是舞蹈的本质,背离美学思维的舞蹈创作也就失去了它的基本品格和艺术功能。
纵观我国专业舞蹈近年来创作发展的总体趋势,其中一个明显的特征即是在创作思想的美学追求、价值取向,以及具体的表现模式上,力求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吻合,在多元文化并置和多层文化需求的氛围中,呈现出舞蹈多维拓展的趋势。这表明,舞蹈的任何类别,要使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都必须具有强烈的动作意识和时代风貌,从而使人们觉得好看爱看,并从中享受到舞蹈独有的趣味和美感。那么,如何创造出一个真正能给人以艺术吸引力、感染力的舞蹈作品,如何把握舞蹈创作中的美学思维呢?笔者认为,其审美素质应具有三方面的基本要素。
一、以丰富深刻的内涵引起观众的共鸣
一个好的舞蹈作品应是在真正切入到人的生命精神状态之中,准确地把握并开掘人的深层心理变化,深刻地呈现出人的特定生存状态的作品。舞蹈创作的价值领域是审美活动,而这种审美活动是编导与观众的对话,是在舞蹈与观赏者相互交流的形式中完成的。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编导者在创编过程中具有对作品的前理解意识,只有理解并把握了舞蹈作品的语境、传统、体制等潜隐因素才能真正从观赏者视角切入,创作出符合观众审美意识,震撼人心的舞蹈作品。比如说,舞蹈《儿啊,儿》,是以解放战争为背景,歌颂我们解放战争胜利是小推车推出的胜利,歌颂人民对革命的情感,编导切入的角度是以母子同上前线支前,在支前路上的激烈战斗中儿子牺牲,母亲欲哭声绝,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它之所以能够被观赏者理解,是因为作品的开端随音乐呈现了背景式小推车群舞,另外,把陈毅元帅说过“解放战争的胜利是小推车推出的胜利”以旁白的形式告诉了观赏者。如果观赏者经历过解放战争,或者看过电影《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的话,那么,这些文化的积淀已经打开了舞蹈理解的广阔的思路。当然母子情也属于传统文化范畴,正是因为有这些前理解,才把革命情、母子情与观赏者的感受结合起来,引起共鸣,从而使该舞蹈作品有了审美价值,并在审美上得到观众的认可。
二、表现形式应把握当代舞蹈文化的审美契合点
舞蹈的表现形式应找准当代人对舞蹈文化追求的审美契合点,并在实现作品内涵审美化的体现中,其艺术呈示方式独到新颖,不仅是属于舞蹈所特有,而且是属于作者表现之独创。一个完美的舞蹈总善于抓住观众的心理,努力开拓舞蹈篇幅,进行多端变化的舞蹈表现,从而感染人、震撼人。舞蹈《踏歌》,作者构思匠心独运,形象新鲜。舞蹈中大量运用一群少女的顺拐动作(顺手顺脚),是那样地纯朴,新颖。作品给观众传达的审美信息,不仅仅是肢体语言,而且是在美的流动中体味到生命的萌动,似乎是少女们摆脱了严冬的困扰,在春风中苏醒,在春风中荡漾,融入春风,一种不可遏止的生机意蕴。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古代民俗的一个景象,作品刻画了少女们惬意的情感,在这一情感基础上,却能引起联想,而正是这种联想,激活了人们审美感受的深度,并且也丰富了作品,多层面展示了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生活角度。
三、解放舞蹈手法,提高审美效应
作为舞蹈创作者,不但要在创作中做到本体功能的充分发挥,而且要将舞蹈本体最大限度的解放,使之自由驰骋,使作品既拥有符合社会生活的现实感和认同感,又拥有符合审美心理的真切感和价值认同感,从而使舞蹈真正具有渗透人心的美感效应。诸如舞蹈《那一片芦荡》,运用虚实结合如真如幻的创作方法,尤其对水乡生活选择了独特的视角。那婷婷玉立的芦苇是阿庆嫂的身姿;那舒展有序的芦叶是阿庆嫂的臂膀;那斜卧如云的芦花是阿庆嫂的发髻,投足举手之间,无不显得是那么英姿勃发,妩媚传神。她们不是阿庆嫂,但又像是阿庆嫂,它们是物?是人?是她?是它?总之,就是在这种如真如幻的化合感、知觉感之中,让欣赏客体在审美感知中,使舞蹈形象发生更为充分的审美效应。
由此可见,一个舞蹈作品的审美效应,就是以审美实体激活审美对象的审美体验过程。舞蹈美并不对人许诺什么,也不给人一种海市蜃楼式的虚幻幸福。有些舞蹈作品也可能使你体验到痛苦忧伤,然而正是在这种心灵裂变中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使人更能领悟到人生幸福的真谛所在。因此,在当今舞蹈审美多维拓展中,作为基层的舞蹈创作者,应该有批判,有分析的继承传统的舞蹈文化,要增强变革的创新意识。以社会和人生应该有新体会、新发现,以时代的舞蹈审美需求及实践体现,要不断认识、勇于探索,才能创作出真正具有当代审美文化品格的优秀舞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