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钢琴教材亟待改革论文

时间:2022-06-26 05:14:30 教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师钢琴教材亟待改革论文

  内容摘要:钢琴教学作为高师音乐教学的必修课,一直以来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因为它培养出的学生直接关系到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成败。钢琴教学过程即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知识的基本内容来自教材,高质量的教材既能促进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增强能力、提高教学水平,更能促使学生通过学习得到系统的。实用的知识。因此,教学质量的优劣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教材质量的高低。

高师钢琴教材亟待改革论文

  关键词: 高师钢琴必修课 教材 多元化

  我作为专业院校的钢琴教师,在和同事、朋友聊天的过程中,经常谈到关于高师钢琴改革的话题。许多高师的朋友在谈及此事时都略显无奈。究其原因,主要是高师钢琴教学模式大都沿袭了专业院校的教法,他们自己就是被老师用这套方法教出来的,所以在教学中总也跳不出古老的框框,给学生留作业的时候依旧是练习曲、复调、奏鸣曲、乐曲;讲课时也主要强调技能技巧等等。作为非师范专业的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反复的思考,认为除了教师的观念应该更新以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钢琴教材。因此,我找出一些相关的资料,希望能在这里同大家一起探讨。

  一、教材内容的多元化

  教学内容单一,是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共同存在的问题。大部分教师给学生留的钢琴曲目不外乎就是那几位著名作曲家的作品。因此有些学生认为欧洲音乐就是世界音乐。尤其对于师范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今后即将成为中小学音乐教师,他们需要有丰富的音乐知识,才能对音乐教学应付自如。如果只知贝多芬,不知刘天华的话,那么他们的“产品”——学生,岂不也走向了极端?我相信高质量的教材既能促进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增强能力、提高教学水平,更能促使学生通过学习得到系统的、实用的知识。因此,师范专业钢琴教材改革中应呈现多元化趋势。

  1、多元化的理论依据

  多元化是时下流行的一种学术观点,自20世纪初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首次提出后,涌动起了一股“多元文化”思潮。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这种思想在文化、音乐、教育乃至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得到认同和接受,影响越来越广泛,形成了一股国际化浪潮。1994年佛罗里达会议的中心议题是“音乐联系的方方面面:传统与变迁。”大会开幕式上主题发言人H·李斯讲道:“单一的西方文化体系确实成为一种极度的单一化”,“世界各传统音乐面临威胁,本土音乐面临着挑战”,“如果我们落入了一种固定的思维圈套,那将是一种悲哀。”在我国中小学的音乐课及艺术课本中,以音乐为基础的多元化大致体现在中国各地域的多民族音乐;西方的宗教音乐、作曲家、创作风格;世界五大洲的音乐文化等方面。

  2、多元化应以民族音乐为基点

  面对世界上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国际潮流,作为我们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东方大国来说,无疑要以全球化的音乐文化视角审视这一新的音乐教育思想,根据我国的国情和音乐教育实际,吸收一切合理的外来音乐观念,以逐步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

  综观世界各国的音乐教育,无论其教育观如何表述,无论其怎样注重外来文化,无论怎样进行改革甚至革命,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一一那就是强调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中心地位和立足点。前苏联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深刻地指出:“音乐教育的中心材料,必须从民族音乐、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三个方面来选择。但首先必须立足于本国民族音乐的巨大重视。”①

  对于钢琴必修课教材而言,则是要立足于本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再吸收各国的音乐文化精髓。我国是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音乐。这些音乐在结构、调式、旋律、音型等方面都表现出各自的不同。但我们的学生却对这一点认识不足,他们往往认为只有外国的音乐作品才可以称得上是“高雅艺术”。试想,一个以推动民族音乐教育为根本任务,一个肩负弘扬民族文化为重任的传播者——教师,他本人就不热爱自己民族的音乐,不愿意弹奏本民族的音乐作品,他又如何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呢?殊不知民族音乐文化才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家园。

  3、多元化钢琴教材的具体内容

  为了让学生更适应中小学的音乐教学,更好地发掘我国民族音乐的宝库,钢琴教材中应包括一些改编、修饰的民歌、童谣、练习曲等“母语”文化。优秀的中国音乐作品是作曲家在吸收了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音乐技法与个人的创作思维而成的。中国的钢琴作品大都采用中国五声调式,并且在旋律、调式、节奏、乐曲结构、织体、音律等方面都与外国音乐作品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弹奏中国的音乐作品,不仅对于学生深入理解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和建立民族音乐审美观,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同时对学生加强五声调式的和声感觉及规律十分必要。

  其次,是对外来音乐文化的吸收。我们要立足于本土,放眼于世界,放眼于未来。要吸收、容纳世界各地优秀的、丰富的文化遗产。纵览我国历史,“盛唐之音”文化遗存,就体现了多元文化音乐发展的时代特征,盛唐时期的音乐,以汉魏以来形成的风格各异、形式多样的音乐歌舞为先驱,以沟通东西方音乐文化交流为血脉,经过新的融合、创新,最终形成了中国古代音乐史上一个堪称繁盛发达的音乐文化发展新局面。

  作为世界音乐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欧洲音乐,以它毋庸置疑的地位,受到了教材编写者一贯的高度重视,在这里便不赘述。需要指出的是,长期以来,我们没有把亚洲、美洲、非洲等钢琴文化纳入到教材中来,以至于使学生误解为西方音乐便是欧洲音乐。

  一些爵士乐、布鲁斯音乐等是很受学生欢迎的。从中我们不仅了解到了乐曲的节奏特点、和声配置等,也了解到了相关的音乐背景。再如:南美洲的阿根廷,学生除了要知道“阿格丽奇”外,还要对他们的“国艺”——探戈有所了解,它除了是一种舞蹈外,还是器乐曲及歌曲体裁。由它改编的钢琴曲节奏明快、多用切分音或附点音符,旋律用小调式写成,带有几分伤感。

  多元化原则还应该体现在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上。钢琴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新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等。

  综上所述,音乐应该是世界的,没有民族好坏之分,没有国家穷富之分,只有民族差异之分。在钢琴基础教材的编写中,我们要充分发扬各民族个性,尽力保护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挖掘其丰富、深厚的文化教育底蕴,与此同时,广泛吸纳各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使其和钢琴教学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一整套有中国特色的钢琴基础课教材。

  二、教材编写中需协调的问题

  1、知识,学生和社会的关系

  钢琴教材体系、结构和内容的改革,要兼顾三大要素,即钢琴学科体系、学生发展、社会需要。而且要特别注意克服学科本位论的偏向。所谓学科本位论,有三种表现:一是绝对地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全面性、系统性,把学科与科学等同起来,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现有程度,也就是学生的可接受性考虑不够,对社会需求的定位不恰当。二是在对待钢琴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时,缺乏宏观的整体观念,片面强调本学科的重要性,以致造成教学内容的深、难、重。三是只重视本学科及教学,而不重视活动课程、活动教学多能起到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教材体系要加强本学科的纵向衔接和照应,更要注意同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和配合,避免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教材结构要整体优化,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2、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我国的钢琴基础教材编写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同时也有一些值得吸取的教训,这为新教材的编写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对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思想文化的新成果、新成就,应该及时地不断地充实到教材中,成为教育资源。这是时代的要求,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国际竞争的要求。诚如《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指出:“学校教材要反映中国和世界的优秀成果以及当代科学技术文化的最新发展。”

  在吸收现代科学新成果、新成就的同时,要正确对待教材中传统的东西。认为凡是传统的东西都是经典,都是基础,动不得,固然是不可取的;但也不能认为凡是传统的东西,都是老的、旧的、没有用的,都应该在删除之列。实际上,相当多的传统内容、经典内容,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精华的结晶和积淀,是可以触类旁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基础知识,是需要长久保留的基础知识。

  从总体上说,教材由于编写、出版周期长,总是滞后于知识的增长速度。也正因为如此,教材的编写者更应具备敏锐的前瞻性、超前性。要吸纳最先进、最新鲜的内容,使之渗透到教材之中。

  3、基础性与层次性的关系

  高师钢琴教学是培养能适应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教师,而不是培养专业人才。高师钢琴教材结构和内容当然要坚持基础性,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另一方面,学生与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也具有差异。因此,钢琴基础教材的结构和内容也要体现层次性,既有必教必学内容,又有选教选学内容;既有精讲内容,又有泛读内容;做到根深叶茂,既有强劲的主干,又有茂盛的枝叶。

  “我们强调人人平等的目标,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学生都只能达到同一个层次,不允许挖潜,不允许拔尖。正确的理解应是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只有这样做,才能解决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一部分学生吃不饱的问题;才能解决教材程度和分量的基准和定位问题;才能使学生既打好共同基础,又打好分流基础;才能保证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相结合相统一;在全体同学吃得饱的基础上,进而使一部分同学吃得好。”②

  三、结语

  教学质量的高低,在某种意义上首先取决于教材质量的优劣。伴随着新一轮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冲击,它在给高师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无限的机遇。高师钢琴课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以其特有的方式几乎贯穿了整个音乐教学,因此,高师钢琴教学应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对沿革多年的陈旧的教学体系作一次彻底的改革。基础教育改革以来,我们通常只强调钢琴教师的观念应转变,却很少注意到教材对教师以及学生的影响。其实一套结构合理、构思巧妙、曲目新颖的教材可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开拓教学思维。

  高师钢琴教材在经历了近四十年的发展后,已越来越成熟。所以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的钢琴教材出版发行,在繁荣了高师钢琴教材市场的同时,也激发了更多的专家、教师投入其中。本文只是对个别方面作了论述,真心希望能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

  注释:

  ①转引自《乐府新声》1996年第1期第30页

  ②吕达《关于我国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思考》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35页

【高师钢琴教材亟待改革论文】相关文章:

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教学改革论文07-04

关于高师首乐教育专业舞蹈教材建设略论的论文07-03

编写艺术教育专业钢琴教材的要点论文07-03

高校数码钢琴集体教学模式改革解析论文07-03

生物医学传感技术教材改革浅析论文07-03

对新教材改革的一些认识的论文07-02

现行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改革论文06-23

从教材改革入手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的论文06-30

新教材下关于小学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07-03

非统计学专业统计学教材改革论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