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中信息技术表格的处理优秀教学设计
4.2.1表格数据的处理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以“期中考试学生成绩表”为载体,学习使用公式表达式,对数据表中的数据进行运算,用Excel中的求和函数(SUM)求学生成绩的总分,理解函数的参数和函数参数的格式是应用函数的关键,进而学习利用MAX、MIN等函数计算指定区域数值的最大值、最小值。
教学对象分析:
上节课,学生已经认识了EXCEL工作界面,感受了EXCEL电子表格魅力,了解了EXCEL的常用数据类型和输入格式,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单元格地址是理解公式表达式、公式参数、公式运算和公式复制的关键,教学中,教师应利用EXCEL公式运算操作本身,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来揭示公式运算的本质。EXCEL函数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学中,以练习为主,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步理解函数的概念。
教学目标:
1、能够使用公式法计算工作表中的数据;
2、学会复制公式;
3、了解函数的定义、组成和使用方法;
4、学会利用函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5、体验在EXEL工作表中计算数据的快捷和便利。
教学重点:利用公式表达式、函数进行数据运算
教学难点:使用公式计算数据;理解函数的参数和函数参数的格式是应用函数的关键。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知识回顾
生活中我们常常用表格来处理各种各样的数据,如课程表、成绩表、学籍表、调查表,等等。在很多时候我们会根据需要,把各种各样的信息利用表格来组织和存放,也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分析结果,从而让我们了解更多的事实、发现问题或者得到某些结论。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目前较为流行的数据处理软件EXCEL。
1、EXCEL的工作界面
2、EXCEL中单元格的基本操作
二、用公式表达式计算数据
1、复习:算术四则运算算式
①运算符:+ 、 - 、* 、/ (说明计算机使用的算术运算符与数学的运算符的区别)
②幂运算和圆括号。(说明:括号只能使用圆括号,且圆括号可以多层嵌套)
③运算规则:先乘除、后加减,内层括号中的式子优先计算。
2、尝试计算
教师打开“期中考试学生成绩表.xls”,让学生说说如何计算学生王岩的总分。
3、归纳小结
一个完整的公式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即公式起始符、数据及运算符等。其中,公式必须以“=”或“+”开头。
公式中的数据是参与运算的数、运算符、单元格地址或函数。
运算符包括加“+”、减“-”、乘“*”、除“/”、幂运算“^”和圆括号“()”。
4、学生练习:下发“期中考试学生成绩表.xls”,让学生尝试利用公式表达式计算前面三个学生各科成绩的总分。
5、自动复制公式
提出问题:计算三位同学的总分输入了三次公式。那全班同学多达60人,那么我们是否需要输入60次公式?
仔细观察公式的组成,我们会发现I3、I4、I5三个单元格中的公式是相似的,差别在于计算不同行中的数据时,公式中的行号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要输入第一个公式,其他公式用复制公式的方法来实现。
三、函数的使用
除了用公式计算外,还可以用函数计算数据。
1、什么是函数
函数是EXCEL预先定义的内置公式,EXCEL将许多常用的或复杂的计算过程设计成简单的函数提供给用户使用。用户只需输入函数名和相关的参数,就可以实现相应的计算过程。
2、演示操作步骤
用求和函数(SUM)计算学生王岩的总分。
3、常用函数
求和函数:SUM
求平均值:AVERAGE
最大值:MAX
最小值:MIN
4、学生练习:打开“期中考试学生成绩表.xls”,利用函数计算学生的总分、最高分和最低分。
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并提示学生观察函数参数变化规律,尝试复制函数。
5、自主探究,完成“期中考试二(3)班学生成绩表.xls”数据运算。
学生了解评分规则,利用所学知识计算选手们的最终得分。
四、课堂总结
1、公式的使用;
2、函数的使用。
附:期中考试二(3)班学生成绩表.xls
【高中信息技术表格的处理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信息技术《画图中的技巧及组合处理》的优秀教学设计07-04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优秀09-22
表格制作与处理说课稿08-04
《垃圾的处理》教学设计07-03
垃圾的处理教学设计08-15
高中历史优秀教学设计06-23
高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01-31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优秀10-24
小学信息技术《键盘与指法》优秀教学设计07-04
小学信息技术《修饰文字》的优秀教学设计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