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班科学《乌鸦喝水》课后反思范文
《乌鸦喝水》是11月份中班组王叶芳老师执教的一堂科学研讨活动。通过他们组内教师的课堂展示、执教者说课,教师评课等环节感受了他们的浓郁的研讨氛围。此活动在教研组内容开展了多次试教,教师们的争议也较大,在老师们智慧的结晶下,王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堂多彩的科学活动,下面我结合几次操作活动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次探索:行在先,思在后。探索操作是此次活动中幼儿学习活动的主要方法,本次科学活动先后通过多次的操作游戏能有序有效地开展。在活动中王老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行动在前思考在后。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活动的第一次探索是个别幼儿的引领探索。活动一开始,教师就用一个简单的情节,为幼儿准备三种操作简单的材料,让个别幼儿进行操作比赛,看看哪种材料投放到相同容器和水量的瓶子中,能让乌鸦先喝到水。然后根据结果让幼儿进行思考,为什么放:冬枣‘的瓶子最先让乌鸦喝到水?最后让幼儿明白冬枣比黄豆等大所以能让乌鸦先喝到水。在个别的操作中集体感知物体的体积和简单的空间推理能力。
在个别操作中教师设计了第二次不同要求的探索,让幼儿在刚才放黄豆的瓶子里继续投放材料直至水满到瓶口,然后请幼儿比较两个瓶子不同的数量,从中明白物体个体大小及数量和空间的关系。在第一次操作后,教师总结时可以用较大较清楚的表格记录一下,一来可以整理幼儿获得的经验,二来为下面幼儿自己的操作记录作了简便有效的铺垫。
第二次探索:思中行,行中思。这次探索,是真正给每个幼儿操作机会的探索。教师为幼儿准备了各种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冬枣、蚕豆、黄豆、大米、金橘、塑料鸡蛋、花生。让幼儿带着刚才的问题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物体其中的秘密。教师通过敏锐地观察,能针对地进行指导,还能在观察中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比如操作后,对于操作记录表中有争议的一些记录,教师能及时进行集体验证。但是验证好了后教师只是告诉了幼儿这个记录不对,其实教师如果把验证后正确的记录记在边上。这样会让幼儿更直接清楚地了解操作后的结果,从中获得经验,减少了幼儿概念模糊的可能性。
第三次操作:提升回归。活动中的第三次操作,“给乌鸦送礼物”是一个游戏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依次小组合作活动,在操作的形式上有了新的提升,孩子们显得很有序。但在操作的要求上我觉得应该可以在上面两次的基础上也有所提升。如在操作前可以让幼儿先观察材料,然后先思考“你觉得哪个材料能最快装满瓶子”。然后再根据幼儿自己的想法进行实际验证,用自己的实验结果揭晓了答案,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明白了“物体大小与与所占空间之间的关系”,也进一步感受了合作解决问题的乐趣。
【中班科学《乌鸦喝水》课后反思】相关文章:
小班综合活动《乌鸦喝水》课后反思07-03
乌鸦喝水教学反思07-03
中班科学《有趣的水》课后反思07-03
中班科学《有趣的水》课后反思【热】07-04
新乌鸦喝水07-03
乌鸦喝水的故事07-04
乌鸦喝水教案07-03
乌鸦喝水作文10-27
中班科学活动《漫游魔术王国》的课后反思06-22
中班科学活动《气球吃什么》课后反思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