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蚂蚁和蝈蝈》课后反思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蚂蚁和蝈蝈的课后反思
最近,在语文备课组同课异构研讨活动中,一年级几位老师上的都是苏教版小语第二册《蚂蚁和蝈蝈》一课。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难以越冬的故事。
虽然每个老师对教材的把握和处理各有特色,但几乎每一堂课最后都安排了这样一项拓展想象训练:
师:第二年夏天到了,有些得到帮助的蝈蝈幸运地活了下来,现在他们会干些什么呢?(或曰:第二年夏天到了,蝈蝈们听了大家的劝告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第二年夏天,蝈蝈们会和蚂蚁一样辛勤地劳动,储备粮食,到了冬天,他们不再挨饿受冻了。
师:是啊,蝈蝈们也懂得了勤劳才有收获的道理。
生:蝈蝈们改不了懒惰的本性,依然不肯劳动,结果到了冬天还是又冷又饿。
师:噢,这真是一群顽固不化的蝈蝈!
生:有的蝈蝈变得勤劳了,有的蝈蝈仍然不想劳动。
……
执教老师认为,这样的拓展想象训练,锻炼了一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也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人文主题。但我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没错,这是个童话故事,教育性非常强。但在课文的结尾进行这样的拓展想象,虽然符合故事的发展,符合孩子的心理,却难以符合科学常识。《蚂蚁和蝈蝈》为什么不说蝈蝈勤劳、蚂蚁贪图享受呢?这说明这个故事其实是很尊重科学的,是依据一定的科学常识,再注入文学因素来编写的。
笔者以为,语文课也要尊重基本的科学常识。对于孩子的人文教育,一定不能忽视对于科学观念的渗透。不能因为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关于蝈蝈的寿命不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对孩子加以误导。我们的人文教育,首先是关于这个世界正确的科学观的教育。
所以,在教学的结尾,老师完全可以告诉孩子:其实,在自然界,蝈蝈的寿命一般在5~8个月,大多数蝈蝈在冬天会死掉,这便是它们的生活规律;作家们正是根据这一现象,编出了《蚂蚁和蝈蝈》的故事,而不必再去做违背生活真实的拓展训练!
网友发言:
山青青:别忘了,这是一年级的语文课
既然这是一篇小学一年级的课文,又是一篇童话故事,那么,我们就要从语文课的性质出发,从童话故事的角度来评价这堂课的教学。
童话故事是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常见的一种体裁,它是小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载体,也担负着让孩子读故事、明事理的任务。《蚂蚁和蝈蝈》便是告诉学生一个道理: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假如,孩子们在读童话的过程中明白了这个道理,同时掌握了教学目标要求的学习任务,那么这节课就是成功的语文课。因为,语文课毕竟是语文课,而不是常识课。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老师从科学的态度出发,告知孩子“蝈蝈的寿命只有5—8个月,大多数在冬天就要死掉,这是它们的生活规律”,这是否就是告诉学生:蝈蝈死掉与勤劳不勤劳无关,这篇童话是假的。那么,这篇课文带给学生的是什么呢?
东山(山东):我要各打五十大板
寓言,作为故事本来就都是“假”的。寓言的“真”在于情理真实,而非生活的真实。
掩盖寓言情理的真实是对语文的无知,掩盖寓言故事的“虚假”,同样是对语文的无知。
千方百计引导学生认识寓言的“真”与“假”是语文课堂的责任,语文教师的责任。
心中只想着拓展而忘记责任的担负,于语文教学,是非常浅薄非常无聊的——即便他不违背科学或者其他什么领域的常识。
总而言之,个人感觉,教学片断中的同行是在领着小孩子游戏而已,谈不上什么“语文教学”;而此文作者忘记语文课堂的责任,郑重其事地探讨对“科学”的尊重,本末倒置。
清茶一杯(浙江):不要拿小学生当中学生教
当这些一年级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纷纷说出自己的想象,而且这些想象又都是根据小孩子自己的生活常识得出来的时候,我们做教师的能忍心打破他们的美好与纯真,告诉他们蝈蝈们活不过这个冬天,你们的所有期望与想象都是错误的吗?这样做,语文教学就被所谓的科学常识撕裂得支离破碎,而失去了诗意的栖居,也失去了其应有的人文精神。
在语文课堂里,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的课堂里,应该更多地营造一种童话式的教学氛围。即使这些教学的氛围有时与现实世界相冲突,也应大胆地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但如果在高年级,这样的做法就值得商榷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这样的教学真的可能会误人子弟。这也就是为什么初、高中语文课本里少有童话作品,而更多地增加了现实的内容。这时,教师在教学时应更多地挖掘作品的背景及其蕴含着的深刻思想内涵。但即使如此,语文教学也仍应遵循人文性的要求。
花开千朵(山东):不妨换个思路拓展
在这里,蝈蝈寿命一般在5~8个月,大多数蝈蝈在冬天会死掉,这是它们的生活规律,必须尊重。否则,本来想丰富学生生活阅历,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结果却传授了非常错误的知识,一年级的小学生难免会信以为真,以后就可能会因此丢人现眼闹出笑话。
有人可能会说,这也必须尊重,那也必须尊重,这样的话,还能进行拓展吗?笔者以为,处理时考虑周详些,注意点细节,照样能够拓展,并且,达成的教育教学目标更多,效果会更好。
比如,只需把案例中“第二年夏天到了,有些得到帮助的蝈蝈幸运地活了下来,现在他们会干些什么呢”改成“第二年夏天到了,如果能够有蝈蝈幸运地活了下来,现在他们会干些什么呢”,现在的教育目标显然同样可以实现。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生活的真实,传授一点童话创作的相关知识,实现的就不仅仅是现在的人文教育目标,而且同时实现了文体教学目标,岂不两全其美皆大欢喜?
徐生坛(甘肃):课堂拓展要选择恰当的切入点
教读童话故事时,对故事情节的拓展,应该尊重科学和生活的常识。
孩子们缺乏直接和间接的经验,可以对故事进行奇特甚至荒诞的“延伸”。老师则不能顺着孩子们的思路继续奇特或者荒诞下去,而应该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把孩子们往正确的方向引导。否则,就会对孩子们形成误导。
实际上,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尊重科学与生活的常识之间并不矛盾,之所以现在看起来矛盾,是因为案例中的那几个老师没有选择好拓展的切入点,如果老师的切入点换成“蚂蚁们看到蝈蝈的尸体会想些什么呢?”问题也许就没这么复杂了。
案例中的授课老师肯定没想到他们的拓展会引起如此激烈的争论,也许他们还觉得委屈。但我还是禁不住想问他们:你们上课前了解过有关蝈蝈的生物学常识吗,比如蝈蝈的寿命有多长?
【蚂蚁和蝈蝈的课后反思】相关文章:
《蚂蚁和蝈蝈》课后反思07-14
蚂蚁和蝈蝈教学反思07-09
课文《蚂蚁和蝈蝈》教学反思07-03
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07-04
《蚂蚁和蝈蝈》汇报说课稿06-30
听《蚂蚁和蝈蝈》有感04-28
《蚂蚁和蝈蝈》教学实录06-26
《蚂蚁和蝈蝈》的教学实录07-04
《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07-05
【通用】听《蚂蚁和蝈蝈》有感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