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体育教学训练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的运用论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学训练;技能
摘要:体育教学训练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训练中要在训练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加强理论学习注重示范讲解,搭建和谐课堂环境,进行模拟练习、实践操作,在系统指导的前提下进行纠正提高,再进行综合训练,掌握体育基本技能完成训练任务。
长期的师范教育,以固有的模式形响着学生,使学生在校学到应有知识。但是由于教育机制的改革,提倡素质教育,不能忽视师生以及中小学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否则会成为教育的一个“痛疾”,也会导致教师不完全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所以我们要寻求一种教学模式去影响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尝试,把体育教学训练的有关理论运用到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去,就通过目标教学、明确任务、操作有序的训练来达到提高教师职业技能目的。
1、制定目标,明确任务
根据师范生培养目标及其未来工作的特点与需要,应当明确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总体目标是使所有的师范毕业生都初步具备专门从事教师职业,运用教育理论知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基本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的教育方法。当采用正常的教学训练模式进行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时,这也就是教学训练模式力图达到的目标,是整个训练效果的评价标准这一训练不是盲目的、随意的、零星的、可有可无的,而是科学的、规范的、整体的、制度化的。我们不仅要在思想上、口号上重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而且必须在行动上加以体现—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纳人正式的课程计划,制定训练、考核标准,确保训练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训练内容
在制定目标的前提下,必须进行认真细致的任务分析,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分解成若干具体任务并使之序列化,对各项具体训练任务赋予明确的要求。事实上,体育教师的训练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很多,但基本上包括教师上课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基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有多高的运动竞技水平,主要包括队列队型、徒手操、游戏等根据训练内容,为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与迫切需要,拟定各自具体可行的训练目标,设计具体可操作的实施方案,为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学习、训练提供依据,奠定基础。
2、加强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主要为了帮助学生明确训练的目标及行为价值,提供行为训练的原理或理论说明。要使训练模式达到良好教学效果,仅仅是教师内心明了还远远不够,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内容包括了解学习目标和意义,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特殊的知识技能,从而激发他们参与训练的积极性和责任感,鼓舞他们通过训练获得提高的信心;介绍训练模式的方法、教学特点、理论依据及具体步骤;讲解各种技能的特点、目的、类型及应用要点、评价指标等等。由于训练模式可能在一些专门的场所,借助专门设备来实施,故此训练前还有必要组织学生了解有关事项,为实际操作奠定基础。训练模式并非要求学生进行盲目的反复训练,在实施训练前作一些理论铺垫工作、讲清动作要求,是十分重要的。相反,那些只有硬性任务要求、一味强化训练而不作合理解释与指导的做法只会压抑学生的积极性,导致马虎了事、不求甚解、效果不好。
3、讲解示范与观摩工作
结合理论学习,教师要进行必要技能示范,或提供教学优秀录像带供学生观摩学习,使之获得直观感性认识,通过模仿的样板,将培训目标和要求具体化事实上,每一位教师都在课堂上演示着各种技能动作,他们的教育态度、教学能力与风格、知识面与基本功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学生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在提高自身素质、磨练过硬的基本功,力求对学生起榜样的示范作用教师本身的职业技能的榜样示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观摩学习,而且有助于对师范生进行情感熏陶一学生出于对优秀教师的钦佩与向往,往往对自己提高要求并愿意付出努力去磨练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认识、情感、技能,是通过外显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是可以观察、测量和模仿的。并且,同样是学习技能的练习、实践,有观察和指导与没有观察和指导,仅凭自己去“发现”,效果大不一样。所以,在实际训练前,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摩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4、模拟练习与纠正提高
让师范生进行个体的模拟练习是训练模式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技能训练和理论学习的区别所在—让学生亲身实践而不仅仅是看。这恰恰也是我们以往最为忽略的环节,应引起高度的重视。要知道,模拟练习与相关的理论学习并不排斥,相反,两者紧密结合,实践以理论为基础、为指导,而实践过程检验了理论并使之升华。就目前而言,教学技能训练中微型教学的方法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体现了新颖、经济和高效的特点。微型教学试图通过缩减的教学实践,使师范生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把学生分成“微型小组”5一10人为一组,这样每个受训学生可以获得5一10分钟的教学实践机会,将事先设计和准备好的一段教学内容向同学们“讲授”并进行训练。由于教学技能内容十分丰富和复杂,不可能在短短几分钟内进行全面训练。为确保质量,我们还应将其具体细分为导人技能、演示技能、讲解技能、示范技能、教学组织技能等多个专项,并根据任务的性质、特点、难度及彼此的关系作合理排序,以便逐项训练。一般而言,每次训练只着眼于某一专项,以保证目标明确和富有针对性。这种训练方法,由于学生被分成小组,实践的机会增多了。而教师可以不在现场,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压力,使他们更容易适应和发挥自身水平。对于教师而言,循环指导可以同时控制若干个“微型小组”,随时指导。正如心理学告诉我们的,学习者的自我评价,以及旁观者尤其教师的明晰、及时、准确的反馈意见是十分必要的,它使学习者对自己的操作有充分和客观的了解,为行为调节提供了依据。受训学生以“第三者”的身份观察自己的教学行为,并与自己的教学设计相对照找出不足,这种自我反馈式的学习和掌握,可帮助他们随时对自己的行为作客观评价与自我矫正。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应针对自身弱点对教学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并作第二次尝试。微型教学试图使师范生的各项体育技能在有反馈和调节的反复练习中不断提高和完善。对于薄弱环节,坚持不懈、有的放矢地反复强化更是必不可少。
5、综合训练与迁移
在学生掌握一定技能的基础上,就应当进一步开展综合训练,使各种技能达到娴熟与和谐,以形成整体的教学能力。为此,教育者应创造条件,让师范生在真实的情境—整个教学实践,检验和发展他们的职业技能,促成各项具体任务间的有效迁移。
要将训练模式运用于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并使之发挥效力、达成目标,需要一定的条件。其中供技能训练用的场所与技术辅助是必要的,保证训练需要,可能的话,为学生个别的自觉的训练提供便利及指导。我们更应加倍重视的是配备合格而足够的师资,起充分的示范和指导作用,使学生真正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教师示范与反复练习提高结合起来,使他们在严格的、高质量的专业训练中提高教师职业技能及从师任教的自信心、责任感。还应重视实习基地建设,让学生在实习学校进行技能展示,从而既达到技能训练的目的,又能密切联系中小学教育实际,使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
教学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它涉及面广且灵活多变,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有个性的人,更为教育增加了难度。因此,尽管训练有比较固定的程序、操作方便,但它与一般的程序教学比较,并不那么机械化,而更为复杂与灵活,除训练人的技能外,还力图促进人的认知与情感的发展。综上所述,训练模式强调制定目标明确任务、示范、练习、反馈与调节提高,以及系统论的整体观点,给我们启示。但必须明确的是,任何一种教学模式均有其制定的目标和独特的功能,既有优势,也有薄弱环节,并不存在唯一最佳的教学模式,故此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各具体训练目标、学生情况及学校条件、教师特点,我们采用训练模式的同时还可以选用其它教学模式与之交替配合使用,以更好地发挥它们各自的职能,实现我们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