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的卷面分析
繁忙而紧张的期中考试结束了。面对试题和分数,我感到即惭愧也很无奈。惭愧得是66个考生:90分以上三名,80分以上17名,70分以上17名,60分以上16名,不及格13名。无奈的本次考试基础题、难度适中题和灵活题都分布在各题型中,题目的难度系数分布较合理。但是基础好的学生大都是粗心造成失分,班上后进生对于基础型的题目,还有一定的困难。对于一些中上难度的题目,失分比较多,尤其是中下水平的学生,本来基础就差,再加上粗心大意,导致失分严重。
下面就试卷存在的问题做简单分析。
第一题 写字板。要求将本册中最能表达纳兰性德思乡的词句工整得写在田字格内,除部分同学“聒”字写错以外,可恶的是个别同学将纳兰性德的一首词全写上了。可见这些学生平时学习不够踏实,不理解词义。
第二题字词园。包含四个小题:分别是1、选择正确读音。“红晕”的“晕”是个多音字,部分同学选择了“yūn”;青藤绿蔓的“蔓”21个同学选择了“màn ”,这个音节我在课堂上强调了两次,但是部分学生还是要选择“màn ” 。2、看拼音写汉字。基础差的同学存在不会写字,写错字,写同音字的现象。3、同音字队队碰。问题还是出在基础差的同学身上,那更是张冠李戴。4、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有一大部分同学搞不清楚“鼻翼”的“翼”到底选择“翅膀”还是“向翅膀的部分”的确很难选择,不要说学生,就是老师也不好选择,只有,反复揣摩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从学生的答卷中我也发现一些问题。一是这种类型的练习今后要多做。二是培养学生课上课下多动手。今后加强多音节词的强化记忆,防止出现混淆现象。
第三 积累台。包含5个小题:1、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正确运用。这是语文书上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里包含8个成语。大部分同学都能填写,并会运用。少数同学不会写“囫囵”,在运用时“别出心裁”和“与众不同”两词填颠倒了。2、按要求写句子。失分令人担忧 ,明明给的是拟人句,部分同学却写不对。可见学的太死。只会判断句式却不会灵活运用。3、用合适的关联词将两句话连成一句话。学生能运用合适的关联词题,但是大部分同学还是没得分,因为这个句子又是一个倒装句。如果不仔细读就会出错。4、按课文原文或要求填空。给了一段《窃读记》中的段落,要求填作者,“我”什么的表情和什么的内心对比描写 对比的描写手法,“我 ”为什么而高兴无比。因为《窃读记》的作者林海音没什么名气所以我没有重点介绍,所以大部分同学不会填写。其他填空孩子心理明白不会表达。比如:应该填惆怅的表情,失望的表情。但是大部分同学填焦急的表情,生气地表情,我肯定不会给分。这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关,也与平时练习的不够扎实有关。
第四题阅读题。包含一个课内阅读,一个课外阅读题。课内阅读选择正确读音没错。错的最多的是第2问:“父亲让‘我’将鲈鱼放回湖里,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想,怎么做?你会对父亲说秀娥什么呢?”一共三问,我们班只有9个同学按要求答题,其他同学有的答两问,有的只大一问。第3问“道德之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这句话是课文中的难句,教学过程中专门进行讨论交流,但是出乎意料的是部分同学答和没答一个样。失分主要原因:其一,学生阅读不用心,没有真正理解短文内容,盲目作答;其二,学生阅读能力有限,对短文内容一知半解,胡乱作答;其三是语言表达能力差。为此,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应强化练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还要用心阅读,逐步养成边读边思的好习惯;第二,要重视读书方法的指导,教给学生读书方法,让学生会读书,读好书;第三,扩大阅读量,让学生广泛阅读,丰富信息量。只有这样扎实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 习作岛 。要求以“爱心”为话题,写一写你曾亲身经历或见过、听过的感人故事。大部分同学能根据习作要求完成习作。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心不够明确,条理不清楚。个别同学审题不清没有围绕“爱心”这个话题,而是写成了感人的故事,作文层次不清 ,文面书写不够工整。改进措施:一、日常教学中注重词语的理解、分类积累。二、通过培养阅读兴趣,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言理解能力。三、注重指导作文的审题、表达方法、谋篇布局。
综上所述,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需在探索中不断改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是我们的追求,相信付出总有回报,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
【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的卷面分析】相关文章:
考试卷面分析11-09
(必备)考试卷面分析11-17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卷面分析优秀03-25
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面分析及反思06-30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面分析及反思07-02
英语期末考试卷面质量分析11-07
五年级语文上册试卷分析02-24
六年级英语期中测试卷面分析教学反思07-02
九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