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历史上刚愎自用的事例
“刚愎自用”成语由“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变化来,意思是倔强固执,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刚愎自用的事例,与大家分享学习。
公元前597年春(春秋时期),楚国打进郑国,郑襄公裸体牵羊迎接楚庄王,并苦苦求饶,取得了楚王的同情。当年夏,晋国派军队救援郑国。晋军南下,兵临黄河时,听说郑国已经同楚国媾和,晋军中军主帅荀林父想退兵,并提出等楚国军队回国后,再出兵攻打郑国,讨伐背叛者。荀林父的副手先縀表示反对,认为这样“不行”,并说:“晋国之所以能够称霸诸侯,是因为军队勇敢、文臣武将尽力的关系。现在失去了诸侯(指郑国背叛晋国亲向楚国),不奋勇当先,不能说是尽了力。有敌人不去攻打,不能说是勇敢。要是由于我们而失去霸主的地位,不如死了。”先縀还说道:“率军出征,遇到强敌而退却,这不是大丈夫的气概;担任军队统帅,而终非大丈夫,唯有你们能做得出,我办不到”于是他率领所属部队渡过黄河,继续前进。荀林父的部将根据这一形势,分析进和退的得失利害关系,最后一致劝荀林父率兵渡河。
楚国军队想北上,到饮马黄河时再回国。听说晋军已渡河,楚王想退兵返国。其宠臣伍参想战,而令尹(官名)孙叔敖则不想战,并说:“去年打陈国,今年攻郑国,不是没有战争。战而不胜,您伍参的肉够吃的吗?”伍参说:“如果这次打胜了,就足见您孙叔敖没有谋略了;不能战胜,我的肉将在晋军之手,还能吃得上吗?”令尹转车反旗,伍参对楚王说:“晋国现在从政的都是些新人,不能很好地执行命令;其副手先縀刚愎不仁,不肯听从命令;他们的三个统帅(指中军、上军、下军之首领)想统一行事也难以办到,就是想听从命令,也没有统一的上级,大家听谁的?这一仗,晋军必败。”楚庄王无奈只好命令令尹调转战车向北,驻扎于管地以待晋军.
历史上刚愎自用的事例2
在濮阳初次与曹操对敌时,陈宫曾为吕布谋划在濮阳南边一百八十里的泰山道上埋伏精兵,待曹军过了一半后抢夺他们的粮草辎重。吕布没有采纳,只是派两员副将驻守兖州,自己却率领主力另屯兵濮阳,坐待曹兵围攻。
结果曹操一举攻下了兖州,又挟得胜之势大军直逼濮阳。面对敌众我寡的局势,陈宫极力主张“不可出战,待众将聚会后方可。”但吕布不听,自认为“吾之英雄,谁敢近也!”逞个人英雄主义孤军应敌,结果又一战丢了濮阳。
徐州之战时,吕布虽被曹操大军围困在下邳孤城,但其时军队并未打大败仗,实力仍在,士气也高,部将们都忠心耿耿紧紧追随在左右,希翼作最后一搏。当时陈宫也曾建议:“今操兵方来,可乘寨栅未定,以逸待劳,无不胜也。”但吕布不听,自恃“粮食足备,以资于内;泗水之险,以拒于外”,不肯抓住有力战机主动出击,宁肯困守孤城,坐以待毙。
当曹操大军部署完毕,把下邳孤城团团围困后,吕布已经欲逃无路了,虽勉力作了几次困兽之争,终究战机已失,于事无补了。陈宫又一次献策:“曹操远来,势不能久。若将军以步骑出屯为势于外,宫将余众闭守于内,操若攻将军,宫引兵而攻其背;若来攻城,将军为救于其后。不过旬日,操军食尽,可一鼓而破。”这可说是当时打破包围的唯一办法了。吕布怎么办呢?他将这些军国大事谋之于内室,结果一阵枕头风吹来,吕布便完全将集团的整体利益置诸脑后了。后来陈宫虽再有良谋,始终敌不过枕头风的威力,满腔的'热忱全部付之了东流。
陈宫迭遭冷遇,已是回天乏术,也完全冷却了曾有的激情。将领们同仇敌忾,却只能坐以待毙,也渐渐心灰意懒。而吕布在集团整体利益面临威胁的紧急关头,竟只考虑自己一支戟、一骑马,天下无人敢近,可以保全个人利益,便整日在家与妻妾饮酒作乐,不思与部将们商议退敌的良策。
吕布一直十分自负,在被俘后还在询问那些投降曹操的部下,“我待诸将不薄,安忍反也?”站在一边的宋宪当即告诉他:“听妻妾言,不用将计,安为厚也?”死到临头,吕布总算明白了一生所铸成的大错,但悔之晚矣。
【历史上刚愎自用的事例】相关文章:
历史上刚愎自用的例子11-03
关于刚愎自用造句06-28
日记的事例07-04
名人成功的事例07-03
关于宽容的事例07-11
职场窘态事例07-02
名人就业难的事例02-24
关爱他人的事例名人06-28
有关母爱事例范文 精选07-06
经验与勇气的事例作文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