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的视觉文化转向教育学论文

时间:2022-06-25 10:14:03 文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美术教育的视觉文化转向教育学论文

  摘要:视觉文化是国外在20世纪70-80年代兴起的学术热点。摄影学科成为了视觉文化转向的先锋阵地。如今的世界已经完全被图像化了, 因此视觉素养成为当下人必不可少的基础能力。在这样的契机下, 高校摄影学科与中学的艺术教育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文章探讨如何通过高校摄影教育与中学艺术教育的视觉化转型及对摄影艺考的改革, 来实现中学与大学视觉艺术教育的完整对接。

美术教育的视觉文化转向教育学论文

  关键词:视觉文化教育; 摄影教育; 美术教育; 艺考;

  一、高校摄影教育的视觉文化转向

  2018年的世界已经是一个十足的视觉世界了。不用过多举例, 抖音风靡了全世界、美图成为了比化妆品更重要的软件、AR技术使现实与虚拟的边界变得模糊……生活在现代的每个中国人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屏幕, 在屏幕中认知世界、在屏幕中娱乐、在屏幕中社交、在屏幕中购物……海德格尔曾在《世界图像的时代》中指出未来的世界的两大特征:“一个是世界成为图像, 一个是人成为主体”。2013年一家历史悠久的报纸《芝加哥太阳时报》, 解雇了公司所有摄影记者。原因正如本文开篇所述, 在一个人人都能摄影的时代, 摄影技术并不掌握在少数精英的手上。如果摄影专业仍然以技术作为重点, 那么将会出现摄影专业生源减少或者毕业难以就业等问题。遗憾的是, 国内的众多高校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百度的无人汽车正式量产, AI智能技术的发展将在数年内代替机械的婚纱摄影师、商品摄影师。大众摄影的普及将近一步迫使新闻摄影师下岗。摄影专业毕业的学生将面对大众与机器的双重夹击。

  中国的摄影教育必须转型, 这个转型的方向就是视觉文化。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完全视觉化的时代, 知名学者李欧梵指出:视觉文化与视觉艺术的区别就在于视觉文化使人们观看图像的场所发生了变化。以前观看图像的场所都是正式的、固定的到美术馆去看油画, 到电影院去看电影。但是, 今天人们在百货公司看广告, 在家里面看DVD。视觉文化把人们的注意力引离结构完善的、正式的观看场所, 如电影院和艺术画廊, 而引向日常生活中视觉经验的中心。视觉文化重在文化, 而视觉艺术重在艺术。视觉文化不仅关注各种视觉媒介器物层面的操作使用, 更关注非实体的, 也就是要解读这些视觉媒介所关注的文化与社会现象。

  视觉文化的转向导致整个摄影教育的转向。这种转向总而言之就是从之前只注重技术的教学转向了注重社会、文化学。美国早在20世纪70-80年代就开始在摄影专业的教学中开始考虑将摄影与复杂的社会问题结合起来。美国历史学家阿兰·川晨伯格 (Alan·Trachtenberg) 提出了新摄影理论。新摄影理论主张摄影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 比如社会科学、艺术、平面设计和哲学。从摄影的本体来看, 摄影本身就是一种兼有纪实的人文和艺术的审美因素的一个媒介。摄影教育本身就不能单独被划分到艺术学科, 应该属于包含了社会、哲学等内容的大人文学科背景下。从芝加哥艺术学院、耶鲁大学艺术学院、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这些院校的研究生教学模式以及其研讨课和影像分析课程来看, 摄影均是在人文背景下分析, 并没有将摄影或者影像单独放在纯粹艺术范畴去阐释, 这也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新摄影理论的背景。不仅仅在美国, 英国的高校也注重摄影的全方位教育。伦敦艺术大学开设的摄影硕士学位课程涵盖数码审美广泛及多元的理念、研究实践、屏幕文化、纪实摄影、动态与静态图像、哲学、行为、声音、写作与电子艺术。

  中国的高校普遍没有意识到摄影教育的视觉文化转型的迫切性。中国传统的摄影教育以为提高学生摄影技术就能增强学生竞争力。实际上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 技术普及的速度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快。无人机航拍课程曾是前两年摄影专业的宠儿, 各大院校都在摄影课程中增加无人机航拍课程, 甚至有学校专门成立无人机航拍的专业招生。但是无人机的技术进步后已经人人皆可轻易上手。如果以技术作为摄影教育的核心, 技术普及及智能化就是这种教育制度最大的敌人, 那么要不了多久就会出现摄影教育的“盛世危机”。

  由于中国摄影教育更多地局限于摄影学科内部, 近几年虽有些许进步, 终于开始重视艺术理论和摄影史、艺术史的教学, 但是这显然是不够的。如果仍旧以一种“点子”思维来进行摄影创作就会发现此路即将进入死胡同。因为“点子”终究有一天会走向枯竭。摄影作品的同质化现象如今就非常严重。

  如今的世界已经进入一个由鲍德里亚提出的拟像的世界, 表现出极端复杂与无序。如果一个艺术创作者没有洞察社会的能力和艺术素养, 只是凭借艺术理论、艺术史等知识根本就无法看清被摄物本质, 更何谈挖掘, 提炼出艺术作品呢?学生为了完成老师作业, 只能不断借鉴艺术史、摄影史等名作, 从形式上取胜, 或者抄袭国外艺术家的创作思路。

  摄影教育在视觉文化的背景下的教学目的应该有更深远的含义。学生通过摄影教育后, 不仅应该掌握摄影技术与摄影理论的知识, 更应该拥有一定的社会学、传播学与哲学知识。对视觉权力的建构、性别文化、影视文化等有一定认知。摄影教育应该让学生更好认知这个社会。

  二、中学美术教育的视觉文化转向

  1968年美国的罗切斯特地区一群不同学科的教师在柯达公司的支持下筹办了一个视觉素养协会 (International Visual Literacy Association) 。这个协会推动美国教育部颁布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 推动了视觉艺术教育和摄影教育在低阶段教学的发展。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 (Alvin Toffler) 早在1980年就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指出:人类社会正在孕育三种文盲:文字文化文盲、计算机文化文盲和视觉文化文盲。这是因为, 在视觉文化时代, 所有的年轻人都有一个新的使用图像技能的需求。今日的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帮助青少年发展视觉素养的重要性, 因为这是青少年在一个高度复杂的世界中生存和交流必不可少的核心素养。

  教育者不仅仅应该教授学生如何绘画, 更应该教授如何鉴赏眼前的图像。视觉文化的教学一方面是现代人生存与交流的必备知识, 另一方面能起到普及艺术的作用。除非进入艺术专业, 大部分学生完全没有机会接触到艺术史的课程。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 高中艺术热火了几十年, 但是艺术馆仍然门可罗雀, 大部分人看不懂当代艺术。

  60年代后艺术从现代主义时期跨入到后现代主义时期。简单来说, 在这个时期, 形式至上转向了内容至上。各学科间的间隔被打破了, 各种艺术媒介的综合利用成为了当代艺术的常态。同时, 摄影、摄像、数码技术等新的艺术媒介成为了当代艺术的中心。以新媒体为主的艺术作品或者行为艺术、大地艺术、沙画艺术、雕塑艺术等难以保存或难以运输的艺术形态都以视觉艺术的形态展现于当下的展览中。中学生的美术课本整体停留在实用主义的阶段, 教科书的课例在知识介绍上过于追求全面, 无所不包的知识内容使得美术教科书犹如一本现代媒体艺术的“使用说明书”。这种停留在技术层面的类似说明书的教科书当然无法解读当代艺术。视觉文化课程的综合探讨、多学科跨界沟通的研究方式才是打开解读当代艺术的钥匙。

  王丽雁通过对俄亥俄州一所高中12年级的两堂电脑美术课程的观察, 发现教师不仅指导学生进行电脑美术的创作技能, 同时更注重对设计作品背后的观念进行解读。比如邓肯以家庭摄影为课程设计的主题, 引导高中生拍摄自己的家庭摄影集, 并运用数码相机和摄像机将拍摄好的数码照片或数码电影传到上, 要求学生对数字影像进行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上的解读, 影像通过社交网络的传播产生出不同的跨文化意义。

  但是我国的教育却并没有重视视觉教育。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都是以文字为基础的, 学生们并没有理解何为图像。从视觉角度来看, 视觉影像本身就比文字更具有吸引力。在视觉影像面前, 人们自觉放弃任何警惕。学生们相信任何图像都是真实的、可信的。但是视觉影像可以被随意生产, 因此在生产的过程中就可以被随意建构。我们经常能够看见中学生沉迷手机网络游戏。问题的核心在于学生不会正确对待和使用视觉材料。视觉文化的教学起码能告诉学生图像未必是真实的, 能够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视觉材料。

  学者徐耘春在写博士论文《视觉艺术教育的新动向:数字时代背景下的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研究》时, 曾对上海、浙江、江苏、福建4个省市的20所中学, 包括11所初中、8所高中、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对400位学生进行的调查中, 徐耘春发现这些地区的学生有80%学习过美拍这样的手机应用, 全部学生都经常使用手机、电脑这样的新媒体产品。有52.8%的学生最喜欢数码摄影, 有40.5%的学生最喜欢数字摄像。所以从技术教学的角度来说, 中学生使用新媒体, 即运用视觉技术的现状, 是较为良好的。这和国家的相关教育制度文件有密切的关系。2015年9月,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文件《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称学校美育课程主要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在这个《意见》里面提到了影视, 而影视是视觉艺术教育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实验) 》中, 现代媒体艺术是该标准明确提出来的教学项目。虽然这个调查是针对上海及周边经济发达、教育发达地区的调查报告。但是也应该看到, 有着国家制度的保障, 以及中西部地区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基于新媒体的视觉技术教育会逐步完善。

  这份调查暴露出的真正问题并不在新媒体技术。由于缺少鉴赏新媒体艺术作品的方法, 中学生普遍不会对当代新媒体艺术作品进行鉴赏。部分学生还将安迪·沃霍尔、草间弥生等波普艺术家误认为是新媒体艺术家。由于缺少鉴赏新媒体艺术作品的方法, 中学生普遍不会对当代新媒体艺术作品进行鉴赏。在实际调查中高中阶段的学生有93%没有在美术课上接受当代新媒体艺术家及其作品的鉴赏课。在对教师的20份问卷调查中, 有40%的教师对新媒体艺术只能做到一般了解。在平时是否经常去参观各类新媒体艺术展览这个问题中, 有一半的教师表示很少参观。从这份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 中学老师对当代艺术前沿认知非常缺乏。因此, 中学视觉文化教育任重道远。

  华东师范大学的教授钱初熹提出视觉文化背景下的美术教学的解决方案。她认为应该提高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以及将这些能力迁移至各领域的能力。站在这一高度, 学校美术教育需进一步改革:确立增强批判性视觉识读能力的目标;增设视觉素养与言语素养互动的课程。研讨式的教学方式就是一个不错的教学方法。这种方式在一些大学中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在研讨式教学环节, 老师与学生的身份不再有差别。老师与学生共同探讨作品意义, 并且共同查询相关资料。通过这种方式, 既能提高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 也能拓宽学生知识面。

  三、高中与大学的衔接考试

  如果按照前文的方式重新规划高中的视觉文化教育与大学的摄影教育, 那么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来看都具有连贯性。高校的人才选拔也是至关重要的, 选拔方式不仅对高中的艺术教学有着风向标的作用, 而且也决定着摄影专业的学生素质。近年来不断有高校教师抱怨:摄影专业很难招收到合适的学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出在艺考招生的环节上。

  在视觉文化的教学背景下, 艺考招生也必须要进行改革, 才能体现高中与大学视觉教育的整体性。目前的高校摄影艺考招生的方案五花八门:图片分析、影评写作、文艺常识、摄影知识笔试、绘画考试等。这些考试方式的弊端就是考试内容可以精准预测。摄影基础知识、文艺常识这些内容都有固定的范围, 一些艺考培训班会要求学生们背诵。如果背诵文艺常识可以理解, 那么学生囫囵吞枣, 不知意义地背诵一些相机的生僻名词, 辟如:感光乳剂、景深预览等内容, 却不知道如何使用相机, 不会使用单反, 就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艺考招生总是形式大于内容, 很多学生根本看不懂一张照片, 看不懂一部电影, 但是却知道如何“凑字数”地把一篇图片分析写满500字, 知道一定要使用辟如平行蒙太奇、象征蒙太奇等“专业”的词汇。目前除了少数几个学校的考题无法预测外, 大部分的学校考试都可以通过一些艺考培训机构的应试培训而取得不错的成绩。艺考招生考题的模式化为“走捷径”的艺考生大开方便之门。同时, 摄影专业的报考人数较竞争激烈的广播电视编导等专业更少, 录取分数线也较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报考摄影专业的学生往往是本就文化成绩不高的编导艺术生中最差的一部分。有一些院校直接将摄影划归至美术类招生里面, 最后导致真正对摄影感兴趣的学生因为美术考试而被拒之门外。摄影同时出现在美术类和编导类的问题, 其实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现在高校对摄影的认识是模糊的。

  传统的艺考招生最大的问题就是太过注重学生的技术理论或技术实践。实际上技术理论和技术实践最容易被培训班短期突击。这种考试最大的弊端就是无法招到真正对视觉文化, 对摄影思想感兴趣的有潜力的学生。最后招到的学生更多是对摄影没多大兴趣或者混文凭的投机学生。如果学生质量不高, 学校就算有心在摄影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的视觉文化教学, 学生也会出现听课障碍, 因此学校也只能一遍又一遍以技术为本。在技术越来越智能的未来, 按照这种态势发展下去, 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摄影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下降, 摄影专业招生人数的下降。

  笔者并不认为技术教学完全没必要, 或者没有实际意义。摄影的技术以及理论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在大学四年的系统化学习中, 这些内容实际上很容易习得。但是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知识的广度却决定着学生的潜力。特别是在视觉文化转向的摄影学科背景下, 拍照并不是重要的事情, 创意的重点已经转移为对创作对象的思考与观念艺术的关注。因此, 摄影艺考招生的重点应该是学生的综合知识广度。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的招生方式就是可取的。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的初试是综合素质测试, 在具体题目选择上, 完全不设范围、不设大纲。通过这种方式, 学校能够很好地筛选出有能力进行视觉文化探究的考生。

  摄影的艺考招生考试有很好的导向作用。本文无意批判社会艺考培训的良莠不齐, 艺考培训作为一个培训机构, 并没有多大的社会责任, 培训机构最大的使命只是帮助走捷径的学生通过艺术考试。因此, 讨论艺考培训教学并无多大意义。解决艺术生的招生困境不仅仅在于招生考试这一个环节上, 而是需要中学、高校及艺考同步改革才能实现。这种改革就是要回归艺术教育的本源, 在中学阶段培养真正对视觉艺术感兴趣的学生, 艺考命题应综合考虑高中生实际知识掌握情况和高校摄影教学需求, 高校艺术教育再完成对学生的潜力开发。摄影艺考乱象的原因出现在高中与大学的教育断层上, 使针对“走捷径”学生的艺考培训有了可乘之机。而视觉文化的转向是一个契机, 在这个契机下, 高校的摄影教育可以与高中的艺术教育无缝对接。艺考方式如果顺应这样的改变, 以考察学生文化知识为本, 那么突击式艺考培训就自然没有了生长空间, 同时也能够让高校招到更合适的学生。

  四、结语

  摄影的思想流派经过了四个时代:第一个时代就是画意时期的古典时期;第二个时代就是追求本质的现代艺术时期, 也可以认为是纪实时期;第三个时期是关注摄影表意的图像学时期, 以罗兰巴特的符号学为代表;第四个时期就是话语时期, 以福柯、居伊·德波为代表, 而这个时期就是我们所论述的视觉文化时期。威廉·米切尔认为这个时代的摄影是后摄影时代, 用一个“后”字来区别传统的摄影。西方从上世纪80年始, 视觉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因此我国摄影的发展有必要进行视觉文化的转向。摄影的发展离不开摄影理论人才的培养, 摄影教育也应该抓住这样的契机, 一方面在本科教育内部扩充人文学科的教学, 一方面自上而下地呼应高中进行的美术教育中新媒体教学的改革。通过科学的招生考试, 一方面引导高中美育的视觉文化教学, 一方面选拔适合新时期摄影发展的人才。通过这样的变革, 摄影学科的学术性地位会进一步提升, 摄影专业毕业生将更具有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罗岗, 顾铮.视觉文化读本:the reader[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王彬.从摄影到屏幕影像—美国高等院校摄影教育研究[D].北京电影学院, 2017.

  [3]何伊宁.英国摄影教室[M].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16.

  [4]钱初熹.视觉文化的转型与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J].美育学刊, 2014, (3) .

  [5]徐耘春.视觉艺术教育的新动向——数字时代背景下的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5.

  [6]樊华, 刘姌, 程珊珊.略论艺术类高校招生与教学管理的关系——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为例[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7, (2) .

【美术教育的视觉文化转向教育学论文】相关文章:

文化创意产业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论文07-04

视觉文化下的产品战略07-04

浅谈传统文化对当今美术教育的影响论文07-04

广告视觉语言论文07-03

城市建筑摄影的视觉表达论文07-03

平面设计的视觉与触觉分析论文07-02

让穆克雕塑的视觉艺术论文07-03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技术研究论文07-03

关于视觉传达专业印刷工艺的论文07-03

我国书法视觉下招贴设计论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