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上册第一至第二单元的重点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4-10-16 22:54:56 俊豪 总结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三政治上册第一至第二单元的重点知识点总结

  在平日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你知道哪些知识点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三政治上册第一至第二单元的重点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初三政治上册第一至第二单元的重点知识点总结

  【初三政治上册第一单元重点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国情:

  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含义:

  (1) 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2、主要特征及表现:

  (1)主要特征是不发达。

  (2)表现:

  ①生产力水平比较低;

  ②教育科学技术比较落后;

  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

  (二)祖国巨变

  1、表现:

  (1)人民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2)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2、具体表现:

  ①政治上: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经济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三步走”目标前两步目标;

  ③人民生活上:由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

  ④祖国统一上:香港、澳门回归;

  ⑤外交上:加入WTO;成功召开APEC会议;

  ⑥科技上:“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成功发射;“神舟”系列飞船成功发射;

  ⑦文化教育上: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⑧体育:成功举办2008北京奥运会

  3、原因:

  (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主要原因:

  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②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④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⑤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⑦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⑧正确认识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⑨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发扬艰苦奋斗等民族精神

  4、得出结论(对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感受?)

  (1)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3)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我们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6)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7)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三)共同理想:

  1、内容: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作用:

  (1)共同理想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2)共同理想是团结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巨大精神动力。

  (3)有共同理想的鼓舞,全国人民才能凝聚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合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实现:坚持“三步走”的战略。

  4、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为了个人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当代青年要把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将个人理想的实现融入到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去。

  (四)小康社会

  1、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21世纪的头20年,党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同绘小康蓝图,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五)艰苦奋斗

  1、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原因:(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

  (1)艰苦奋斗是通向理想的必经之路,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①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②激烈的国际竞争;③实现共同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

  2、青少年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的原因:

  ①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奋斗是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

  ②当代青年要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承担起历史责任,就要继承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磨练自己才能把自己造就成能承担重任的人。

  ③生活富裕了仍然提倡艰苦奋斗,这样做既是为了用今天有限的财力、物力去创造明天美好的生活,又是为了培养吃苦耐劳、不畏艰险、不断进取、奋发向上的艰苦创业精神。

  3、青少年怎样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从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做起,做到:(1)自强不息,奋发学习;(2)吃苦耐劳,生活俭朴;不畏艰难,勤勤恳恳,意志坚强。

  (六)党的领导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2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表现在:

  ①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谋求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

  ③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④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指导思想: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指引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初三政治上册第二单元的重点知识点总结】

  一、民主与法治

  1. 追求民主价值

  民主的足音:

  在中国,“民主”一词最早出自《尚书》。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新型的民主: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具有强大生命力。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参与民主生活:

  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民主选举要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民主决策的过程,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等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力保证。

  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实行民主监督,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2. 建设法治中国

  夯实法治基石: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法治建设。

  凝聚法治共识:

  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厉行法治,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二、创新驱动发展

  1. 创新改变生活

  感受创新:

  生活处处有创新。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而且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

  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它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创新引擎: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2. 创新永无止境

  创新强国: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目前,我国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万众创新:

  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创新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职业,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创业不分男女、不分城乡、不分行业,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企业不能只是跟着别人走,而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创新精神,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