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之于大学生德育心理学教育论文

时间:2022-06-27 17:33:55 心理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心理教育之于大学生德育心理学教育论文

  当代社会,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己成为衡量人们自身健康的重要方面。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力成为高校关注的重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当受到学校和社会应有的关注,但是,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又不仅仅局限在心理素质的提高,其他内容也不容忽视。

心理教育之于大学生德育心理学教育论文

  一个社会既需要对它的成员进行心理教育,也必须要对它的公民进行必要的道德教育,因为一个心理素质良好的人并不一定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因此,必须正确看待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清晰辨别大学生的问题是属于心理问题还是思想问题。既不能把心理问题德育化,也不能将德育问题心理化。

  一、原则立场须坚持:心理教育与德育存在本质的差别,德育中有心理教育不可替代和不可涵盖的内容

  1.德育工作与心理教育的外延可能会有相交点,但其内涵有着本质的区别。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影响,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德育旨在使个体具有一定的政治观点和立场,具有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及一定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等等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里,相当一部分德育工作并不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内容,而主要担负着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大量思想问题的任务,直接切入人们的一般心理和行为,起着宣泄、疏导、释疑、化解各种思想矛盾和心理障碍的作用。

  心理教育是一项社会服务工作,是咨询者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通过交谈和协商给来询者以帮助和指导,使来询者的认知、情感和态度有所变化,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自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以恢复或增进心理健康。

  2.理论基础不同,具体任务各异。从各自依据的理论基础

  看,德育主要是以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心理教育主要是以心理学理论(如精神分析、行为分析及认知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从具体任务看,德育主要是解决政治观念、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规范及法律意识等问题,希望通过德育,使个人能够适应社会的要求,强调的是个体的社会性;而心理教育则强调个性的自我发展,使对象摆脱消极情绪,确认内在价值,了解自身需求,洞悉自身心理特点。

  3.运作机制不同,评价方法各异。德育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规范”过程,个体被动适应己有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模式,“符合”就予以公开肯定,“不符合”就予以公开否定.而心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一个“自我帮助”的过程。心理教育尽管也提供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健康心理的模式,但主要是让个体学会在自己接受的基础上改造和建构其心理世界。在心理教育中,教师一般不否定学生,而表示理解、尊重和信任。德育与心理教育有本质的差别,但并不是说它们之间就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相反,德育应当改变传统模式,吸收心理教育的积极理念,借鉴心理教育的方法,从而增进德育的有效性,发挥德育的应有作用。

  二、积极意义要借鉴:心理教育中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倾听艺术和人格魅九是德育工作者应当借鉴的

  德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在地位上是不平等的。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对学生进行理论说服教育,学生只是听众,处于被动地位,其内心想法往往被忽视,因而教师与学生间缺少思想交流,难以产生共鸣,教育的效果甚微。在心理教育中,咨询者与来询者是平等的朋友关系,咨询者不是说教而是开导来询者,让他自己认识到自己过去的辉煌与成功,继而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心理教育不是替人决策而是助人决策;不是主宰他人而是推动他人去主宰自己的命运,积极地认识自我,反省自我。咨询者不断地启发来询者说出自己想说出的话。这样,他们之间就建立了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而这种人际关系对思想政治工作是有利的。

  首先,有助于了解教育对象的心理和思想。和谐人际关系的双方在交流过程中顾忌较少,双方都敞开心扉,显露出真情实意,较容易暴露自己的真实思想,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在德育中,这种融洽的人际关系就起了“透视”学生内心世界的作用,从而为教师把握学生的思想实质、对症下药、因势利导做好工作提供了可能性。

  其次,有助于改变学生的态度。在融洽的人际关系情况下,由于双方情感一致或比较一致,谈得拢,无隔阂,学生对一些观点、看法比较容易接受,听得进,记得牢,影响大,从而比较容易改变原来的态度。成功的心理教育,不仅依赖于咨询者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技巧,更依赖于他对待来询者的态度和他的全部人格。在来询者情绪低落之际,给予其由衷的理解和支持,这种心理上的安慰与精神上的支持,很容易使来询者把咨询者看作是智慧和温暖的化身。

  德育欲有效地达到转变思想、改进认识之目的,教师应该首先提高自身的修养。心理咨询者的善解人意、真诚恳切之态度,关心尊重、倾听和理解之艺术,值得德育教师借鉴。因为,德育的对象是人,是人的思想,只有真诚、恳切、关心、尊重学生,才能获得学生的信赖,也只有善于倾听、巧于理解,才会与学生产生同感,形成思想共鸣。有了共鸣,学生才会如实地说出自身存在的问题,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导。

  三、德育功能应发挥:心理教育本身具有一定的德育功能

  德育和心理教育都有自己的教育模式和发展模式,本质上都是帮助人解决意识问题。德育偏重于解决观念层次的问题,心理教育偏重于解决心理层次的问题,但是两者同属于社会意识,是相通并且互相渗透的。所以,某些思想问题可以通过心理教育来解决。心理教育中蕴藏着德育的功能。

  一是心理教育对德育有辅助功能。在对象的研宄上,心理教育为德育提供了客观基础。运用心理教育中常用的联想、测试等方法,掌握学生的内在冲突、心理危机、行为障碍及人格特点,有利于分析学生人格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使德育更具有针对性。传统的德育把学生当作社会关系中的一个社会角色来要求,而在心理教育中,我们把学生当作人际关系中一个具体的人来要求,它强调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学生人格缺陷。教育者一般不急于对学生暴露的思想和行为问题作出判断,而是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合适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二是心理教育对德育有调节功能。首先,通过心理教育可以建立良好的心境。心境具有弥散性特点,心情愉快时一切都充满生机;抑郁不快时,就可能觉得一切都灰暗。因此,良好的心境有利于调动人的主动性,提高活动效率。心理教育能改善学生的不良心境,指导他们采用自我暗示、适当发泄、转移注意等方法来调节自己的心境,以达到自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其次,心理教育可克服德育过程中学生的意义障碍。所谓“意义障碍’,是指青少年学生由于某些心理及社会原因而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障碍|31。“意义障碍”的存在,使学生对道德要求和意义的理解受到阻碍,从而对教育目的要求、措施手段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消极态度和消极行为。意义障碍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教育者如果采取不恰当的方法,一般不会收到好的效果,甚至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如果采取心理教育中的一些方法,如暗示、角色转换等方法,效果肯定会好些。

  心理教育与德育是密不可分的,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德育工作必须改变传统的模式,注重学生心理活动规律,使德育工作科学化;心理教育也应有明确的目的,它不仅是为了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和治疗心理疾病,更重要的是通过心理教育使学生在包括‘德”在内的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

【心理教育之于大学生德育心理学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08-0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下的心理学论文07-03

教育心理学的应用论文05-2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1500字04-1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2000字06-14

现代教育心理学论文07-03

积极心理学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07-0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论文07-02

英语教学教育心理学论文07-03

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的论文07-05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心理教育之于大学生德育心理学教育论文

  当代社会,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己成为衡量人们自身健康的重要方面。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力成为高校关注的重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当受到学校和社会应有的关注,但是,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又不仅仅局限在心理素质的提高,其他内容也不容忽视。

心理教育之于大学生德育心理学教育论文

  一个社会既需要对它的成员进行心理教育,也必须要对它的公民进行必要的道德教育,因为一个心理素质良好的人并不一定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因此,必须正确看待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清晰辨别大学生的问题是属于心理问题还是思想问题。既不能把心理问题德育化,也不能将德育问题心理化。

  一、原则立场须坚持:心理教育与德育存在本质的差别,德育中有心理教育不可替代和不可涵盖的内容

  1.德育工作与心理教育的外延可能会有相交点,但其内涵有着本质的区别。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影响,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德育旨在使个体具有一定的政治观点和立场,具有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及一定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等等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里,相当一部分德育工作并不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内容,而主要担负着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大量思想问题的任务,直接切入人们的一般心理和行为,起着宣泄、疏导、释疑、化解各种思想矛盾和心理障碍的作用。

  心理教育是一项社会服务工作,是咨询者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通过交谈和协商给来询者以帮助和指导,使来询者的认知、情感和态度有所变化,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自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以恢复或增进心理健康。

  2.理论基础不同,具体任务各异。从各自依据的理论基础

  看,德育主要是以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心理教育主要是以心理学理论(如精神分析、行为分析及认知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从具体任务看,德育主要是解决政治观念、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规范及法律意识等问题,希望通过德育,使个人能够适应社会的要求,强调的是个体的社会性;而心理教育则强调个性的自我发展,使对象摆脱消极情绪,确认内在价值,了解自身需求,洞悉自身心理特点。

  3.运作机制不同,评价方法各异。德育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规范”过程,个体被动适应己有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模式,“符合”就予以公开肯定,“不符合”就予以公开否定.而心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一个“自我帮助”的过程。心理教育尽管也提供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健康心理的模式,但主要是让个体学会在自己接受的基础上改造和建构其心理世界。在心理教育中,教师一般不否定学生,而表示理解、尊重和信任。德育与心理教育有本质的差别,但并不是说它们之间就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相反,德育应当改变传统模式,吸收心理教育的积极理念,借鉴心理教育的方法,从而增进德育的有效性,发挥德育的应有作用。

  二、积极意义要借鉴:心理教育中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倾听艺术和人格魅九是德育工作者应当借鉴的

  德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在地位上是不平等的。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对学生进行理论说服教育,学生只是听众,处于被动地位,其内心想法往往被忽视,因而教师与学生间缺少思想交流,难以产生共鸣,教育的效果甚微。在心理教育中,咨询者与来询者是平等的朋友关系,咨询者不是说教而是开导来询者,让他自己认识到自己过去的辉煌与成功,继而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心理教育不是替人决策而是助人决策;不是主宰他人而是推动他人去主宰自己的命运,积极地认识自我,反省自我。咨询者不断地启发来询者说出自己想说出的话。这样,他们之间就建立了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而这种人际关系对思想政治工作是有利的。

  首先,有助于了解教育对象的心理和思想。和谐人际关系的双方在交流过程中顾忌较少,双方都敞开心扉,显露出真情实意,较容易暴露自己的真实思想,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在德育中,这种融洽的人际关系就起了“透视”学生内心世界的作用,从而为教师把握学生的思想实质、对症下药、因势利导做好工作提供了可能性。

  其次,有助于改变学生的态度。在融洽的人际关系情况下,由于双方情感一致或比较一致,谈得拢,无隔阂,学生对一些观点、看法比较容易接受,听得进,记得牢,影响大,从而比较容易改变原来的态度。成功的心理教育,不仅依赖于咨询者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技巧,更依赖于他对待来询者的态度和他的全部人格。在来询者情绪低落之际,给予其由衷的理解和支持,这种心理上的安慰与精神上的支持,很容易使来询者把咨询者看作是智慧和温暖的化身。

  德育欲有效地达到转变思想、改进认识之目的,教师应该首先提高自身的修养。心理咨询者的善解人意、真诚恳切之态度,关心尊重、倾听和理解之艺术,值得德育教师借鉴。因为,德育的对象是人,是人的思想,只有真诚、恳切、关心、尊重学生,才能获得学生的信赖,也只有善于倾听、巧于理解,才会与学生产生同感,形成思想共鸣。有了共鸣,学生才会如实地说出自身存在的问题,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导。

  三、德育功能应发挥:心理教育本身具有一定的德育功能

  德育和心理教育都有自己的教育模式和发展模式,本质上都是帮助人解决意识问题。德育偏重于解决观念层次的问题,心理教育偏重于解决心理层次的问题,但是两者同属于社会意识,是相通并且互相渗透的。所以,某些思想问题可以通过心理教育来解决。心理教育中蕴藏着德育的功能。

  一是心理教育对德育有辅助功能。在对象的研宄上,心理教育为德育提供了客观基础。运用心理教育中常用的联想、测试等方法,掌握学生的内在冲突、心理危机、行为障碍及人格特点,有利于分析学生人格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使德育更具有针对性。传统的德育把学生当作社会关系中的一个社会角色来要求,而在心理教育中,我们把学生当作人际关系中一个具体的人来要求,它强调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学生人格缺陷。教育者一般不急于对学生暴露的思想和行为问题作出判断,而是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合适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二是心理教育对德育有调节功能。首先,通过心理教育可以建立良好的心境。心境具有弥散性特点,心情愉快时一切都充满生机;抑郁不快时,就可能觉得一切都灰暗。因此,良好的心境有利于调动人的主动性,提高活动效率。心理教育能改善学生的不良心境,指导他们采用自我暗示、适当发泄、转移注意等方法来调节自己的心境,以达到自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其次,心理教育可克服德育过程中学生的意义障碍。所谓“意义障碍’,是指青少年学生由于某些心理及社会原因而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障碍|31。“意义障碍”的存在,使学生对道德要求和意义的理解受到阻碍,从而对教育目的要求、措施手段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消极态度和消极行为。意义障碍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教育者如果采取不恰当的方法,一般不会收到好的效果,甚至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如果采取心理教育中的一些方法,如暗示、角色转换等方法,效果肯定会好些。

  心理教育与德育是密不可分的,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德育工作必须改变传统的模式,注重学生心理活动规律,使德育工作科学化;心理教育也应有明确的目的,它不仅是为了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和治疗心理疾病,更重要的是通过心理教育使学生在包括‘德”在内的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

【心理教育之于大学生德育心理学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08-0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下的心理学论文07-03

教育心理学的应用论文05-2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1500字04-1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2000字06-14

现代教育心理学论文07-03

积极心理学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07-0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论文07-02

英语教学教育心理学论文07-03

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的论文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