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蒹葭》教学汇报
篇一:《蒹葭》教学反思
讲完了《诗经》中的《蒹葭》,看着孩子们被吸引了,我感到非常高兴。弘扬中国古典文化,传唱中国古典歌谣,希望都在他们身上。这节课既有亮点,也有预设中的不足,现在大致回忆一下上课的过程,以便为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一、这节课教学亮点如下:
(一)、教师活动亮点:
1、朗读过程贯穿整个课堂,边读边译边想(个别读,齐读)。
2、充分发挥多媒体让学生感悟到各种美(音韵美、画面美、人性美、主题美、诗意美)。
3、我把一些重点字词梳理出来,让学生理解记忆:
苍苍 萋萋 采采 未晞 未已 水之湄 水之涘
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 跻 右 水中坻 水中沚
4、分析人物、扩充主题时,启发学生大胆思考,各抒己见。
(二)、学生活动亮点:
1、边读边想边讨论,小组交流热烈,讨论后发言积极。
2、找景物时,我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找到了“晓雾”这一景物。
3、通过读,我们想到了一副美丽的画面。通过想象同学们描绘出了这幅画面,并写出来大家分享。
二、预设中的不足如下:
(一)、发现的问题:
1、《诗经》这样的文字较为古奥,由于准备不够充分,所以对诗歌意境挖掘不深,很多东西都是深入浅出。
2、本来觉得一节课处理一首诗时间会很宽松,结果时间很紧张。看得出孩子们正在逐步进入文章,由于时间关系,我不得不打断他们,没有充分让他们发挥,实在是有些遗憾。
(二)、问题分析
《蒹葭》代表了《诗经》的极高水平,课前准备要充分,不要打无把握之仗,教师的畏首畏尾必定引起学生的拘谨。
(三)、再教的设想
广泛借鉴别人的长处,阅读相关文章,学习《诗经》的`系统介绍,了解创造背景,听取同组各位老师的意见,对授课内容做恰当调整,强调朗读,进行对比阅读,还要适当向外拓展延伸。
所有的故事都是一个故事,所有的故事都是我的故事。也许多年之后,他们经历一些事后,再想起这首诗会会意的微笑吧。
篇二:蒹葭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首先是注重了朗诵。诗歌教学就应该是以朗诵为主,不能作烦琐的分析,不能上成练习课。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以及意境,只有通过不断地朗诵,让学生细细品味,才能逐步走入诗歌的艺术之美。在教学时我努力使学生通过美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又用优美的《在水一方》设置情境,课堂气氛好,在课堂上努力做到了师生互动,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 学生深入地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感受诗歌的结构美(重章叠句的作用)。重章叠句和反复咏叹的手法学生教容易理解和接受了。另外,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自读法、朗读法、探究法、提问法、练习法等综合方式,效果不错。
存在的问题:由于《蒹葭》诗歌文字较为古奥,教学中准备还不够充分,功底又浅,所以对诗歌意境挖掘不深,同时课堂也略显散乱。
曾经王有才总是教导我们说,课堂要有生成,课才会熠熠生辉。今天上了《蒹葭》,有些东西觉得还不错,稍作记录吧!今后重拾这贝壳的时候,或许会有珍珠孕育其中吧!
此诗亦与《关雎》有着相同的地方,那便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追求。只是这女子在这首诗中称之为“伊人”。那么,这位伊人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自然她是美好的。但学生的回答让我更让我为之动容,“飘渺的”“神秘的”“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如神仙姐姐般”。那么如此的一些感觉又是通过哪些地方看出呢?老教师经常教导我们说,一定要细读细读,而今我亦是深深地感触从表面滑过与走进文本带来的质的区别,进入文本再走出来,带给你的将是全身心的愉悦,将是内心的释然,将是专注后的超脱。我想,此处学生定也在“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不停变换的位置的文字中感受到了那一份神秘、飘渺和神仙姐姐般的美好。
那么,诗歌又是通过什么来引入伊人的呢?自然是蒹葭、白露、霜等等景物的描绘。那么,诗人描绘的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致呢?这些>景色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带给你怎样的感觉呢?一个学生说,蒹葭即是芦苇,大片地生长着,带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一个学生说,清晨的露珠格外的晶莹剔透,象征着这美好的爱情。一个学生说,霜乃是深秋之物,带给人一种凉凉的感觉。故曰,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如是或许便是课堂的生成。虽然未必是你想要的点,但是或许这对文本独特的理解就会带给人无穷的快乐。那么,霜带给你凉凉的感觉,露何尝不是吗?大片大片的芦苇在深秋长在水边,不亦是带给人一种凄清之感吗?故一切的景语即是一切的情语。为何诗人不将情景设置在>温暖的春日,而是有点凉凉的,有点凄清的秋日呢?或许这正昭示了诗中的男子他追求伊人而不得的那份落寞的心境吧!
篇三:蒹葭教学反思
今天讲了《诗经》中的《蒹葭》,看着孩子们被吸引了,很是高兴。现在大致回忆一下上课的过程:
一、同学读课文,注意要读准确。(先个别读,再齐读)
二、我把一些重点字词写到黑板上,让学理解记忆(近义词或反义词放在一起,以便学生掌握词义。)
三、边读边口译课文,两人为一组交流。
四、通过读,我们想到了一副美丽的画面。用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描绘一下,并写写自己通过读感悟到了什么。
学生们在回答时加上了一些想象。紧接着我让他们谈感受到了什么?孩子们说到了主人对爱人追求中的可望而不可及,还谈到了他是惆怅的,对爱人感情是浓烈的,他是执着的。
紧接着我又问可望而不可及是喜还是悲?孩子们说是悲,我谈自己的观点这也许是一种喜吧,因为他一直在追求美好的路上。我让孩子们继续思考:这里的.伊人仅仅是所爱的人吗?学生们能谈出这也许代表理想或者梦想。我说这又何尝不是很多人一生的写照呀。一生都在追求梦想的路上。
在本诗的重章叠句手法运用上,我以下面的文体形式引导:三小节的内容几乎是重复的,那能不能去掉两小节?学生说不行,那样感情就不强烈了。我说这样看似重复,实际又不是完全重复的写法就是“重章叠句”,它的表达效果就是渲染感情,增加诗歌的音乐美。
这时铃声响起,没有给学生们当堂成诵的时间了。本来觉得一节课处理这首诗时间会很宽松,结果时间很紧张。看得出孩子们是在逐步进入文章,没有当堂成诵实在是有些遗憾。
所有的>故事都是一个故事,所有的故事都是我的故事。也许多年之后,他们经历一些事后,再想起这首诗会会意去微笑吧。
篇四:《蒹葭》听课反思
11月19日,聆听了汪元培老师执教的《蒹葭》一课,反思如下: 《蒹葭》是《诗经》中历来备受赞赏的一首抒情诗。全诗洋溢着抒情主人公对“伊人”的真诚向往和执着追求的爱恋之情。主人公面对苍苍芦荡、茫茫秋水,上下求索,苦苦寻觅。虽历经千辛万苦,但“伊人”始终让人隔河企望,飘忽不定,可望而不可即。全诗字里行间流露出主人公望穿秋水而又追求不得的失望、惆怅之情。 汪老师这节课的授课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复习导入——检测预习——初读感悟——品读诗歌——诗歌理解——背诵诗歌。
一、汪老师采用学生齐诵《关雎》后引出《诗经》并对其进行复习而后导入课文。反思:复习《诗经》时应该要有目的,要为下文所授课中提及的比兴手法做好铺垫,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提及。
二、检测学生生字词,采用教师提前板书,请学生上黑板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反思:上黑板书写的同学有一个带书,教师未制止,其他学生后学生做观望状。从此可以看出学生预习情况不良,此环节的设置目的不明,效果不显。
三、在初读感悟环节,让学生谈读后的体会,采用诵读法。诵读中,教师提出了诵读的.要求,但学生诵读时感情语调欠佳,教师和学生的评价语都过于简单,不够具体。反思:提出的诵读要求要落实。
四、在品读诗歌和理解诗歌时,设置问题的跳跃性比较大。多次的诵读贯穿其中,但读的都不到位,教师没有明确指出幷进行指导,这就值得反思,诵读的目的究竟何在?
五、最后设置的小练笔活动很有新意,让学生运用“蒹葭、秋风、秋露、秋水、晨雾、河畔道路、水中沙洲”这些词语写一段话。学生当堂写作,当堂展示,效果很好,只是师生的评价不够具体。
通过听课和议课,我在这篇课文及诗歌文体的教学上也受益匪浅。议课时金老师提出的“蒹葭”本义及文中隐喻义的见解很有新意,值得深思。存在的困惑还是对诗歌主旨的理解在原诗的基础上能否进行应用时的灵活处理。
篇五:《蒹葭》教学设计与反思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所以,教师注重营造特定的氛围,通过富有感情的诵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学生感受、创造美的情趣。
2、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法,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投影仪、录音带和VCD碟片。
2、诗词曲赋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加积累。
教学流程
导语设计
黑板边书:“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 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同
步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习《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提问:同学们,大家刚才听到的的歌曲优美吗?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
明确:电视剧 《 在水一方 》 的主题曲 《 在水一方 》 。 进一步提问:谁知道歌词的出处?
明确: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
解题
《诗经》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 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宋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共 305 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这首诗。主要是通过美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个环节:
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教师提示:诗歌重在吟诵、品味。在译诗时,要运用联想、想象,在头脑中浮现此情此景。
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
1.第一个环节通过初读诗文,初步感受诗的音乐美。要朗读好诗文,要注意读好它的节奏。要读出诗歌的音乐美,除了诗歌朗读的一般要求外,尤其要读出她的生气,读出她的音乐美。
2.下面,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听老师朗读课文。大家拿好笔,在你不认识的字下面作标记,第二个要求就是请同学们注意这首诗的韵脚,也就是诗中押韵的字。
明确:第一章应该是苍、霜、方长、央; 第二章是萋、晞、跻、坻; 第三章是采、已、汜、右、坻。
3.学生试读。
师问:在我们朗读时,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了诗中“叠词”的运用? 明确:苍苍,萋萋,采采……
形式把握
(1)采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但三章不是机械地重复,而是层层递进。“白露为霜”为霜花遍地,“白露未晞”是霜露未干,“白露未已”是指露珠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这表示时间的层层推进,也表现主人公焦急的心情。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写地点位置的变换。整诗通篇重叠重唱,情景相生,深入地抒写了可见而不可求的企慕深情。
(2)诗的表现手法是兴。它对全诗起到联想、象征和烘托气氛的作用。诗每章开头都以秋景起兴,引起正文,恰到好处地把一片水乡的秋景与人物痴迷、惆怅的相思之情交融在一起,既点明了季节和环境,又渲染了气氛和人物的心情。
(3)情景交融,诗中有画。全诗熔写景、抒情于一炉,“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萧瑟冷落的秋景和主人公寻求“伊人”时恍惚迷离的情景,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描摹传神的生动画面。
语言揣摩
(1)用词准确、生动、形象。首章的“苍苍”,次章的“萋萋”,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 (2)采用双声叠韵连绵字。如“苍苍”、“萋萋”、“采采”等,既是双声,又是叠韵。这些词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3)采用偶句入韵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小结:《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教学反思
这堂课中,我努力营造了一个情感的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进行了正面的激励,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合作精神,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增强。这堂课中,我还渗透了音乐的教学,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我觉得既注新课标、关注考试大纲之外,平时更多的还是要关注学生。只有了解了学生,与学生有融洽的交流,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因为课堂是需要学生配合的。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多关注学生,多与学生交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提高教学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蒹葭》教学汇报】相关文章:
蒹葭教学设计05-27
《蒹葭》教学设计06-03
古诗蒹葭的教学实录07-03
蒹葭翻译07-03
《蒹葭》课堂教学实录07-01
蒹葭课堂教学实录07-04
改写蒹葭的作文06-01
蒹葭名师教学课堂实录07-02
蒹葭课堂实录07-02
诗经蒹葭的艺术特色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