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玉兰》教学实录
朱光潜先生在他的文章《近代美学与文学批评》一文中曾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一首诗或是一件艺术品都有死和活的两方面。死的是物质的,入文学所用的文字,图画雕刻所用的颜色,音乐所用的谱调,跳舞所用的节奏和姿势,以及一般人所认为有行迹可循的“作品”;活的是精神的,就是我们所说的情趣和意象融合成的整个境界。死的行迹因为精神贯穿才现出生气。”面对一篇课文,学生首先感受到的是它的文字和声音。但那只是一篇课文中物质的层面,是僵死和固定的。学生要真正理解课文所蕴含的哲理,需要生气的灌入。这股生气是学生阅读时在文字中注入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情感,实现物我两忘。那时读的就不仅是文字,而是在阅读中找到了自我,解放了自我。
文字背后的蕴含的情趣和意象,是在学生完成对文本的解读中形成的。这种解读是把自己的情感和性格注入到文字中,发现文字背后隐藏的美好世界。《广玉兰》是一篇描写植物的文章,如果单从文字上分析它仅仅是为了表现广玉兰的美,表现广玉兰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可作者创造的广玉兰形象,是否还有另一种意味哪?我们再回到文章的开头。作者之所以每一次散步都要去观赏广玉兰,在于广玉兰的幽香,广玉兰洁净与高雅,这是它与别的花不同的地方,也是最吸引作者的地方。作者以他最爱的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作为结尾,是否在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广玉兰真正的美是在与它旺盛的生命力下又有一份寻求安静的美好情感哪?在学生熟读课文之后,我的教学就以解读广玉兰的品格展开。
一解读广玉兰的美
师:广玉兰以它的幽香吸引作者每次散步都要去观赏一下。如果我们把观赏改成看,行吗?
生:观赏有欣赏的意思,而看没有。
生:不行。看与观赏的意思是不同的,观赏是带着美好的心情去看,是边看边品味。生:因为广玉兰太美了,它是那么的纯洁与幽香,作者按捺不住自己喜悦的心情,自己散步的时候总要观赏一番。
师:是啊,五六月份是广玉兰花盛开的季节,它的花朵是那么纯净高雅。为什么说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花的美,无法用优美的词句概括它的全部内涵哪?同学们读一读第二节,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学生边读边找,进行批注式阅读)
生:因为说它纯白吧,又有一种淡淡的幽香渗透出来。花瓣的质感,说它冰雕玉琢,又显得柔韧而有弹性。
(学生对广玉兰美的领悟目前只是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上,广玉兰的美学生并没有体会到,反而只剩下了回答问题)
师:同学们看图,知道渗透是什么意思吗?
生:白色的花瓣中稍微带有一点绿色,那绿色让白色的花瓣显得更加美丽。
生:那绿色就像从白色花瓣中流淌下来的水,好看极了。
师:那冰雕玉琢哪?我还是请来自哈尔滨的刘元明先给我们介绍一下冰雕吧。
生:冰雕可好看了,太阳一照光洁透亮、闪闪发光。
师:见过雕刻好的玉吗?
生:我见过我爷爷的玉,摸上去非常光滑细腻,舒服极了,还凉丝丝的哪。
师:知道冰雕玉琢的意思吗?
生:光滑细腻,光洁透亮。
师:(指图)你们说,广玉兰的花瓣美吗?看上去舒服吗?你们喜欢它吗?
(由于抓住了关键词句,原来只是停留于物质上的文字变成了学生的理解和感受,喜爱之情自然注入了学生对广玉兰花瓣的感受和理解当中,此时的朗读变成了学生情趣的流露。无为所以有为,教师的辅导显得已经多余了。)
师:广玉兰的花瓣纯洁高雅,它还美在什么地方哪?读一读第三节,去细细的辨识品味。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从文字中寻找答案)
生:广玉兰的美还美在它开花时的各种形态。你们看,这些花有的含苞待放……甜美纯洁,惹人喜爱。
师:同学们边读边想象花开时的不同形态。
师:谁愿意读一读描写花开时语句。
(这一段话并不难懂,课文中的插图把花开时的形态描摹的形象逼真,再加上语句传神的描写,学生很容易把文字背后的像看出来读出来,我觉得语言的魅力、语言的情味大减,限制了学生在阅读中的想象和联想)
师:为什么花刚刚绽放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进去哪?
生:那是因为广玉兰的美,广玉兰的花香深深吸引了小蜜蜂。
师:谁摸过婴儿的笑脸?
生:光滑柔嫩,惹人喜爱,感觉好极了。
师:这就是开花时的广玉兰,此情此景,能告诉老师你此时赏花时的感觉吗?
生:我看着看着,好像被陶醉了。
师:那陶醉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生:看着花,我都不想回家了。
生:我在花间流连,幸福地把眼睛都闭上了。
师:同学们是这样,我这个当老师的何尝不是如此。想听老师读这一段吗?(范读)
师:同学们再来读这一段,我相信广玉兰的美会让同学们忘掉一切的。
(学生的朗读中渗透了自己的情感,真正做到了情动而词发。这时的朗读,真正变成了我口说我心。)
二解读广玉兰的生生不息的品格。
师:作者说,他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爱广玉兰的美,但他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它无比旺盛的生命力从哪些语句中表现出来的,同学继续读课文,好好找一找。(读找)
生:花瓣虽然凋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它已长成近两寸长的圆径。圆径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新生命的种子。
生:远远望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生:密集油亮的叶子终年不败,始终透着生气,透着活泼。
生:秋冬时节,许多树的叶子凋落了,广玉兰却披着一身绿叶,与松柏为伍,装点着自然。
师:通过刚才的回答,我想广玉兰的充满旺盛力的形象已经深深地走入同学们的内心,变成了你们生命中的一部分。能用自己的声音把广玉兰的这种生生不息,充满旺盛生命力的形象表现出来吗?
(这一部分已经没有必要进行过多的讲解、过多的提问,过多的咀嚼词句,学生的朗读已经说明了一切。)
三解读广玉兰谦逊不张扬的品格
(课文如果进行到这,编者的教学目标完成了,但我总感觉到缺少点什么。广玉兰是作者精心刻画的一个形象,每个形象的背后都会蕴含有作者人生态度、价值观的命题。广玉兰淡淡的幽香,洁净高雅惹人喜爱的样子,不就是作者寻求安静的美好情感流露吗?这是不是作者写这篇文章想要要表达的另一个隐晦的意思哪?于是我又开始引领学生进一步研读文本)
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广玉兰的香味是淡淡的,花儿是纯洁高雅的,它没有大红大紫,大起大落。这简单的文字中仅仅是写花美,写它充满旺盛的生命力哪?(学生陷入了思考当中,课堂上静悄悄的,孩子们尽情享受思考带给他们的快乐。)
生:广玉兰不喜欢热闹。
生:广玉兰没有其他花那样炫耀自己的美丽。
生:广玉兰虽然美,虽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但它不张扬,仍然用美装点着自然。
……
师:是呀,这就是广玉兰的可贵之处,这恰恰是我们现代人所缺乏的。
下课。
评析
我们引领学生解读广玉兰,发现了广玉兰的可贵之处,发现了它身上独特的美。这种发现的过程,是学生的灵魂受到震撼,心灵受到触动的过程。这种解读是深层次的,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世界走进文本,文字叙述的意象好像变成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变成了和自己对话。原来与学生存在距离的广玉兰,现在成了学生理解的起点,发现美的起点,寻求阅读乐趣的起点。此时的景触动了学生的情,学生带着情再去关照广玉兰,意味由此而出,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没有生命的广玉兰,被学生在阅读中给予了生命。文字的敏感,生活的敏感由此而出。当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对话就进入了至臻至美的境界。
【《广玉兰》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广玉兰的教学实录07-01
广玉兰教学实录07-01
课文《广玉兰》的教学实录07-03
《广玉兰》的课堂教学实录07-04
广玉兰课堂教学实录07-04
小学语文《广玉兰》课堂教学实录07-04
广玉兰课堂实录07-02
薛法根广玉兰课堂实录07-02
《广玉兰》教学设计08-03
《广玉兰》教学设计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