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间运球评课稿

时间:2023-01-17 05:02:27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行进间运球评课稿(精选10篇)

  主体教材为篮球的原地及行进间运球,其中穿插的练习以及游戏很好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行进间运球评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行进间运球评课稿 篇1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篮球:行进间运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主线进行教学,通过运用多种形式的练习手段与方法,由易到难,从简到繁,层层深入,以活动和游戏为载体,充分激发学生运动参与的兴趣,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行进间运球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了学生集体合作的精神,从整堂课来看,教材搭配合理,结构清晰,重难点突出,基本达到了课前的预想效果。具体点评如下:

  一、上官青柱老师从最开始提出关于篮球知识的问题由学生回答。

  引出篮球后,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完成接下来的教学任务开了好头;紧接着是球性练习(自由玩球、两人一组的夺球游戏),这个环节主要是一个热身和入门的过程,两个可以说是练习也可以说游戏的教学内容,原地运球和行进间的运球,运动量适中,很好地达到了热身的效果。

  二、激发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的投入主要是根据兴趣来定的,对于他们喜欢的课程他们会乐于学习。本节课方老师将游戏贯穿整堂课,通过设计多样的游戏,有目的地使学生在游戏练习中掌握运球的动作技术。学生还在游戏中通过互相配合、帮助,培养了合作、探究、团结、竞争的精神,既做到了以玩促学、以趣带学,又让学生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真正的体验到了运动的兴趣,也达到了本课教学的目标。

  三、注重即时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体育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时性评价是体育学习评价中最常用、最直接、最有效的评价方式。教学中对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能及时鼓励表扬,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通过教师的各种激励手段使他们产生一种愉快感和荣誉感。比如,有位学生在一次运球练习中表现不错,老师就竖起大拇指表扬他说:你真是太棒了,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四、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理念。

  本课中,老师始终是以参与者的身份进入课堂,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整堂课的各项练习、游戏活动中;师生间没有隔阂,平等的对话呈现了一种民主氛围,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均得到充分的体现。

  当然,本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男女生技能差异与兴趣爱好不一,造成学习进度不一样。男生灵敏素质较好,好奇心强,喜欢篮球;而女生柔韧素质较好,但胆量小,不太喜欢体育运动,同时害羞,学习篮球运球技术动作接受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在以后上课要多考虑男、女生爱好和差异,进行分层教学,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其次,体育教学,教师的语言表达、语气语调的变化,都需要教师平时教学的积累和平时文化学习的积淀。本课中方老师在语调语气语言方面把控还需要加强,还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

  这堂课中,老师采用多种教法和手段,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多的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学会探究与分析,教师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但也不能忽视学生的需要和情感的体验,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潜移默化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行进间运球评课稿 篇2

  今天听了崔老师的运球课,感受颇深。本课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篮球运球练习为教学内容。通过教师的导学、设疑、来组织学生进行分散练习、自主练习、比赛、游戏互相参差的教学方式达到在比赛,游戏当中使学生练习并、掌握到篮球的基本技能技巧,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下,我就谈谈对崔老师课堂上的闪光点。

  一、教学目的的人性化

  本课的教学内容,崔老师选择了学生非常喜欢的篮球运动。但本课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又是反复枯燥的原地运球练习,这本身就是一种矛盾。所以,老师在本课的教学目的定位,在比赛游戏当中练习到篮球的基本技能;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突出比赛游戏为主要教学方法,体现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同时以学生合作意识为隐形目标,从比赛、游戏的'生活化行为体验中体验合作的无处不再和及其重要性!

  二、教学程序的科学化

  课的开始就提问学生关心的问题,把学生带入篮球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切入主题,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热身运动,再是拨球、抛接、饶球、转球练习使学生熟悉球性。接着运球练习和运球过障碍游戏比赛,意在强化运球技能。最后,用篮球游戏-胯下传球,来进行放松活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恢复。

  三、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课堂首先球操导入,在富有现代气息中学生渐入佳境。它不再是以往的绕圈惯例,绕圈长跑,而是有针对性的,又有时代个性。而接下来的练习、比赛、游戏一条龙的多样化训练中主要考虑到队形,充分利用上课的基本队形,灵活变化队伍,进行分组,即使减少了排队的时间,又增加了学生练习球的次数。

  当然也有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1、球操练习中,是否可以让学生自己想一想还可以有什么玩法,让孩子自己变换模式的自主、探究性学习。

  2、在组织的比赛中发现有些学生动作变形,学生刚学习了新动作还没有完全熟悉掌握,而且在比赛中学生一般都会注重比赛的结果自然就会忘记动作的要求,因此在比赛期间老师应该多提醒学生规范动作;还有要不断强调比赛奔跑中的安全性。

  总得来说崔老师的这堂课设计新颖独特,符合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贯彻了“健康第一”的思想,让学生从玩中学,学中乐,从而达到“快乐体育”的目的。

  行进间运球评课稿 篇3

  新学期开始,学校开展“简约课堂”的教学评比活动,听了孙老师的一节《篮球的体侧运球》课,感受如下:

  优点:

  1、教学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过程流畅。教学示范准确、规范。教学组织严谨,形式新颖,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巩固知识,陶冶情操。

  2、教学内容丰富,衔接紧密,内容的学习本着由易到难的顺序,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创新学习,在观察中得到启示,在评价中得到激励,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创”。

  3、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体现出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用篮球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在”玩中学”、“乐中创”中完成教学目标,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篮球运动的乐趣,并喜爱篮球运动。

  4、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恰当的`运用评价。及时、准确的“表扬与鼓励”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集体主义感。起到以点带面的效应。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

  不足之处:

  1、本节课缺少音乐的伴奏,如果在开头和结尾处有音乐融入课堂教学,课堂趣味性会更浓,气氛会更好,效果也会更加。

  2、课堂上部分细节讲解不够精简,如:教师在总结体侧运球时,腿的姿势可用一句话概括,手指手腕的动作三四句就可概括。语言的精简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

  总之,孙老师的课上的比较成功,所有的学生都能够以高涨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行进间运球评课稿 篇4

  在小学现代化技术在术科中的有效运用的专题研讨活动中,我认为最有亮点的是徐老师上的体育课。

  第一,教学设计规范、细致、周全、面面俱到,在课时设计的流程上和每个环节都细致的考虑到了,说明我们的'胡老师对这次课还是很重视的,让我们拿到教案就知道他上什么,怎么上,一目了然,清清楚楚。在课时教案上同样的细致,说明胡老师有比较扎实的课前基本功,对课的理解还是有一点是自己的独到见解的。

  第二,器材上有所创新。运用了许多现代化技术设备,如电脑,手写板,投影,iphone手机,特别是运用手机对学生练习情况进行拍摄,再练习完后及时反馈给学生,来巩固正确动作,改正错误技术。

  第三,老师用分组轮换进行练习,练习时组织清晰、简单、实用、时效。让学生在一节课中能够体会不同的内容和练习手段。充分解决器材少人多或者练习多人多的毛病,让学生在短时间里体会不同练习手段不一样的感觉。

  行进间运球评课稿 篇5

  谭老师的这堂篮球体前变向运球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篮球运球练习,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体育课,是我对这堂课的整体评价。“健康第一”、“运动参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小组协作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又两大基本理念。整节课中,谭教师能紧抓学生身心表现欲望强的特点,紧随主题的发展,尽力满足学生的运动需要、更为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很好的激发了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使学生的运动参与在自学与集体练习中得到加强,对社会适应能力在体验与他人一起活动和独自活动的区别中加以更好的体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理念之四。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另外,整节课上,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很好的运用了启发性、尝试教学法、小群体合作、比赛法和鼓励法,一方面提高了课堂练习密度,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热情,培养了自主学习、竞争意识,团结合作、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可以说比较理想。篮球技术的教学和学生兴趣培养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主体教材为篮球的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和学生的个体学习能力很好的结合,其中穿插的练习以及游戏很好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并对教材的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可以说为教学任务的完成提供了保障。

  但在课的'中间也出现了不少差错和组织欠妥之处,还需要多注意改进一些。

  下面从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学生活动、教师素养四个方面进行评估。

  一、开始部分的内容和教学路线已很成熟,无须进行大的动作,只是建议上课时老师讲话声音再大一点,情绪再高涨一点,也许对学生的感染力会更强,听课者也能听明白老师对课堂的组织内容和掌控能力。

  二、准备部分的建议:

  1、几个球性练习难度过大、学生练习失误太多,看不到学生“玩球”的快乐,只是看一个个失误的操练,建议适当降低一点难度,做大部分同学能完成“玩”球的练习,同时也可以达到热身的目的。

  2、二人一组的在规定场区的抢断球练习,从练习看对学生的练习限制过多,学生放不开练习,显然有一点被束缚的感觉,建议:将本练习改为半场和三分线内二种难度的大家同时参与的相互运球破坏球练习。

  三、基本部分教学的建议:

  1、教师讲解、示范技术动作时,队型拉的太开,远端的同学听不明白(老师声音轻、馆内有回声)。建议将队伍靠拢,讲解时突出动作的要点:“持球”、“交叉步”、“突破”、“加速”,同时突出动作的要领:“蹬、转、跨、压、放、加”等关键字。

  2、四人一组的传、突、运练习。因为练习需要四人合作完成,故较复杂。教师讲练习的时间还多于学生的练习时间,部分同学为追求练习速度而忽略了本课实际要掌握练习的技术动作,建议:拿掉这个练习,也为其他练习分配到更多的练习时间。

  3、二个结合技术动作上篮的练习,练习的时间和次数都严重不足,有为了练习而练习之嫌,练习没有深入下去,估计每人都只有练三次左右。建议:调整课堂内容,增加练习时间和练习次数。

  4、“升级版”的增加防守人的练习。练习者的投篮假动作与防守者的防守移动不一致,要进行调整,不然让别人莫名其妙。

  5、关于最后的素质练习。

  从本课教学看前面的主教材技术学习并不十分理想,安排这样的接力跑,个人认为有“舍本求未”的感觉,是否可以考虑拿掉这个练习,给前面的技术动作学习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使技术学习更扎实,我们为什么非得安排二个教材的内容呢?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供参考,也与那天参与磨课的其他老师共同探讨,请大家积极予以点评。

  行进间运球评课稿 篇6

  上午第四节听董xx老师上《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运球接力跑》的课。董老师创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篮球投篮的技术,同时发展了篮球运球能力。成功的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使得人人享有体育、人人都有进步、人人拥有健康。改变过去学生的被动执行任务为现在的主动参与。加强了体育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了体育教学的实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下面本人就施老师的课做如下的点评:

  一、课的教学目标

  本课目标制定合理、全面,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和导向性。体现了体育健康知识、基本技术、技能的传授、身体、心理和运动能力的发展。本课技能目标为85%学生初步掌握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基本知识技能,在课中学生一直处于教学和游戏的学习与练习中,练习的密度基本达到课的要求。

  二、教材的处理

  篮球是同学们喜欢的体育项目。一提起篮球,就会想到比赛场上的活跃、愉快、跑动、对抗、投篮等场面。由于篮球运动不受年龄、性别、人数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大家都可以参加,深受同学们的喜爱,是初中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本堂课董老师安排篮球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和运球接力跑的教材搭配,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了单手肩上投篮的重点,突破单手肩上投篮的难点,因此董老师的教学手段安排是科学合理的。

  三、教学过程、组织教法

  本课的教学思路和设计符合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清晰,组织教学严谨。教、学、练有机结合,并能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在课中教师采用分解法、完整示范法,以直观感、诱导式进行教学,并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新课改后,在体育课上教师不再是主角,教师扮演的是一个指导者,一个组织者。通过教师的组织教学和语言的调动使学生对课的内容感兴趣,让他们愿意去学,愿意去练,这点很重要。在课的开始董老师在准备活动慢跑中穿插投篮的脚步练习,给学生一种新鲜感,同时教师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游戏一起活动,师生互动其乐融融。这节课老师用篮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课的开始部分用篮球的运球、高、低运球来热身,充分起到准备活动的作用。基本部分董老师采用四组投篮比赛来提高学生的动作技术和兴趣,本课最能调动课堂气氛部分就是篮球运球比赛,几次比赛之后课堂气氛活跃,激情洋溢。结束部分慢跑成两个同心圆互相放松,给人以新颖的觉。

  四、学生活动和教师素养

  本课课堂纪律很好,学生非常听话,副教材的'教学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并且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积极认真地进行各种内容的练习。董老师的教态自然,声音宏亮,专业术语运用恰当,简明扼要,让学生一听清晰,明了,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和练习方法。教师的示范动作标准,准确到位,能给学生以榜样的作用。

  这节课从整体上讲是成功的,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达到了预期效果。

  下面是本人对这节课的几点看法和建议,与大家共同探讨:

  1、教案中没有体现完整的教学步骤,具体练习时间,练习次数。如果一篇完整的教案不仅董老师可以上好,任何一位体育教师拿到都可以上。

  2、教师的示范应放在讲解之后,这样可以给学生一种直观感觉。

  3、一堂课的基本要求七个一。董老师基本做到了,但是教材的三个一还不够完善,单一的身体练习和以此为核心的组合练习、游戏不够合理,没有巧妙的组合,趣味性不强。始终在做投篮动作。学生就会出现疲劳感。

  4、在其中一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脚步练习距离太短,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机应变,马上让学生后退1米就会很完美。

  以上是本人个人的评课,有不足之处请大家原谅,谢谢!

  行进间运球评课稿 篇7

  陈老师的课,从整体上感觉是一堂比较传统的体育课,缺乏对新课改教育理念的贯彻。优点是:教师的示范比较到位,能够通过两个侧面进行示范;语言亲和力比较强;运球游戏设计比较新颖,就是难度有点大,但在练习中能够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学生有的用衣服将抱着的2个球用衣服包起来进行练习,还有同伴帮助抱球进行练习的;整堂课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比较大;放松整理活动比较新颖,效果也比较好。

  建议:

  1、在教学思路的设计上,要丢掉围绕“为了教运球的急起急停”的想法。

  要围绕“学生如何才能容易学会运球的急起急停”来设计。设计角度从“教师”到“学生”的转变就是新课改理念在课堂教学最好的落实。“生本”教育的理念没有纳入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

  2、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运球的`急起急停。

  这个技术,有许多学生可能在不学的情况下就能够完成,难度不是太大,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就能够解决。因此,在教学设计的思路上,可以通过学生小组合作的自主学习来达成本课的学习目标。如果能够通过“学生教学生”来达成学习目标的话,那样就会更精彩。而在本节课中,没有将新课改倡导的“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教育理念进行落实。

  3、教材的搭配不是太好。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运球急起急停,如果为了提高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可以通过设计运球比赛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

  4、备学生没有备好。

  没有了解学生已有的运动基础,在学生的练习中可以看到各小组中都有几个同学从一开始练习就做的相当不错。如果教师能够抓住这一契机,采用“学生教学生”的场景的话,那将会是体现生本教育中“生生互动”的新课改的体育课堂。

  5、器材场地安排应更合理一点。

  因为所有的篮球都在一个球筐里,学生取、放球比较浪费时间又显的比较乱,可以根据学生的分组用单节跳箱或呼啦圈作为新式的“小球筐”来使用,效果会更好。

  行进间运球评课稿 篇8

  20XX年6月13日,我校进行了师徒结对新教师汇报课。期间观摩了张xx老师的公开课,让我受益良多。下面就张老师的《篮球运球急停急起》和本人的想法,谈谈感受:

  一,教学目标的落实

  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导向性,90%的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篮球运球急停急起技术动作,60%学生能完成运球急停急起技术动作,较为合理,教材重难点把握准确,并能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达到完成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设计的突破和教学方法的运用

  本节课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效果好,课过度自然,如:在课的准备部分,安排了听二声哨急停,一声急起,为主教材做好铺垫,在主教材教学时,先徒手跨步急停,再练习有球的跨步急停,最后再练习完整的急停急起。

  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多样化,让学生感到体育运动的兴趣所在,帮助学生很好的达到和完成了教学目标,如:在原地运球时,抬头看教师做的裁判手势,不仅让学生了解了篮球的裁判知识,还解决了学生运球时低头看球的问题。在一组学生练习跨步急停时,其他学生做原地运球练习,增加了学生的练习次数,提高了本课的练习密度。教学重难点把握准确,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突破和解决课的重难点。

  三,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

  新课程最大的特点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体育课堂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是否得到激发,本课的'运球同学将标志筒翻到,后面的同学将标志筒立起来的练习都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真正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四,本课的建议

  1.整节课学生出现“闪光点”时,必佐老师没有及时的指出并给与鼓励,也缺乏优生的个人和集体展示。个人认为在学生跨步急停练习中,个别学生动作做的特别好的应指出其“闪光点”并和学生一起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

  2.在急停急起的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将翻到的标志筒扶起来,虽然解决了重心问题,同时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动作结构:学生低头看标志筒且重心太低,反而不利于急起。

  3.必佐老师在课堂的声音较低,学生的组织调动有待提高,课的结束部分没有认真备好课,安排较为随便。

  行进间运球评课稿 篇9

  9月20日,市体育学科第二期后备班和市第五届名师跨校带徒活动启动仪式暨中小学体育研修团队培训第一次培训活动在尔仪小学举行。

  后备班成员孙斌杰老师展示了《足球运球游戏与组合练习》一课,课后,大家根据“组合练习”研修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下面我就对孙老师的这节课阐述自己的观点。

  孙老师这节课整个教学过程流畅、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在孙老师的带领下,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整个课的练习密度、强度都达到了预设的标准。

  孙老师在课堂常规中对学生进行四面转法的教学,再次过程中对于有误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提点,让学生有了明显的改编,也符合了刚要提出教材“七个一”中的开始有队列,随后进行了热身操的教学,让学生在足球操中体验快乐,展现自我。课堂常规中孙老师通过足球鞋子的展示让学生了解踢球的各个部位,让学生更加直观、更加清楚明了。并通过脚外侧、正内侧、正脚背运球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加深印象,同时利用脚外侧运球转身进行脚内侧传球这个组合形式进行练习,让学生提前感知单个内容组合后所能够起到的作用,最后利用两人一组躺垫抛接球进行素质练习,加大学生的运动负荷。但是,整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是发现了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1.开始部分,孙老师在开始部分进行课堂常规教学中把学生拉到了场地器材的右侧,把足球器材摆放的场地空荡的闲置着,我在想是否我们可以让学生直接在这个以布置的场地中直接进行课堂常规的教学,这样省去教师调动队伍的时间,还能够使得整体效果更佳明显。

  同时,孙老师热身运动中增加了足球操的教学,对于这个足球操我们是否觉得真行有用,因为我们热身操的.教学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下一个内容做好热身准备。因此在这节课中如果要安排热身操我们就要根据踢球部位去进行对应的热身,这样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基本部分,孙老师在这节课中利用标志盘划分成几个足球道让学生能够有序的进行练习,但是我们不难发现40X60米的场地中,孙老师只是用到了整个场地的十分之一,可想而知,整体的队形较为紧凑,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放不开,我们可以加大场地,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去展示自我。

  3.结束部分,孙老师利用垫子进行素质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自由练习会显得乱,我们是否可以让学生自由练习后再由教师进行统一的练习,这样能够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做到动作,而且学生在教师的管理下能够有效的去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

  总之,这是一节成功的体育课,孙老师根据市研修计划中组合练习进行教学设计,课堂中能够很好的渗透这个组合练习的内容,让学生的练习不再单一,而是具有连贯性,让学生能够明确学习这个技术动作后如何的运用,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行进间运球评课稿 篇10

  今天我非常有幸观摩了金老师的一节篮球组合动作的课。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教学内容是篮球运球与传球的组合动作;其课的技能目标主要是通过学习发展学生观察、移动、灵敏等身体素质。

  下面,我就对本课教学的各个环节谈一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首先是课的开始,金老师让学生练习“八字绳接力”作为热身活动,四队甩绳的学生站在一条直线上,让学生连续接力跳绳,中间有部分学生断掉,造成后面的练习中有部分学生出现拥堵的现象。做了一个横向传递球的练习、弓步原地运球之后直接进入课的基本部分。

  其次是课的基本部分教师设计了5个学习环节:从1分钟计时低运球——四人一组练习运球3个来回每人/次——原地传接球——行进间传接球——8人一组进行“传、运、传”的组合练习。通过这5个不同的学习环节,教师将原本枯燥无味,技术复杂的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转变成一个又一个由浅入深,由易至难的学习小环节,使学生在不断的挑战中掌握运动技术而又不失趣味性。最后是课的结束部分,教师组织学生原地拍手臂、拍大腿的放松活动。纵观整堂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师示范到位、各环节设计的较合理、教学策略符合六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当然,再精彩的一堂课也会留下一些遗憾,我个人认为这堂课还有诸多可以探讨的地方。

  1、教师的评价性语言较少,我认为,我们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是需要适当的鼓励性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2、缺乏对教材的解读及正确把握教学重难,教师在教案中并没有写出本次课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3、教师在准备部分的活动针对性不够强,另外活动也不够充分。我觉得可以让学生做一些球性练习加强学生的球感为后面的教学奠定基础。

  4、在教学篮球行进间传接球的练习中,部分学生出现错误动作或是动作掌握不熟练,这时我觉得要是采用分层教学的效果可能会好些。

  5、学生活动的空间过于固定和狭小,教师的组织形式多变但是队伍调动比较乱。

  6、最后给人的感觉就是完成课的流程,教师在课中对学生的动作没有做及时的指导纠正,基本上是计时完成动作,有部分学生都是为了快速完成动作造成动作变形,不利于学生巩固提高动作。

  以上只是个人不成熟的一些观点,有不合理的地方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行进间运球评课稿】相关文章:

《篮球行进间运球》评课稿10-30

【精选】《篮球行进间运球》评课稿12-29

《篮球行进间运球》评课稿大全[2篇]04-09

四年级体育《篮球-行进间运球》评课稿07-29

四年级体育《篮球-行进间运球》评课稿09-17

优秀评课稿优秀评课稿02-13

“比”的评课稿09-28

篮球课评课稿11-01

课赛评课稿03-08

语言课评课稿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