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课标教学中如何把握教材的论文

时间:2022-06-30 02:01:27 教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中数学新课标教学中如何把握教材的论文

  一、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积极贯彻课改理念:

高中数学新课标教学中如何把握教材的论文

  研读课程标准的重要性: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是由教育部制订的纲要性文件,从课程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内容标准、实施建议(教学、评价、教材编写)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它是教材编写、教学组织、考试评价的重要依据.

  在一本《课标》的指引下,高中数学课标教材涌现出众多的实验版本,如人教a版、人教b版、苏教版、北师大版、湘教版等,教材编写的风格各不相同.学校在教材的选择上也有自主权,各省市的教材并不能实现统一,但考试评价的要求是统一的,我们惟一的做法是以《课标》为纲,借助教材这一课程标准实验的载体,规范、科学地实施组织教学.不能单纯以教材为本,抛开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

  例如,《选修2-1》中《圆锥曲线》一章内容,人教a版只是把椭圆、双曲线的准线方程及统一定义进行渗透,出现在例题、习题和阅读材料中,很明显,准线(抛物线的准线除外)及统一定义不再像大纲教材一样,在学习上有明确的要求.而苏教版的教材中,有一节《2.5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毫无疑问,两个版本的教材存在分歧,我们如何处理,只能以《课标》为依据.各个版本教材在某些知识点上的处理略有不同,面对这样的情况,坚持以《课标》为纲的原则肯定是正确的.

  二、合理处理教材内容,抓住核心打造亮点:

  1.实事求是地对待教材优缺点:

  本次各版课标教材都是一些编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并没有经历试验成功之后的反复修订.它是部分学者的劳动成果,并不是全体一线教师的智慧结晶.教材的编写也受课程标准的约束.所以,课标教材有它亮点,也有一些弱处.

  由于编写的紧迫,教材及教参中的各种错误都在所难免,战斗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有反馈错误和修订建议的权利和义务.养成一种良好的教研习惯,随时把教学中的个人体会记下,改进建议写出,通过一些渠道参与交流,进行反馈.

  2.明确教学内容把握的程度:

  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到底把握到一个什么程度?我们认为应当以课程标准为准绳.在《课标》中,对知识点的要求分为四个层次,即“了解”、“理解”、“掌握”、“能(会)”.“了解”是知道这些知识就足够了,而“理解”是指用概念作出判断,“能(会)”则是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的把握,体现在我们教学目标的定位,是检验课堂教学任务完成的尺度.然而,四个层次的区分并不是十分容易,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分析.作为一名课改前线的教师,必须提高教材把握的能力,明确哪些是重点,核心内容必须心中有数,不搞题海战术,少拔高教学要求,让学生在合理的认知水平上学到知识、用好知识.

  3.灵活处理教材中例题与习题:

  教材中例题和习题都是固定的,但我们学生的情况却是变化的,所以各项教学任务的实施,必须确保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在备课的同时,也要对所教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清晰的了解,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有些例题,估计学生难以接受,我们则应当降低难度.有些例题,估计学生容易上手,我们则可适当拓展.

  例如,在选修系列教材“变化率与导数”的教学中,人教a版的课标教材选用了两个情景问题引入平均变化率的概念,问题1是气球的膨胀率,问题2是高台跳水.我们预测问题1学生难以理解,则将问题1改为平均速度的研究,设计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为10,加速度为2,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可以得到时刻t的路程,分别求,,的平均速度”.这样的处理,让两个问题更贴近实际,也符合由易到难的梯度,且在学习平均变化率的概念之后,能自然地过渡到下一节“瞬时变化率”的研究.

  相当一部分的老师也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如不照本宣科地直接讲授教材上的例题,而是把例题进行适当改改(改数据、改条件、改问题)后进行教学,注重例题的变式训练和拓展提高.一堂好课,常常是一条线索把几个例题、几个问题连贯起来.教材是死的,学生和教师都是活的,我们惟有用活教材,灵活组织教学,才能克服各种课改实验中的困难,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

  三、有效研究教材衔接,适时适度补充内容:

  在教材内容上,由于初中的课程标准与高中接轨不严密,导致有些知识脱节.如初中的因式分解没有了十字相乘法,乘法公式的学习仅局限于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减少了立方和差、三数和的平方、两数和与差的立方等公式.根式的学习中,也缺少了分母(子)有理化等研究,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也减去了.平面几何中更是减少了许多内容,如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角形的四心,圆中的有关性质及比例线段等.而这些初中未学的知识,在高中将要用到,如何处理这个矛盾呢?

  一种做法是编写补充读本(网上也有),在高一学期初安排时间先把补充读本讲授,在全面、系统的准备下,从容迎战新课程的学习.另一种做法是在需要的时候再给予补充,例如,模块1教学中,研究的单调性问题,则把一些乘法公式补充进来;模块2教学中,研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则详细讲授1~2个例题的求解过程,把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补充进来.实践证明,需要的时候给予补充这种做法是行之有效的,但教者必须明确,哪些地方需选用一些什么例题或习题,补充进来一些什么内容.

  在课改的道路上,我们需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用科学的理念武装我们的头脑,用好、用活现行的课标实验教材,一分为二地看待各种问题,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施展自己的教学魅力,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

【高中数学新课标教学中如何把握教材的论文】相关文章:

浅谈新课标下教师如何使用教材的论文07-02

新课标中对多媒体教学论文07-03

如何理解和把握数学教材07-02

浅谈如何正确看待教材中的错误论文07-03

浅谈如何把握与理解数学教材07-02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科学合理巧妙地运用教材资源论文07-03

新教材中的思维观点的教学论文07-03

教学中如何正确使用同步阅读教材07-02

如何在高中数学中构建多元化教学课堂论文07-03

新教材在体育教学中的探讨论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