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跳出教育看教育读后感
第一部分:观点类:
1.不做花匠做园丁。花匠眼光局限,教育学要“脱贫”,必须“走出教育学,走向人类思想的海洋,走向生活”。园丁具备欣赏和养护的眼光,学校应该是一个植物园,里面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包括鲜花、树木、杂草,甚至青苔,学校的任务是给他们提供一个尽可能良好的生长环境,让他们长成他们自己。
2.有时候不需要高效。管理哲学之父查尔斯·汉迪说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往往都是不讲效率的。效率观念是工业社会的产物,人发明了机器,结果却被机器控制了生活节奏。机器发了疯,人类自然也就跟着错乱了。庄子说,“有机事者必有机心”,真是太深刻了!机器扭曲了人的心理。于是我们都像上了发条一样紧张,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乱爬,像卷在漩涡里一样身不由己。我们抓住了很多不重要的事情,而把最重要的事情忘记了。什么事只要一变成任务,就要讲效率了,而人生真正重要的事情都不是能够变成任务的。兴趣呀,爱情呀,幸福呀,长寿呀,这都不是“任务”,都是无法“监督检查”的。不要盲目地与学校“保持一致”,要给孩子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给他们一些“慢生活”的时间和空间,千万不要把孩子做的一切事情都变成需要完成的任务。
3.塑造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恐怕就是让别人干瞪眼的能力。”什么叫干瞪眼的能力?就是我把所有的秘密都告诉你,你还是学不会。王羲之的字放在那儿,我们大家可以照着学。这没有什么秘密吧?但是你就是写不出来。这种你完全模仿不来的,或者说你想模仿,非一日之功的能力,就叫核心能力,而你拥有了这种能力就是具备核心竞争力。
4.保持谦虚和敬畏。很多经验对于人家是成功经验,对我未必是,对于人家今日是成功经验,明日也未必是,一切都需要因时制宜,随机应变。对于所谓“科学管理”,我并不完全否定,我们可以借鉴其中的一些思路和做法,但是千万不能照搬,尤其不可越弄越复杂。班级也好,学校也好,管理还是简洁一些为好。学校里,比管理更重要的是教育和教学,大家都在忙什么“科学管理”,哪还有时间考虑教育教学?有些班主任总结转化问题学生的经验,常常归结为“爱的教育”,事实上不可能这么简单,否则孩子的父母为什么没把他爱成好孩子?真正明白人类智力的局限性的人,才能有实实在在的谦虚。真正的谦虚是对事实的敬畏。古代的智者,时而教导我们必须有自知之明,要顺天承运,时而又鼓励我们逍遥游,突破认识的界限,扩大自己的眼界。曾国藩说:“君子求缺,小人求全。”他还把自己的书斋题名为“求阙斋”(“阙”即“缺”)。所谓“完美”,不过是一个很小角落里的“自满自足”而已。当老师,应当擅长总结经验,也不能用经验误了学生。
5.保持自我改善的思路。重点校是教育界现行状态的既得利益者,维持现状对它们最有利,它们当然没有多少改变现状的冲动了。不信你看,教改的典型往往是那些日子混不下去的普通校,没办法了,要关门了,只好背水一战,结果倒闯出了一条路。教育这个行业缺乏自我改善的动力,就更需要教师主体性强一些,主动一些。
6.知识经济背景下保持匠心更有必要,越沉的酒越香。我们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应该注意知识经济这两个逻辑对于教育的影响。知识经济的成本和最终效用极不对称。有可能很小的投入就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这种情况经媒体一渲染,就可能刺激孩子们“一夜暴富”的幻想,不愿做长时间艰苦的努力。
7.保持简洁。飞利浦有一句广告词,叫“精于心,简于形”。只有内部精于心,外在才会简于形,越是操作简单、方便的产品,背后越是非常复杂的。只有在后台足够复杂的情况下,外面才能表现得足够简单,里头非常简单,外面操作起来就可能非常复杂。你看人家优秀教师,遇到学生问题,三言两语就解决了,那么轻松简洁。有的人就觉得奇怪,以为人家运气好,碰到了特别省心的学生。当你脑子里把事情考虑得足够周密,各种预案都储备于胸的时候,你的工作,从外部看来,就会显得很轻松、很简洁了。就好像高性能手机,操作越简便,其内部程序越复杂。手机的内部程序你不用管,有人替你弄好了,你可以傻瓜操作,但你自己专业内部的事情,你就不能要求别人替你设计好程序,你来傻瓜操作了。
8.保持平常心。所谓的平常人,恰恰是没有平常心的人;而不平常的人,恰恰是因为他有平常心。庸人容易自扰。他会让各种各样本来不存在的东西,让恐惧不断地骚扰自己。高人就能够抽身出来,居高临下地看自我。
9.保持思考,思考是为了让自己卓有成效,而不是忙忙碌碌。人活在世上,不但要学会“想”一些事情,更要学会“不想”一些事情,后者常常比前者更重要,但学校里谁教这个?学校只会加压加压再加压,鼓劲鼓劲再鼓劲。只要你做出一副拼命学习的样子,你浪费多少时间都没人在意的,直到教师或学生的大脑“死机”了,才会有人注意。如何做到卓有成效,而不是忙忙碌碌?
10.保持幸福。作为教育者,首先应该做的是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你想干上帝的活,当然不要指望干得像上帝那样漂亮。美国最优秀的教师雷夫,开口就说“教育是一种经常失败的事业”,我以为这才是懂教育的人说的话。宣传语言总是要鼓劲的,但当我们进行专业讨论时,就得说大实话了。
11.保持智慧。每日陷入具体的数据和知识当中,正是多数中小学教师基本的生存状态。他们的生活里不太缺少知识,他们每天都在和所谓的知识打交道,他们最缺少的是智慧,是眼光和境界。缺的是智慧,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
第二部分:策略类:
1.针对注意力匮乏症。井喷式的信息显然大大超过了人脑的处理能力,人类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只能屏蔽掉一些信息,于是人就会变得越来越冷漠,很多人就会生出一张“电脑脸”,那是比较麻木的、需要很强刺激才能引起表情的脸。很多人的思维方式也会发生变化,变得碎片化,类似精神病人。在这样的氛围中,持续关注和做一件事情是比较奢侈的。
症状如下:经常躁动不安,无法注意听讲,甚至无法专心听完别人说一段话。有一张“电脑脸”,板滞,漠然,茫然。迷恋QQ、微博、电子游戏到不能自拔的程度。读书不能坚持看完完整的一页,或者只喜欢看卡通书。追求新鲜刺激、强刺激。脑子里装的都是没什么用处的“新闻”。什么事情,只要他不“知道”,就急于“知道”。一旦“知道”,就再也不深究了。
方法如下:
控制或定时关掉手机,不上网,不看电视。
闭着眼睛听音乐,不要有视频的,只听不看。要听古典音乐。外国的,比如巴赫,他的曲子不大煽情;中国的,比如《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之类的,比较宁静。
仰望星空。
面壁打坐。墙上什么也没有。不可以说话,尽量集中注意力想一句话、一段旋律,或者反复默念一首诗。开始做十五分钟,然后做半个小时,逐渐延长。
背书。
写毛笔字。
读整本的书。
这些活动只要坚持,就能有效地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这都是修炼,是磨人性情的,收拢人注意力的。实施的时候,尽量引导孩子自愿行动,不得已的情况下也要适当强制。
所以,读书写字其实算得上信息化时代的治病灵药了。不偷懒的老师应当带着学生一起读书,聪明的学生应当何老师一起读书。
另一方面,专注最重要的是能让你有幸福感,专注本身就是幸福的。哈佛大学有个教授做了一个实验,在一个养老院里,把老人分成两组。一组老人养花,或者去关注孤儿,每天都有牵挂,每天都有事情做;另一组就只是吃饭、睡觉。一年多之后,发现两组老人的精神状态很不一样,甚至死亡比例相差50%。所以,专注是有回馈的,专注不是单向的。事情值不值得关注,有一个很重要的判断标准,就是它对你有没有回馈。你专注一件事,把它越做越好,你就有成就感,同时体验一种幸福感,这就是专注本身的回报。专注会产生幸福感这件事或许也可以倒过来,你做一件事,用是否有幸福感来验证你是否真的专注它了。
2.顺势引导。《冬吴相对论·奢侈品陷阱》这一期节目中有这样的说法:人们有一种天生的阶级区分的冲动。本来大家都差不多,就有一部分人,或者说每个人的内心都有那么一种冲动,想高于其他人。教育也不能和人类这种与生俱来的冲动作对,你不能也无法压抑此种冲动,只能朝正确的方向引导。作为教育者应该把学生“想高于其他人”的冲动朝这个方向引导。
3.学会沉稳静心。平常说的黑色,印染工人能分辨出40多种。如果你对一件事或一个东西持续关注,就可能培养出这类异乎寻常的敏感。因此要引导学生沉下心来,非常专注地工作和体验,才能慢慢掌握这类知识。有没有这类隐性知识,是区别普通教书匠和优秀教师的一个重要标志。有没有这类隐形知识,是区分会学习与不会学习的重要标志。好车是沉的,很抓地的,坏的车很飘;有的公司好像跑得很快,就像开着开着就发飘的那种车,奔驰绝不会那么飘的。
4.经营自己的圈子。不在于你吃什么饭,而在于你和谁吃饭,不在于你去哪儿玩,而在于你跟哪些人一起玩。这就是圈子,学术性的说法叫社区。只要某个产品具有筛选功能,它就会把一些志趣相同、爱好相同、才能相同的人聚在一起,而且会把每一个人的价值放大,形成一种裂变式的价值。教师首先遇到的、经常遇到的、经常需要处理的,很可能不是个性问题,而是某类小圈子的共性问题。有一次作者到电视台做嘉宾,讨论一个女孩的问题。这个初中生逃学、离家出走,和家长、教师对着干。在节目中,她振振有词:“这是我的个性。”我就告诉她:“你这谈不到个性。你这种孩子我见多了,言语行为如出一辙。你身上表现的主要是一群人、一类人的特点,而不是你的个性特点。”如果情况确实如此,那么,对学生进行分类研究(研究不同类型的圈子的发育过程和基本特点)就有可能比个案诊断更重要了。如今整个社会正在“圈子化”,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圈子里,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会相差甚远。
5.引导学生学会自知。作者主张让每个学生(小学高年级以上)把自己“能出风头”的事情一件件都写出来,然后看看其中有几件是资源驱动的,几件是能力驱动的,这样他就有自知之明了,也就有努力方向了,该“转型”的,要赶快“转型”。
6.理解失业者的恐慌,让人人有事做。《冬吴相对论》有一期节目的话题是“四万亿内需的逻辑”,其中有一句是这样说的:“所谓经济繁荣其实就是一句话,就是让所有的人都有事情做。”出现纪律问题者、班级麻烦制造者,多半是“隐性失业者”。其他的学生即使有些纪律问题,教育起来也相对容易,而这些“失业者”则往往屡教不改,因为他们若不捣乱,实际上精力也没处发泄。1)上策是把课堂尽量上成活动式,甚至游戏式的,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都有事干,就没有“失业”的问题了。美国著名教师雷夫就是这么做的,所以他几乎不需要花多少精力来“维稳”,他的精力都用来做教学创意了。这种思路叫作“教育问题用教学方法解决”。2)如果做不到这样,中策则是分层教学。给那些“隐性失业者”安排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使他们不至于处处显示无能。3)但是有的“失业者”连这也做不到,他们对学习(或者说对某些学科的学习)已经“油盐不进”了。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给他们在班里安排一些为同学服务的活干,或者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来为集体做贡献,至于上课的时候,应该允许他们做其他事情(比如看课外书),只要不影响他人上课就行。每个班主任都应该认真研究一下本班有多少个“失业者”,分几个等级,然后想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对策。
7.研究你的工作对象,然后再去工作。孩子们进化成“新人类”了,老一辈对自身的那股狠劲他们没有了,心变高了,努力程度却降低了,力不从心的现象就很多了,他们再也不是“高玉宝”了。教育改革首先是改革教师和家长自己,其次才是教育学生。工作对象变了,工作方法就必须改变,早变晚变,反正得变,早变早得益,晚变多受苦,如此而已。
8.关注优点。《现在,发现你的优势》这本书强调:那些真正很成功的人,其实也是满身缺点的,他们之所以那么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有这些缺点,而是因为尽可能发挥了他们的优势,而很多人努力地想要弥补自己的缺点,结果无非成为了中等的人。列出你想象的人生中最快乐的五件事,然后告诉自己,这五件事到底有什么共通之处,你为什么在这个事情里面这么高兴。于是你就发现,原来你是一个如此奇怪的人,你把你那个奇怪的优势发挥出来,你就会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人。对有缺点的学生宽容一点,多留一个心眼,看看他们有没有特殊的优势,如果有,最好能给点照顾和助力。
9.相信自己,更相信学生。身体自有大药,人的身体有一种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自我进化的功能。人的自我修复机制,你越用它,它就越强。比如说感冒,经常得感冒、经常发烧的人,得癌症的概率就会低,原因就是癌细胞对温度比较敏感,身体内温度比较高,癌细胞没法存活。“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就是说经常得一点小病的人不容易得大病。人的精神,也有自我修复、自我生长的能力,如果外部干预过多过滥,也会产生“抗药性”,造成问题学生越来越多,问题越来越棘手。这方面的证据很多。人们经常会发现,有一些家长对孩子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结果孩子长大表现还不错,而那些每天和孩子较劲的家长,最后反而很不成功。有些孩子的“抗药性”已经发展到了“软硬不吃,油盐不进”的程度,那显然是从小家长和教师多年“大剂量用药”造成的后果。特别严重的学生,在学校已经无药可医,只好指望社会教育他们了。造成所有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者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孩子,不相信孩子自己能够成长,干预过多过滥过急,只顾眼前效果,忽视干预的副作用。目前我们学校的管理基本倾向就是“滥用抗生素”,不管三七二十一,孩子有错就管,大错小错全都“吃药”,立即“吃药”,校长、教师还自以为这是为孩子好,对孩子最大的关心。
10.慎用恐惧式教育。我们从小接受恐惧的教育,有形的,无形的,各种各样的惩罚笼罩着我们,用这种恐惧来规范我们的一些行为。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它是有效的,超过了这个限度,它就会变成一种心智模式。一旦恐惧作为一种心智模式笼罩你的内心,在投资上,在职场上,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它会给你造成种种障碍,给你造成的损失,你是很难估量的。父母的严苛要求之下,我们做每件事情生怕出现问题。当然最安全的方法就是尽量不做。所以,很多的不作为,是对完美要求之下的一点点不完美的恐惧带来的。我觉得这是许多人不能成为优秀创业者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出于恐惧做事情,当然也可能做得很好,甚至做得无可挑剔,但是要让这种人超越他人的要求,超越规范,拿出创新来,那就很难了。因为创造者最大的敌人就是恐惧,而创造本身就意味着突破和否定眼前的“完美”,已经完美的事情是无须创新的。
11.培养动脑筋琢磨的习惯。动脑筋琢磨这件事,并不总是很复杂的,生活中有许多道理、许多小窍门,留心一点,谁都可以有所发现,问题的关键是要有这种习惯,而且这习惯必须从小就培养。如果孩子从小养成了勤劳的习惯,同时又养成了爱琢磨的习惯,那你尽管放心,他长大干什么都不会差。
12.不要迷信“讲道理”。迷信“讲道理”是教师的一种职业病,很多家长也犯这个毛病。因此,遇到跟孩子讲道理不管用的时候,你一点也不必生气,这和木板放在摩天大楼之间人就不敢走是一个道理——他被情绪控制了。那你就别再讲道理喽!应该另想其他方法,否则气死也没有用的。
13.营造“教育生态”。进入一个家庭,往往会感觉到他们家里有一种特别的“味儿”,这就是家庭生态。这种生态是这些家庭成员自己感觉不到的,就好像鱼儿感觉不到自己是在水里一样,但正是这个生态,决定了孩子的走向甚至命运。至于家长有意识的教育行为和教育语言,那倒往往并不重要。有许多知识分子在嘴上从来不给孩子施加应试压力,有些父母甚至还郑重其事地告诉孩子:“你考多少分都没关系。”可是他们家的氛围却不是如此,孩子能感觉到,父母表情的细微变化是和他的考试分数息息相关的,结果就造成更大的压力。所以你观察家庭教育,单看家长表面上说的话做的事是不行的,最好深入问问孩子的感觉,那可能才是他们家真实的生态。事实上真正起作用的是综合的氛围,特别重要的是学生之间的关系、班级风气和学校风气。教师有了这样的认识,才不会迷信某一个单项的教育行为的作用,才可以少搞很多形式主义的东西。不少教师搞不懂他以身作则为什么不起作用,学生不买账。有了教育生态意识,他恐怕就不奇怪了,如果你的班级整体上缺乏某种氛围,班主任单枪匹马以身作则当然是不起作用的。
14.建立科学的教育思路。把问题可视化,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和人生智慧。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遇到什么问题,你都不要把压力挂在嘴边,那没有用。你最好找一个地方,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坐下来,仔细想想我面前到底有哪些具体问题。
【跳出教育看教育读后感】相关文章:
看教育作文03-30
我看教育作文07-02
教育随笔:你看!05-13
我看教育作文2篇02-26
教育民生工程回头看活动总结07-02
爱的教育教育心得10-20
教育随笔:鼓励教育05-14
从职场跳出新高度07-03
大班教育常规教育随笔04-25
教育是灵魂之本教育随笔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