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评课稿

时间:2024-09-26 10:23:57 晓丽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评课稿(通用6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评课稿,通过评课的反馈信息可以调节教师的教学工作,了解、掌握教学实施的效果,反省成功与失败原因之所在,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创造性,及时修正、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评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评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评课稿(通用6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评课稿 1

  李老师这课非常成功,真正的体现了课改的理念,师生、生生互动的非常好,随着李老师的思维我的思维也被她调动了起来,整节课我都在思考中,课一开始,两位学生尤其是第一位女生声情并茂的朗读让人有一种如沫春风的感觉,不亚于电台主持人,这让我非常的自豪,这就是我们的学生!然后李老师让全班同学评价这两位学生的朗诵水平,学生们显得很兴奋,各抒己见。随着课堂的深入,学生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了,我观察了一下,听课的老师不时的露出赞许的微笑,有的同学结合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侃侃而谈,对课文里的“我”、母亲、妻子和儿子都作出了恰如其分的评价:有的对“我”比较满意,能照顾到年迈的母亲;有的更佩服母亲的爱孙之情;也有的.对妻子顺从丈夫表示欣赏。李老师趁机加强对学生“爱”的教育,并结合上周召开家长会了解的学生情况对个别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做了点评。

  我趁着学生们思考的间隙浏览了一下教室的布置,确实很好,令我收获不少。班级墙壁上几幅名人名言有的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尤其是唐魏征的警句还有外国教育家的教育箴言对我启发很大,学生们课堂上精彩的发言和许愿墙上他们的理想、他们的作品都让我耳目一新。

  总之,这节课我学到了很多-----在以后我自己的教学中有很多是值得借鉴推广的,感谢李老师精彩的公开课。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评课稿 2

  一、对学生学习目标的设计合理;

  在本节课,黄老师设计了三个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品味优美的语言;

  3、体会亲情。对于《散步》这篇简短的美文,结合初一学生的特点,目标设计完全合理。

  二、教材的重难点把握到位;

  在本课的实际学习过程中,黄老师突出了三点:

  1、积累生字词;

  2、概括文章内容,体会中心;

  3、品味优美词句;重点把握十分到位。

  三、课堂结构的设计有层次感;

  首先,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默读体会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旨;精读品味优美语言。

  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了由浅入深的层次感。

  四、学生活动比较充分,体现课堂的以学为主;

  整节课所有问题的解决,均能由学生先自学后交流解答,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五、懂得用主问题带动整篇课文的学习;

  整节课主要提出了两个问题:

  1.在解决分歧的过程中,你认为谁做得好?为什么?

  2.文章中哪些细节能体现文章的主题?第一个问题的设计使学生关注了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从而自然地分析了人物形象,更深刻地把握了文章的主题;第二个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关注了文章的细节描写,品味了一些优美的词句。

  六、敢于让学生发问,具备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比如,在处理生字词的过程中,让学生发问。

  由于年轻,教学经验不够丰富,因此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对课文读得不透,导致出现了两个问题。

  1.对难点的解答不够清晰透彻

  文中最后说:“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整个世界”如何理解?老师只是模糊地解答说:“这一家人是由三代人组成的。”其实,可以进一步告诉学生:“这一家人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和孩子组成,而整个世界也是如此,那么这一家人是这个世界的代表,所以作者说“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样解释学生可能就明白了。

  2.品味语言,涉及到的美点不够

  文章中除了有感人的人物描写之外,环境描写也很有特色。如:“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写出了春天来临时的生机活力;“那里有金色的作为非语文学科的老师,我虽对语文教学不甚了解,但作为老师,我想我们都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才能更快的进步。对这节课,我也有一些自己不成熟的想法。

  首先,教师明确设定了知识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好像缺乏过程和方法目标,我感觉,本节课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习文章巧妙构思,体会文章平易朴实而又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风格,教会学生如何去“以小见大”。同时,本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不是可以更准确恰当些,在体味浓浓的亲情和亲人之间互相的爱和理解的基础上,重要的是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理解父母作为中年人的责任的意义,进而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感。否则,如果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在教学过程中,虽多次将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进行联系,但仍有浅尝辄止的感觉。

  对一些重点和细节,修老师能够与学生一起研读、品位、赏析,但我认为线条稍显粗疏,对细节的把握还不够。优秀的记叙文之所以会产生撼人的力量,细节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老师就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细节,更重要的是发现这些细节所隐含的特殊意义。

  比如散步出现的“分歧”,假如处理不好,就可能产生冲突或矛盾,应更多的与学生一起探究,让学生明确,人到中年的“我”是家庭的主干,母亲听我的,儿子听我的,妻子听我的,现在祖孙发生了分歧等我定夺,处理好了,全家高高兴兴,处理不好,别别扭扭就会影响家庭的和谐,于是我感到责任的重大,表达我对母亲、妻子和儿子三人浓浓的亲情。这里还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体验感受一下,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你会怎么办?这样可以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并深入其中,充分体会真情实感,学生或许还会迸发许多奇思妙想。人生要面临很多抉择,不只是走大路、小路,自然会遇到很多痛苦,有时无论怎样抉择,都是痛苦的。然而抉择又是幸福的。作者想到母亲,母亲想到孙儿,他们都作出了成熟的抉择,我虽然委屈了儿子,母亲放弃了平坦的大路,有了小小的痛苦,但他们也抉择了幸福,才会有那温馨动人的一幕。这是爱的抉择,这是亲情的自然流露。

  研读赏析部分,能够尊重学生个性和差异,但必然稍显零乱,其实本节课的重点是体味人物心情,不仅仅是赏析重点语言这些文本信息,因此在这个环节之后,可以与学生一起品味这四个人物,如,通过赏析,请同学们说说这一家四口分别是怎样的人物性格?或者,四个人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爸爸,孝顺、有责任。奶奶,慈爱,体谅。妈妈,温柔、孝顺。我,乖巧、懂事。这样在设定的情景中评价人物,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人物丰富的情感,融自己的.情感于学习过程中。将会超越简单的静态的对人物实施归纳,使教学效果精彩纷呈。

  再如:书上写“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那么在家里呢?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妻子的角色,甚至联想到自己的父母;“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也展示了生命奇妙的过程。“小家伙突然大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这两句话充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具有非常强的画面感,应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理解把握生命是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由于生活中的经验局限,学生并不能一下子透彻地理解其中的含义,需要老师一步步的提示和引导,才能让学生理解中年人两肩背着老人和小孩,靠的是责任。中年人正在承担责任,上有老、下有小,要顾两头,难。老年人已经承担了责任,小孩子将来也要承担,责任维系三代人,中年人要顾两头,应该。这里的责任,既有尊老、又有爱幼,他们同样重要。

  另外,在一个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说到“咳嗽”一词时“嗽”字念错,修老师没有纠正,我感觉在语文课上还是应该给学生纠正过来的。四人讨论环节,设置不够细致,最后的回答还是个人的,因此,讨论不能只是形式,要让学生明确讨论的要求,是选出组内最感动的,然后全班交流,还是每个人只是说说自己的,最后在全班说自己的呢?这节课中有三个同学超过三次回答问题,其他同学如果不能在讨论环节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话,那么学生的整体参与度是有待提高的,因此,讨论环节还应细致进行设置。研读赏析之后,修老师带领学生体悟了“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一件小事去反映一个大的主题,一滴水可以反射阳光。只要用心去感悟生活,再平凡的事情也能够发掘出深厚的主题。语文教学不仅要学生知道文本写了什么,还要体会是怎么写的。因此,如果能够在下一环节,“联系在你的家中,亲情常常表现在哪些小事上?”教师能够重点让学生尝试学习一点“淡淡”的语言,会更好,甚至可以让学生用三五分钟写几句话,学习作者,注意个别词语的运用,这样能够更好的体会写作中“小”如何“见大”,事情发生了,怎样把它准确恰当有感情的描述出来。“临睡前的拥抱”营造了温馨的家庭画面,family一词的解释稍显时尚了一点,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不适合,尤其是本文“淡淡的语言”风格中。

  最后的总结,因为目标设定不够到位,因此只提到亲情是需要互相关爱和理解,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还是要引导学生,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们用心灵来呵护。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担子,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

  当然,评价一堂语文课是否成功,不能苛责求全,也不能一叶障目。在这节课上,教学活动比较扎实、真实、充实,但可能还不够丰实。学生能够主动探究,并在教师引导下感悟和体验文本,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开阔的思维和想象力还需充分发挥。精品就是精品,是需要我们细细品味的,只有这样才能足够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从作者淡淡的语言中,真正品出浓浓的亲情,充分理解作者独具匠心的《散步》。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评课稿 3

  读了抚顺玉成中学张老师执教的《散步》一课后,给我的感觉就是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紧扣主旨,善于提问,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首先,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很清晰,洋洋洒洒近五千字,学生发言达30余人次。从教学步骤和流程看共分为五个部分:

  1、给课文拟小标题,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2、分析主要人物,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妙句赏析,培养学生动笔读书的习惯;

  4、写作方法探究,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5、延伸与拓展,结合自己的生活谈感受与收获。教学思路是否恰当,是一节语文阅读教学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它决定于以下四方面的安排是否妥帖。首先看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的实际;其次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否有独创性,也就是是否适合自己所教的学生;再次看教学思路的层次和脉络是否清晰;最后看教学设计的运作是否真正有效。简而言之,教学思路一定要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学生实际和教师本人实际。

  其次,紧扣主旨,善于提问是本课第二大成功之处。“题好一半文”,题目犹如文章的眼睛,题目是文章主旨的集中体现。本文就是通过散步这一件生活中极为常见的日常小事,来表达一个深刻的主题——尊老爱幼的世界才是完美的世界。因此,张老师在执教《散步》一文时,在学生通读课文后,就有目的地设置了整堂课的最关键的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试着从另一个角度为本文另拟一个题目,并简单说说你的理由”。这一教学设计设计得好!妙!高!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们给出了《互敬互爱的一家人》、《互敬互爱的三代人》、 《散步中的分歧》、《我的世界》、《爱》等新颖的文章题目,初步掌握了文章的主旨:老中幼——互敬互爱,互相体谅。接着张老师又设置了第二个关键的问题:“请同学们说一说,在“我”、 “母亲”、“妻子”、“儿子”这四个人中,你最喜欢哪个人,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人?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述理由。”这一个问题,容易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读书,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课堂气氛来看,此问题一出,学生的回答非常活跃,张老师在课堂上又加以巧妙地引导,让学生很轻松地就掌握了“我”、“母亲”、“妻子”、“儿子”四人的性格特征。紧接着张老师利用投影展示了思考题:“下面请同学们再次品读课文,圈点勾画出令你感触最深的段落或句子,并说说你的理解和体会。”像课文最后的两句:“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它让我们感受到了“我和妻子”对老人和孩子那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我们感受到尊老爱幼的世界才是完美的世界。

  我们都喜欢讲这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同样,在一节阅读教学课上,教学设计再科学、学生活动再精彩、师生互动再成功,也只能是“口中说来终是言,化为能力要躬行”。这里的躬行,就是把说的变成写的,说写平衡,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全面发展,美丽的花才能结出丰硕的果。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评课稿 4

  聆听了林红萍老师执教的《母鸡萝丝去散步》阅读指导课,深受感触:

  1、感受绘本画面的魅力,体验观察、想象带来的快乐

  优秀绘本中的图画是图书的生命,它细腻、含蓄、优美地表现着文字所无法表现的意蕴与感觉。图画引导着孩子进入到美丽的意境之中。《母鸡萝丝去散步》是佩特。哈群斯的成名作。作品色彩明媚,故事幽默,简单流畅。《母鸡萝丝去散步》全书只有非常简短的八句话,而且字又是隔上一页才出现。这是一本纯粹用图画来讲故事的成功范例。林老师恰如其分地抓住了绘本的这一特点,引领孩子们“用心看图,体验心情,放飞想象”,在笑声中理解画面内容,感受着绘本画面彰显的独特魅力,讲述出隐藏在图画背后的故事,把这个无声的故事变成了一个笑声不断的故事,从而“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堂其乐融融。

  2、尊重孩子独特的个性阅读体验。

  阅读是孩子个性化的`行为与体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哈姆雷特。每一个孩子由于其家庭背景、文化素养等方面的不同,对于文本的阅读与感悟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们需要有意识地保护和尊重孩子独特的个性阅读体验,不能搞一刀切,多用“疏”切忌“堵”。林老师在这方面做得很不错。

  3、让“阅读”成为孩子真正“快乐的事”。

  总能发现一些孩子不喜欢课外阅读,把阅读当成了一种任务,并成为一种无形的压力。究其原因是他感受不到阅读带来的快乐,缺少一种身心愉悦的体验。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并乐此不疲?这与老师推荐的书目有很大的关系。今天,《母鸡萝丝去散步》这个故事,选择的故事内容非常有趣并令人发笑。当钉耙砸扁狐狸的鼻子时,你会笑!当狐狸一头栽进池塘里时,你会笑!当狐狸扎进干草垛里时,你会笑!当狐狸被面粉埋住时,你会笑……这么有趣的故事,怎能不吸引孩子呢?课中,林老师一一展示绘本的插图,再配上林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读,还原故事情节,孩子们又一次走入文本,沐浴阅读带来的身心愉悦。这么快乐的事,孩子肯定愿意去做。于是,老师又适时推荐其他绘本,此时的孩子们早已迫不及待地想阅读。这种阅读引领,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评课稿 5

  看了张老师的教学实录, 整个教学过程贯彻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真正体现了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理念。这节课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环环相扣,极富有层次

  我们在学习这篇文章时,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领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老师从题目入手导入课文后,就让同学们从主要事件的角度去朗读了解内容。接着,老师设计了拟小标题促进学生去感知课文,让学生在拟标题的过程中文章中的人物事件以及主题,之后让同学们结合课文谈谈你最喜欢的人物,接着又圈点勾画你感触最深的句子从而去把握文章主旨。这样的设计,完全遵循了学生的认识规律,没有牵强的指导。有的只是师生和谐的气氛。从理解内容到分析主旨到感悟深化学生也一直沉浸在浓浓的亲情之中,整节课是在师生的交流,谈话之中,层层深入、升华的。

  2、适时指导,及时拓宽学生的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做到了适当地给学生以指导,打开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如导入新课后请同学试拟标题时,对”爱 “的标题时,则引导学生体会她自愿将就孙子则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了,而是对晚辈的疼爱。以及对爸爸的决定时孩子没有哭闹而说明孩子也对奶奶的'爱。老师画龙点睛的点拨引导,引导学生体会文中一家人互敬互爱,相互关爱的深厚情感。

  3、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得到升华

  老师适时的让学生谈收获以及老师巧妙的结束本课,又给学生留下了一个亲情作业,激发了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帮助学生在思想上得以提升,使他们得到了教育。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评课稿 6

  吴老师《散步》的教学设计有创意,比较好的体现了课改新理念。课堂教学有条不紊,张弛有度,注意师生平等互动中,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效果良好。

  一、几处亮点

  1、教师专业基本功较好,注重朗读设计、指导。范读——自由朗读——重点研读——品读揣摩,环环相扣,自然流畅,让学生在朗读中思考,在思考后再朗读,较好的品位和体现了《散步》一文的语言之美和情感之美。

  2、根据课文“设计图表”环节颇具新意,确实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领会文章内容。

  3、小组合作自编自演“亲情情景剧”将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联系在一起,不失为一着妙招。

  二、两点建议

  1、吴瑾老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更活泼一点,更有激情一些,更加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课堂效果可能会更加理想。

  2、“设计图表”环节在具体操作中占用的时间似乎偏长了一点,展示三份图表设计也显得多了一些。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评课稿】相关文章:

《散步》评课稿12-13

散步评课稿04-02

散步评课稿05-10

《散步》的评课稿03-12

七年级语文上《散步》评课稿10-16

散步评课稿[必备]07-12

《散步》的评课稿4篇03-12

语文评课稿 语文评课稿优秀08-25

《散步》的评课稿合集[4篇]08-06

《散步》的评课稿必备(3篇)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