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彩那一天》评课稿

时间:2022-07-01 02:21:20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彩那一天》评课稿

  唐老师不愧是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几年来,我们一直领略着他那出色的教学技巧和扎实的基本功。今天,他又给我们带来了一堂非常精彩的课,让我们回味无穷、受益匪浅。

  唐老师平时神采奕奕,浑身洋益着一股朝气,今天他的课就如同他这个人,活力四射,闪现出了许许多多的亮点。

  第一,他的课研究主题突出。他研究的主题是“如何引导学生换位体验?”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自我中心”的概念,其涵意是:一个人只从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眼光和感情去看待唐围世界,处理所遇到的问题(注:“自我中心”不同于自私自利)。皮亚杰的许多实验证明儿童具有很强的“自我中心”意识倾向,他认为个体认识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打破“自我中心”的过程。可见,“自我中心”这种意识倾向,使儿童不能很好地认识客观事物,妨碍着其感情的交流和相互的理解,束缚着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基于此,“非中心化”过程应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摆脱“自我中心”的具体做法和措施是很多的,心理学中的“心理换位”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所谓“心理换位”是指:一个人应常常设身处地从他人所处的地位、位置、环境去看待、理解和处理事情。在学校教育中,“心理换位”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种教育手段和方法。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进行换位体验,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助于情感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可见,唐老师的研究主题本身很有价值。这是一个突出。

  第二个突出体现在他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上。唐老师为了让学生体会文中父亲中彩后的那种矛盾的心情,设计了一道写作练习,让学生写写当时父亲会怎样想,完成后又进行了交流。学生在写的时候就是在换位体验。从学生的发言来看,学生换位体验的效果非常好。当然,学生成功的换位体验有赖于唐老师的成功引导。在让学生写之前,唐老师先让学生说一说,并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理由——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当学生充分表达了意见之后,唐老师又用动情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情感,然后进行感情朗读。这些铺垫为学生的换位体验和写作练习打下了一个扎实的基础。可见唐老师引导的成功,而且安排的学习任务也完成的成功。除了这次换位体验,唐老师还安排了一次。那就是“父亲在打电话时又是怎样想的呢?”这个问题。所以说,唐老师的研究主题突出。一是研究主题本身的价值突出,二是在教学环节中的落实上也非常的突出。

  第二,唐老师的课重视学生的感情朗读,体现了阅读教学的特点。教学中,唐老师能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进行感情朗读,既有个别读,又有集体读。唐老师自身富有感情的言语也对调动学生的情绪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特别对一些重点句,唐老师还让学生反复的读,像文中妈妈说的那句话,既在课中读了,也在课尾读了。一堂课下来,学生读得非常充分,是一堂真正的阅读课。

  第三,唐老师的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文中对父亲心理的体验可以说是个重点,是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关键。然尔,这些答案都是学生自己思索和表达出来的,并不是唐老师告诉他们的。那么学生是如何理解的呢?靠的就是唐老师巧妙的引导。老师没有说,但学生却理解了,妙就妙在这儿,好就好在这儿。真是“润物细无声”啊!

  第四,唐老师的课上得真是太好了!我要好好的回味回味。如果说课堂是一朵花,唐老师在那里酿出了甜甜的蜜,那么就愿唐老师的这堂课成为我们的一朵花,让我们在这朵工花上酿造出更多更甜的蜜!

【《中彩那一天》评课稿】相关文章:

中彩那天评课稿06-01

评课稿-《走进青春》评课稿08-02

“比”的评课稿09-28

评钢琴展示课优秀评课稿07-01

课赛评课稿06-28

《掌声》课评课稿07-30

课赛评课稿03-08

语言课评课稿04-23

复习课评课稿04-08

心理课评课稿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