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公顷、平方千米》评课稿

时间:2023-09-21 10:36:16 晓丽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公顷、平方千米》评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评课稿,评课是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一项经常开展的活动。那要怎么写好评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公顷、平方千米》评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公顷、平方千米》评课稿

  三年级数学下册《公顷、平方千米》评课稿 1

  听课前当别人说今天魏芳老师上公顷的认识,我不禁为她捏了一把汗。上过这一课的老师都知道,对于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较小的面积单位,学生尚可以从教室里的很多实物得到充分认识,但是,对于公顷、平方千米等土地面积单位,不带学生走出课堂,靠老师的三寸不烂之舌是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的,更谈不上接受应用。所以对于“公顷”的教学,很少有老师把它作为公开课来上。即使上,走出课堂上最为合适。然而,好奇心极强的学生,一但走出课堂就很难调控,他们的注意力常常要被各种景象所吸引。今天是在室内听课她将怎样上?我的疑问很快在听课中消失,我不禁再一次为魏芳老师叫好。从课堂导入到教学流程水到渠成;从把握教材丝丝入扣,与学生交流和谐共生;从教师对课的构思和对课的执行情况看,我们都能看到魏芳老师教学此内容时所下的的苦功,看到她是个有思想的老师,是个实践能力很强的老师。他的课堂教学,平凡中折射出精彩,交流中流露思想方法,评价中显示教师魅力。真有“听君一堂课,胜教三年书”的感慨。她的教学凸现三性。

  1.人文性:教师在教学中大量用已知知识为支点,从实践中,从100平方米起,大量让学生感知100平方米,然后依托郎小学校的周围公路长度,从灵隐路路口出发到灵隐路15号长度大约是100米,从灵隐路15号到普陀路路口长度大约是100米,来引出像这样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公顷,然后让学生以这个为依托,来估一估学校的面积,从而了解学校的面积大约0.5公顷。这样将学校作为一个资源合理的利用,发挥它的价值,使学生的表象更丰富,感知更具体,估算更合理。

  2.瞻前性:魏老师先复习学习过的面积单位,进行面积单位整理的时候,要求学生着重回忆各个面积单位的意义。“你能结合实际说说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吗?它们的进率呢?” 一个问题抛出后学生迅速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回忆这些表象。在整理过这些学过的面积单位时,魏老师灵活的把例题呈现的数字变了一下,改成以平方米作单位的数。课件呈现四张旅游景点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思考。“你读过这些数字有什么感受”,学生切身体会到如果以平方米作单位数字太大,用平方米做单位不太合适,自然而然的就引出比平方米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教学中教师不断让学生通过100平方米感受1公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可以从学生的审题,问题的回答有根有据,可以看出教师和学生对待科学的态度。

  3.渗透性:本节课教师理念高。转换思想贯穿全课。公顷的认识的学习方式与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有所不同,但基本的概念建立又有所相同的。这一课,魏老师并没有简单的教会学生怎么计算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而是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课堂外测量100米,感受100米,把封闭式教学便为开放型教学。大量感知100米后,魏老师尽量联系学生熟悉的场地体会1公顷。校园是学生熟悉的,通过计算1个操场的面积,知道它比1公顷小一些。教室是学生更熟悉的,教室地面的面积一般100平方米左右,大约100个教室的地面才有1公顷。从熟悉的.场地推想1公顷,能加深对1公顷的印象。学生只要在众多事例中记住最喜欢的一件,1公顷有多大将印象深刻。这些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起丰富联系,使知识主动走向学生的生活,教学随之破除知识的边界,使其走向开放,向学生靠近。另在课的结尾教师以江苏省面积大小再一次激发孩子的兴趣,也为下一节课打下伏笔。

  总之魏老师在本部分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上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通过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另我觉得本节课最大的优点还体现在魏老师在课堂上特别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评价学生很到位。既能鼓励该学生又能让别的学生对该问题给予完善。

  三年级数学下册《公顷、平方千米》评课稿 2

  今天早上有幸参加听数学教研组一组何老师的课《认识公顷,平方千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之一是经历认识“公顷”和“认识平方千米”以及它们与“平方米”间的单位改写的过程。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和常用的几个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并能够运用相应的公式求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成功之处在于以下几点:

  一、巧用引入,教学新知。

  新课之前先让学生回忆几个常见的面积单位以及其含义,板书1平方厘米=1厘米1厘米,1平方分米=1分米1分米,1平方米=1米1米。并用相关的教具展示其大小,引导学生从身边找到相应大小的物体。既使学生既掌握了旧知识,也为新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1、(设疑提问,根据前面例子同学们能猜猜1公顷有多大吗?)

  一个简单的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全班学生都大担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何老师抓信契机出示1公顷的图形,告诉学生这就是1公顷,学生通过计算自然得出了1公顷的大小,并把课堂进行延伸。为讲解进率作好了铺垫。

  2、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借助一个阶梯和平台,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前面的回忆就为他们的数学学习搭建了一个阶梯,使知识能够顺利迁移和过渡。经过前几个面积单位的学习,学生很想知道还有没有更大的面积单位,何老师在此提出一个长度单位千米,那么有没有平方千米呢,1平方千米有多大呢?

  经过学生的思考,很多学生大胆得出一平方千米就是:“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也叫1平方公里)1平方千米=1千米1千米。平方千米的含义是学生凭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得出的结论,是自己的`创造成果,品尝成功的喜悦的同时对平方千米有了初步的感觉和认识。何老师还展示了我们国家、省、市、县的土地面积,让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同时也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采用变式教学,推导进率

  当学生初步得出这样的结论后,教师又继续引导学生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推导。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公顷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学生有点困惑,我提示学生:能不能利用上面算式1平方千米=1千米1千米进行变形?这时学生受启发,变形计算如下:

  1平方千米= 1千米1千米=1000米1000米=1000000平方米

  又因为1公顷=10000平方米,那么1000000平方米10000平方米=100

  所以又得出平方千米与公顷之间的结论:1平方千米=100公顷

  花了很多时间让学生去经历推导的过程,体验面积单位之间的联系,再把他们的体验用语言描述出来(学生最后用自己简短的语言总结出改写方法:乘以进率就相当于加4个0,除以进率就相当于减4个0)突破了教学难点。

  学习活动中,学生愿意自己去经历、去实践,这就是一种体验。因此课上才出现精彩的回答:当谈到“1公顷=10000平方米”时,有学生想到了“我们学校篮球场的占地面积大约是5500平方米,大约2个这样的篮球场才相当于1公顷的面积”;又马上有学生说”如果3个这样的篮球场相当于1公顷的面积,那么多少个这样的篮球场就相当于1平方千米面积”!精彩的回答折射出了智慧的火花!又如“我们教室的面积是48平方米,1平方千米就大约有约2万多个个教室的大小了,1平方千米真大啊!”诸如此类描述层出不穷,我喜欢这样的回答,对于这样描述的同学给予了星级奖励。教室里不能看到但可以想象到1平方千米有多大,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衔接让孩子们更是兴趣盎然。从学生脸上露出喜悦的表情,这节课很成功。

【三年级数学下册《公顷、平方千米》评课稿】相关文章:

公顷平方千米教学设计02-26

公顷平方千米教学设计7篇02-26

公顷的认识评课稿06-02

认识公顷评课稿03-22

公顷的认识评课稿04-02

【荐】认识公顷评课稿07-16

认识公顷评课稿4篇03-23

认识公顷评课稿3篇【热门】07-31

《平方差公式》评课稿07-23

千米的认识评课稿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