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企业“处理”离职员工的四个误区
离职员工关系管理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收集、管理大量数据,需要IT技术的一些支持,但最重要的还是观念上的改变。这就需要根据离职员工的特点和个性来展开有效的一对一沟通,这样才能有效地获得信息,而不是做简单的暂时“补板”,或者做一些非常的处理。然而,目前在离职员工事件上,似乎还远远没有做到“管理”的环节,而是一个“处理”,于是产生了“非常处理”的四个误区:
1
越级提升
我们首先看这样一个常见的实际例子:一个电信通讯工程正在节骨眼上,得力下属的一纸辞呈递到老总的案头。背景是公司里没有可以替代他的人,而工程又会牵涉管理或工艺技术机密,如何才能将损失减少到最小?于是老板情急之下选择了超级的升职加薪。而结果往往是一厢情愿的故事,升职加薪并不能够完全的解决问题,甚至产生新的问题,例如他有专业上的才华并不代表他有足够的管理能力来领导他的团队。同时,对被提升者而言,迅速进入更高的级别,同这一级别的人相比,他的绩效考核结果可能会很差。更重要的是,越级提升也会破坏企业整体的团队合作气氛,带来了不良风气。
2
空头许诺
这样的事情也很多,一些老板为了完成业务或者给自己一定的时间来选拔新人而许下空头支票。一旦自己物色到合适的人选,就会遗忘或者否认当初的承诺。原来准备离职的员工又无力抗衡,结果导致员工再次气愤的离去。这些员工并不是离开公司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他们经常的参加各种专业会议,在那里,他们会与公司的潜在员工公开谈论离职时所受到的“待遇”。他们甚至可能会到公司的客户、战略合作者、分销商或者兼并对象那里去工作。而且一旦他们工作合同中的竞业禁止条款到期,他们甚至会到竞争者麾下去效力。这名员工会记着你的不好,而逢到机会就诉说老板的种种过错,结果带来却是连环的负面效应。
3
克扣工资
两年之内换了两个工作的小黄对笔者说,她有一次跳槽,被原单位克扣了半个多月的工资,还有2000多块钱差旅费没给报销,加在一起近5000块,相当于她原来一个月的工资。
而员工主动辞职多半是像小黄那样为了另谋高就,选择主动离职的员工一般来说工作能力也较强,而一些用人企业因为不愿意轻易放弃手中的人才或对员工主动离职不满,就会克扣该员工最后一个月的工资或拖延差旅费用报销,这也是主动辞职的员工与企业产生经济冲突的主要形式。表面看,企业或者某个领导找到了“出气筒”,而克扣的结果,带来的依然却是企业形象的受损。让员工以人道主义方式离开,不仅是一个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也事关企业自身经营成败。跨国公司所谓的“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绝不仅仅是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更重要的是员工与企业的情感共鸣,最终将在企业中转化为切实可见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专业人士认为,那些因为金钱而伤害员工感情的企业,最终伤害的也将是企业自己的未来。
4
视若敌人
在许多管理者看来,这些人在离开公司的同时也脱离了与原公司的一切联系,他们不再为公司创造财富,公司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现有和潜在员工的管理和激励上面,因此离职的员工就是泼出去的废水。一家公司的CEO主动辞职,员工们看到这名CEO在主管人事的副总裁的虎视眈眈监视下和冷嘲热讽下,脸色灰白地收拾完自己的桌子忿忿离开。这以后,正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该公司的士气急转而下--好几名核心员工接二连三地辞职而去。老板认为员工的离职是对自己的“背叛”,于是临走还想给个处分,“恶心”一次,而不是去弄明白员工“离职”的真正原因,结果也伤了自己。如同环境的恶化会造成水土流失一样,企业人才环境的恶化就会造成人才的流失。跳槽虽然看上去是个人行为,实际上更多时候是企业行为的折射。当企业发生员工离职,管理者要做的是反拾是否企业的人才环境恶化?”。
【企业“处理”离职员工的四个误区】相关文章:
企业员工离职管理的常见误区与实务操作信息07-12
员工离职处理细则06-05
企业处理离职人员档案的方法07-12
离职的员工的履历表怎么处理?07-11
优秀员工离职如何处理07-22
员工离职回原籍,住房公积金怎么处理07-11
企业员工离职申请书06-07
企业新员工离职原因分析07-12
企业员工离职申请书12-01
如何预防、处理、管理员工匆忙离职风险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