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谈机械制造专业体系构建思路分析论文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通过市场需求调研,与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研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以机械行业主要职业岗位为依据,分析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对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分析,引入行业企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系统设计学习领域,完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过程
1.通过市场调研和专家论证,确定就业岗位和岗位工作任务
通过广泛的市场需求调研,确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代表性就业岗位与岗位工作任务如下:设备操作与维护:机械加工设备操作、调试、保养与维护。工艺工装设计与实施:机械制造工艺编制与实施、工装设计与制造、现场工艺技术处理、机械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管理与营销:生产组织与生产调度管理、技术组织管理、产品销售、售后服务。
2.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提炼职业岗位能力
以筛选确定的典型目标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为导向,与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专家一起,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代表性岗位工作任务,将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岗位能力分解成33项主要工作任务。按照相同或相近原则,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梳理,总结归纳出要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知识和职业素质要求,凝练形成岗位基本能力需求、核心能力需求和能力拓展需求模块。
3.确定学习领域,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
依据岗位基本能力需求、核心能力需求和能力拓展需求,分别构建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核心学习领域和专业拓展学习领域。
①公共基础学习领域:包括军事训练、国防概论、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劳动与社会实践、计算机应用基础、实用英语、电工电子技术等。
②专业学习领域:包括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特种材料与热加工技术、机械原理与零件设计、精密切削加工技术、机械加工设备、精密机械制造工艺设计、典型精密零件工装设计、机械制造专业英语、数控编程与加工、机械CAD/CAM应用、机械设备控制系统与维护、工艺设计与论证、实习与顶岗等
③拓展学习领域:包含专业拓展学习领域、公共拓展学习领域和素质教育拓展学习领域。专业拓展学习领域包括机械产品质量控制、先进制造技术、企业管理(含企业6S管理)、机电产品营销、军工特种加工技术、航空航天概论、国防大讲堂等。
4.以职业能力为目标,重组课程内容,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
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与中航第114厂、兵器第615厂、中船第407厂、兵器第202研究所、中联重科土方机械公司专家共同制定专业课程标准,以机械加工设备操作与维护、工艺工装设计与实施、管理与营销能力为核心,整合课程内容。①公共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和专业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军事训练、国防概论、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劳动与社会实践等公共基础学习领域课程贯穿人才培养始终,其它公共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和专业基础学习领域课程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原则。②专业核心学习领域课程:倡导实践主导,融“教、学、做”一体,引入行业企业标准,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内涵融通。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路,实现课程内容的选取与排序,按照“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验—评价”等六步法开发专业核心学习领域课程,让学生在比较学习中学会迁移,保证可持续发展。③拓展学习领域课程: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个性发展、爱好特长和综合素质提升等内容为主。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实施保障
1.“双师型”教师团队是保障
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通过下企业挂职锻炼,不断提高教师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通过国内师资培训基地培训和学术交流,不断提升专业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能力与实施能力。聘任企业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以解决“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薄弱问题。“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形成有力地保障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实施。
2.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是基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学院先后建成10多个校内实训基地和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引入一家企业组建校中厂,可以完成专业基础能力训练、专项技能训练、专项综合能力训练和专项拓展能力训练。同时,学院先后与中航第114厂共建校企合作工作站,与西安航空动力控制公司、西安北方工业集团、北方特能西安庆华公司等企业进行合作,建成40余个校外实训基地,可以满足实施工学交替、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的需要。
3.工学结合教材建设是载体
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学校教师与企业专家合作,以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重点,引入行业企业标准,融入职业资格标准,共同开发符合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工学结合教材,以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4.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在评价主体方面,引入行业企业评价机制,建立社会、企业、学校多方参与的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方面,包括基础知识评价、基本技能评价、应用能力评价以及综合能力评价。每次评价尽可能覆盖多种相关能力要素。在评价方式方面,将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与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的考核相融合,使教学评价更具有职业导向性和实效性,从而达到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