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诗两首》教材分析参考
【字词综合运用】
(1)注音;抛下(pāo)载着(zài)祷告(dǎo)膝上(xi);
(2)解词;妄弃——随便丢掉;无端——没有原因,无缘无故;至爱——最心爱的;
【字词综合运用】
(1) 注音
抛下(pāo) 载着(zài) 祷告(dǎo) 膝上(xī) 惊讶(yà) 匿笑(nì) 嗅(xiù) 衍(yǎn) 摩(mó)
(2) 多音字辨析
(3) 解词
妄弃——随便丢掉。 匿笑——偷偷地笑。
无端——没有原因,无缘无故。 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至爱——最心爱的。至,极、最。
【重点难点讲解】
(1) 词句理解
《金色花》中“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象征孩子对母爱的回报。为什么孩子那么快乐、活泼?因为他沐浴着母爱,所以文中的“我”想要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
《纸船》中的三个“船”指的不是同一种事物。
《纸船》使用了三种人称,其中第二人称直呼母亲,直接抒发了女儿的希望之情。 “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一句表明万水千山也会被“我”对母亲的赤诚之心感动,祈求纸船将女儿的“爱和悲哀”一起带给母亲。
(2) 修辞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拟人) 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拟人)
《金色花》
这是一首散文诗,让我们体会到母子情深和母子之爱。孩子为何那么快乐、天真、活泼和可爱呢?因为他沐浴着母爱。爱是互相交流的。小孩子领受着母爱,也想着怎么回报母爱?他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让母亲嗅到花香,让母亲看书不伤眼睛。从孩子对母亲的爱,可以想到母亲对孩子的爱。
《纸船》
这首诗写于1923年8月,诗人由上海乘船赴美留学时所作。在漫长的旅程中,诗人面对茫茫大海,倍感孤独,日夜思念着养她爱她的母亲,便以此诗,寄情于纸船,遥寄母亲,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无尽的、深沉的爱。
【课文背景知识】
(1) 作家作品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诗歌代表作《繁星》、《春水》等。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和剧本《修道土》、《国王和王后》等。1903年起陆续发表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2) 文学常识
诗歌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样式,也是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要求以高度精炼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它的特点有: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和音乐性。
按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诗歌可以分为许多类别。如按题材分,有田园诗、山水诗、边塞诗、讽谕诗等;按表达方式分,有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按格律分,有格律诗、自由诗;按作者分,有文人诗、民歌等;按创作手法分,有古体诗、近体诗、新诗等。
(3) 背景知识
《金色花》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是泰戈尔散文诗集《新月集》中的代表作。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首句)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构成一幅耐人寻味的画面,表现家庭之爱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中心人物是“我”,人物在情节的发展中显现其性格。
【课文结构分析】
(1) 层次结构
《金色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4段),“我”在妈妈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第二部分(5~6段),“我”在妈妈读诗时,将影子投射在书页上。
第三部分(7~9段),“我”在妈妈拿了灯去牛棚时,突然跳到她身边恢复原形。
《纸船》
第一节,写作者充满童心地把对母亲的爱叠进纸船。
第二节,写作者真诚、执著的情思。
第三节,写作者衷心的祝愿和祈祷。
(2) 中心意思
《金色花》是一首散文诗。泰戈尔把“我”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总沐浴着母爱的“我”幻想有朝一日变成一朵金色花,默默无闻地为妈妈做些事情,能让她生活得更美好,抒发了母子情深。
(3) 写作特点
《金色花》语言活泼、绵长悠远、借物喻人、借物抒情,想像丰富。
【课文写作特色】
1.想像丰富,构思新颖。 2.托物言情,感情真挚。
【《诗》教材分析参考】相关文章:
《村居》教材分析03-16
关雎教材分析07-01
《园地》的教材分析07-03
挑山工教材分析07-01
zhchsh教材分析07-05
gkh教材分析07-05
《琥珀》教材理解参考03-08
《月球之谜》的教材分析07-03
绝招教材分析模板07-02
《蜘蛛开店》教材分析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