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谈高职物联网专业建设及发展
[论文摘要]
当今社会早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但经过了十年的高速发展期后,整个互联网产业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社会需要新的产业来带动进步,作为新兴产业的物联网进入了我们的视线,其产业发展带动了整个社会,因此物联网产业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所以与之对应的人才培养显得格外重要。我国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是从近些年才开始真正起步的,高职的物联网专业更是才刚刚起步,文章对专业建设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论文关键词]
物联网 高职教育
物联网实际是传统互联网技术的一个新的发展领域,它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如射频识别、激光扫描、全球定位等新技术手段的应用,使物件的信息通过网络(主要是无线网络)发送处理和管理,是传统与新兴相结合生成的新技术和新产业。简单而言就是互联网将人的距离拉近了,物联网则是将物体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虽然现在对于物联网的概念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但简单地说,物联网的工作实际上就是装备了各种新技术设备如射频识别的物品作为网络的终端收集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传递,由中心计算机群处理信息,可以对所有的物件实施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理和控制,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
一、国内外物联网的发展及近况
我国已将物联网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物联网在中国正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新近发布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10个产业聚集区和100个骨干企业,形成以产业聚集区为载体,以骨干企业为引领,专业特色鲜明、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的现代产业集群。目前普遍认为,物联网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节约成本,所以美国、欧盟等经济受到重创的发达国家都不惜投入巨资研究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毫无疑问,物联网将是下一个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
二、高职教育在物联网专业教育的现状
目前,全国高职院校真正开设有物联网专业的学院非常少,许多学院只是在原来的嵌入式专业或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中增加少数相应的物联网课程,从而增加所谓的物联网方向,但没有将物联网专业和计算机相关专业区别开,没有专业特色。
2.物联网专业师资严重不足。新开物联网专业重新制定其课程体系会开设许多新课如射频识别、小型无线传感器网络组建等,对于这样的新技术课程肯定会遇到师资不足的问题。因为我国物联网2008年才刚刚发展,各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大多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进入研究机构或在物联网企业担任技术研发,学院与它们相比,在科研条件和待遇上都无法提供好的条件,相应的人才没能输送到高职院校,高职物联网专业教师严重“缺血”且较难获得补充,大部分高职学院的物联网专业教师只能自己培养或委托培养。从物联网产业链和物联网实际工作流程分析,物联网产业实施过程主要有感知、传输和处理三大环节。感知环节主要通过信息传感设备获得物体并由无线网络进行信息收集。传输环节主要是当物的信息被感知后,信息可以传输到数据处理环节。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网络进行传输数据,涉及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处理环节主要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由此可以对物件进行管理和控制。根据以上分析,物联网人才需求可以概括为应具备射频识别、传感器等传感设备和信号检测知识,能够有小型无线网络组建管理、熟悉通信协议,会进行数据分析和计算的专业人才。可以看出物联网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专业,物联网人才所需具备的素质是多方面的,这就对其师资素质有很高的要求,其师资的培养时间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高职物联网专业教师基础目前是非常脆弱的。
3.物联网专业发展不平衡。我国特殊的产业地域性使得各院校在该专业上的发展也不平衡。我国对于物联网研究较早的多是经济发达地区如南京,或是国家规划的优先发展物联网基地和区域如无锡,造成我国现在专业发展较好的是集中在少数几个特定地区。即使在发展较好的区域也会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学院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如国家级示范校和民办学校差距比较大。总之,由于缺乏各学院专业间的对比和竞争,对专业发展的促进不利。
三、物联网时代高职学院的应对
笔者认为要从战略发展、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做到以下几点: 2.建设一个专业团体,建立一个研究团队,甚至校企合作成立科研机构。我国已将物联网产业纳入经济增长的新兴产业和重点扶持行业,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应用的角度及早去研究它。更主要的是从学院自身的发展来看,对将来这些新兴的、有发展空间的专业应提前做好整体的布局,这样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因此,笔者认为有物联网专业和计划设立物联网专业的院校有必要从现在起就建立一支研究团队,甚至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成立科研机构共同研究技术、共享成果,深化学校与物联网企业的合作,在行业中提升学院和专业知名度。各学院也可共同申请一些有关物联网方面应用的课题,建立适合的校企合作,共同探讨物联网方面人才的需求,通过对比和良性的竞争来促进专业发展。
3.加大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科学规划教师职业发展。在规划物联网专业时首先需要考虑专业的师资问题,只有建立优秀的师资团队,才能使专业的教学质量有保障,加大专业在社会上的竞争力。从我国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教师所需具备的知识体系结构来看,涉及计算机、通信网络、应用电子等多个专业,将来肯定还会有更多学科的专业能力要求,依靠某个教师具备所有的能力是不现实的,且难以形成优秀教学团队,所以要鼓励教师在某项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上能有深入的研究,将教学团队中每个人的技术优势都能发挥到最佳。在目前物联网人才奇缺的情况下,很难将优秀的人才招至教学队伍中,那么高职院校可以考虑对有潜力的年青教师进行选拔让其进修学习。由于物联网产业的技术发展比较快,应对专业教师的职业发展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引。同时学院的政策也可适当倾斜,吸引教师自身转型;还应该提供必要的条件,帮助其完成职业目标。当然也可采用高职院校常用的由校内外专家、行业专家共同建立专业团队的方法来组建队伍。
4.深化校企合作和教学改革。物联网这样的新生事物带来了大量新技术,作为学校如何找到最佳的产业切入点,培养合适的人才是关键。我们传统的新专业建设的模式是有了市场,进行市场调研,根据企业需求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申报及调整专业,经过三年的培养,学生毕业就业,这样不免与市场有些滞后甚至是落后(至少一年)。对于物联网这样的新生事物,我们必须改革原有模式。首先物联网产业是新兴产业,大多数物联网企业对于行业新技术还属于技术应用的初级阶段,而此时学院以合适的身份介入企业中,通过合作,双方共享人员设备,这样企业节省成本掌握了技术,学院也清楚了人才需求,教师也得到了锻炼,学院也更多地参与到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研究中,从而掌握了更大的主动权。
更重要的是通过与企业的合作研究,学院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开办企业所需人才的新专业,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可能的盲目开办新专业后的招生和就业问题。
由于物联网的成本适中、能反复使用的特点,在教学上,物联网专业完全可以依托专业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发具有学院特色的物联网应用项目,并将其设计、实施、管理的过程融入教学中,达到真正的“教学做一体”。
四、物联网专业建设的建议
1.明确自身专业特色使其具有产业特点、区域特点。在高职物联网专业的建设上,要以就业为导向,首先考虑学生的就业需要,而学生的就业能力必须符合行业企业的需要,所以归根到底物联网专业的设置要具有明确的职业定位。岗位定位,必须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以保证人才规划效果,但我们不是要培养千篇一律的人才或者是“万金油”,学院在人才的培养上应参照当地的产业和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比如珠三角的物流发达,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产业中应用深入,就可在专业设定上将物流知识融入物联网专业中。
2.课程体系开发突出职业性。课程开发应满足企业对人才素质和知识结构的要求,突出“能力”的同时更要强调“职业”。现代人才培养除了传统成本还有时间成本,特别是针对物联网这种技术应用性的产业来说时间成本更加重要,所以应把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摆在首位。此外,还应培养学生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通过各种竞赛和形式多样的创新实践活动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习能力。
3.建设适合专业要求的实验室。由于物联网专业的建设时间短,其配套的实验器材也相对发展较慢,现有的多是从嵌入式实验器材改造而成。不仅是高职甚至在本科层面也是如此,除了少数几个有实力的院校,其他的都没有成套的实训设备,这不仅对正常的教学有影响,也会对校企深入合作、教师的科研和职业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
4.培养方式应突出实践。高职人才培养应重视实践教学。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应突出其技术应用实践的本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项目一体化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工作的流程,具备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通过项目管理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也可以缩短学生的岗位适应期。
以上是笔者对当前高职物联网专业的思考,高职院校的发展只有确立一个长远的发展战略,以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制定可行的目标和措施,重点培植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才能具有竞争优势。
【浅谈高职物联网专业建设及发展】相关文章:
中国物联网工程专业07-02
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应用07-02
物联网工程专业考研07-02
物联网专业就业前景?07-14
浅谈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发展07-03
物联网工程专业系列教材07-02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什么07-02
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的内容07-02
物联网专业就业前景如何07-14
高职汽车运用专业建设之我见的教程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