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考研专业

时间:2023-02-03 10:19:20 欧敏 职业/专业/职能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选择考研专业

  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 时,以兴趣为导向,以专业为选择的主因。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如何选择考研专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如何选择考研专业

  如何选择考研专业

  报考专业恐怕是许多青年学子所面临的最艰难的一项选择。从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报名情况来看,同学们往往更加青睐所谓的“热门”专业。但是“热门”专业真的适合每一个人吗?如何用“现实”的眼光去看待“天真”的热门专业,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自己的考研专业。

  “天真”热门专业=“现实”个人发展?

  考研前选择合适的专业,就如同恋爱前选择心仪的对象一般。恋爱前,我们往往要判定什么类型的异性适合自己,“知彼”必须先“知己”。“窈窕淑女”未必就是所有男性的最佳选择。同样,判定什么专业适合自己,也是这个道理:“热门”专业虽然很吸引人,但未必是所有考生的最佳选择。那么,如何才能从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专业呢?跨考教育辅导名师王老师建议大家,从以下三个方面考量:

  1. 兴趣相投

  选择恋人,多半是因为对方有一些吸引你的优点或特质,谁也不想整天对着一个没有feel的人生活。同理,选择专业意味着选择了读研期间的学习研究对象,这个选择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的职业及今后的人生道路。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成功所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很难想象一个人在不感兴趣的学业或事业上能做出多大的成绩。只有选择了自己立志研究的方向,考生才有可能将漫长的复习过程坚持到底;只有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也才有可能在未来的研究领域或事业上有所突破。

  2. 性格匹配

  如果你身边有朋友与恋人分手了,使用频率最高的理由往往就是性格不合。可见,性格匹配对恋爱成功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选择专业也是一样。气质与性格对人的职业活动具有一定影响,因此,选择专业时不仅要考虑个人的职业要求,还应认真分析,自己的气质和性格能否适应将来这类职业的要求。一般说来,性格开朗、活泼、热情、温和的人,比较适合从事外贸、涉外工作,文体工作,教育工作,服务工作以及社会交际型的职业;多疑、好问、倔强的性格,比较适合从事科研、治学方面的工作;深沉、严谨、认真的性格,比较适合从事人事、行政、党务工作;而勇敢、沉着、果断、坚定则是公安、企业家、领导者、军人不可缺少的性格。职业与性格的匹配往往使人们在职场如虎添翼。因此,有职业指导师建议:热情、善于言谈的学生,比较适合选择师范、法律、旅游等专业;细心、同情心强的学生,适合选择医生专业;独立性、自制力、坚持性、果断性强的学生,宜选择工科类的专业;组织协调能力俱佳的学生,宜选择财经、管理、数理等专业。

  3. 能力适合

  恋爱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个相貌平平的男生,个人能力和社会影响力不强,要想追求一个相貌出众又出类拔萃的女生,恐怕是很难成功的。同样,考生在选择报考专业时,首先应该从自己的实际需要出发,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实力,从而为自己进行准确定位。考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素质与学习能力来选择报考方向,从实际出发,量体裁衣,准确地为自己定位,这是明智的选择。一方面,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一定要考虑到自己在相关领域学习与科研的实力。特别是如果要报考名牌大学的热门专业,在投入激烈的考研竞争前,请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学习能力。对于那些跨专业的考生,如果不了解自己在大学阶段所学专业与考研专业之间的关联以及优势,就盲目跨专业报考所谓的“热门”专业,很可能面临“好梦难圆”的困境。

  报考“天真”热门=就业“现实”热门?

  既然选择恋爱,我相信大多数人都希望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希望与自己所爱的人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对于考生而言,考研是二次革命,是决定未来发展路径的好机会。因此,很多考生在选择专业时,都会考虑到该专业今后的发展前景。因为没有人会希望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之后,“毕业意味着失业”。据统计,为了有更好的职业前景而选择考研的学生占到60%以上。但是,很多考生把“热门专业”理解成“好就业专业”,这样就导致一些专业竞争激烈,而另一些专业无人问津。是不是报考“热门”就等于就业“热门”、报考“无人”就等于就业“没门”呢?恐怕不能一概而论。这是因为:一方面,从心理学来说,很多人考研容易有从众心理,看到考研的人多了,自己也决定考研,看到考金融、法律的人多了,就认定“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另一方面,媒体从新闻报道的角度出发,自然对一些报考人数较多的专业给予更多关注,使考生和家长们产生了“热门”专业必定好就业的错觉。

  “天真”热门专业=“现实”易考/易学专业?

  有的男生在追求女生之前特别重视成功率:如果追求成功的把握较大,那么男生会鼓足勇气向女生表白;如果女生属于不易追到的人,那么除非男生意志特别坚定,“非卿不娶”,否则男生追求的意愿可能会大大降低。随着考研竞争激烈程度的逐年加大,考生会倾向于考虑专业选择与提高考研成功率之间的关联程度。然而,如果一味选择“热门”专业,势必会遭遇异常激烈的竞争,成功率将会大大降低;如果“委曲求全”,规避风险,选择相对易考但却不感兴趣的专业,那么将会在学习期间遭遇学业困难,从而影响以后的就业。

  最后王老师给同学们介绍几种专业报考小技巧,帮助大家规避专业选择和考研成功率的两难困境。

  1. 重视“热门”相关专业的“空窗期”。如果觉得考“热门”专业风险太大,可适当地考虑与“热门”专业同属一大类的相关专业,这样既可以规避考研风险,又可以实现攻读相关专业的理想,就业前景也相对较好。

  2. 利用“热门”专业历年报考人数的“空窗期”。有些学校报考情况具有大、小年之分,比如上一年报考人数比较多,下一年人数会有所下降。而且有的专业在小年时还会出现报考人数不足的情况,像山东大学法学院的行政法2007年报考人数就不足。所以同学们在报考专业时,一定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尽量多找到一些内部“情报”。

  3. 把握“热门”专业择校的“空窗期”。普通院校的热门专业,不像名校知名度那样高,但普通院校某些“热门”专业的师资却也是比较强的。譬如,设计艺术学专业在许多“211”学校的专业竞争较大,而山东工艺美院的设计艺术学专业不但是重点学科,而且报考人数相对较少,竞争也不是特别的激烈。因此,对热门专业可在择校上做文章。一些专业类学校和中西部地区的“211”学校,往往是考生择校的盲点,同学们可适当考虑一下。

  日语专业学生日本留学考研如何选择专业?

  国内的高校在日语专业上的教学上,基本以从零基础,到初中高级听说读写,再到高级笔译口译的课程设置为主。这样通过系统的语言学习,就为日语系的学生打下了一个良好的语言基础底子。而在日语学习的过程中,英语能力退化则成了很多日语系学生难以避免的难题,于是很多日语系学生在考虑留学时,选择赴日本留学,就显得理所应当,毫无悬念。

  可是相应的不足也随之而来。日语系学生在大学4年中,把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在了日语学习上,经过长年累月的轰炸,难免对日语产生“审美疲劳”,于是在考虑读研的时候,往往会理想化得高呼:“我要换专业”!这时候,经济学、经营学等商科方向,或者国内热门的传媒类专业,大概在日语系学生们的脑海中名列前茅。但是,日语系毕业的学生在申请日本名校的大学院时,选择这些极需要基础的学科会占优势嘛?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在日本,进大学院没有全国的统一考试,而是采用导师决定制。那么除了学生的出身院校和语言能力,一张有着相关学分的成绩单,一份能让导师眼前一亮的研究计划书也是能否申请到一个名校大学院的关键。当ミクロ経済学,計量ファイナンス,金融システム論,経済政策の数量分析这些名词出现在眼前,一个毫无基础的日语系学生大概会一头雾水,那么要写出一份有质量有想法的研究计划书就更是难上加难了。就算捉刀代笔,东拼西凑,幸运得申请到了,但入学以后的路,有多难行,究竟能不能行出来,没有实践过的人不会知道。申请一个名声不响的私立学校倒是不难,但是从日本拿着一个自己心里都不认可的文凭,是否还能满足当初前往日本留学的真正本意呢?

  日语系学生在赴日读研时,最大的优势就是不愁语言关,而缺点就是其他专业基础薄弱,言语文化,人文社科类成为日语系学生赴日读研的主流,还是存在其合理性的。小编建议各位同学和家长:如果想申请一个自己满意,名声响亮的好学校,那么在专业选择上就一定要量力而行。

  日语专业学生日本留学考研可以选择哪些专业?

  一般来说,日语系的本科生申请文科类专业会比较容易。而日本大学文科类的专业大体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文学文化类、教养类和教育类。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解读这三类专业。

  ①文学文化类

  文学文化类方向的专业划分比较细,基本上都是有较长历史的老牌专业。

  思想方向→哲学;偏理学;宗教研究;美学分析(及艺术类)

  历史方向→日本国内历史;国外历史(包括考古学、人类学)

  语言方向→语言专业(分为日本国内、国外);文学专业(分为日本国内、国外)

  行动文化→心理学类;社会学专业

  此类方向各大学称谓不同,但是主要以社会学为主。

  有的大学把传媒研究方向也放在社会学中。

  ②教养类

  教养类的专业大部分为较新的专业领域,而其性质、划分、专业内容较为模糊,基本上以『文化科学』为大方向。

  超域文化→人类学(此类专业也有学校划分到了文化类专业中);比较文化类专业;表象学专业

  地域文化→各个地区地域特有的文化研究学

  综合社会→国际关系;传媒学

  即超越了地域限制的一些文化现象科学。

  ③教育类

  此类方向也算是中国学生(日语系)学习申请比较好申请的专业方向。

  学科教育→国语(日语);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政治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行政学(管理方向)

  此方向以主要培养外国人教授日语和各科学科目的教员培养课程为主。

  日语专业学生日本留学考研如何转专业?

  日语专业的学生虽然大都过了1级,但申请日本的大学院,却有很多的限制。因为根据日本大学院的规定,日语专业的留学生在申请大学院研究生时可以选择的专业只有言语文化,地域研究,日本语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几个专业。这些研究方向在就职方面不占优势,因此很多学生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到日本读研能否换专业上。百利天下留学小编提醒大家日语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阶段选择其他专业有以下两个途径:

  一,先申请日本的语言学校。学生过了一级,并不代表口语和听力达到了研究生上课的标准,去日本语学校就读半年,不仅可以熟悉日本的环境,还可以很大程度的提升自己的听说能力。更重要的是目前日本语学校大都开设有大学院的升学指导班,从专业,大学的选择到资料的查找和研究计划书的书写都会给学生做一对一的指导。更为难得的是,学校会根据学生的要求,为学生联系大学院的教授。这也是学生换专业的关键。和教授见面,已经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能流利准确地回答教授提出的一些问题,得到教授的认可,就可以成功的换专业了。

  二,在本科阶段未雨绸缪。如果决定换专业,就要提前多选修相关专业的课程,取得的学分越多,对申请越有利。日本的国立名古屋大学就在招生简章中明确注明,如果学生在某一领域内去的学分超过40,就具备报考该专业研究生的资格。

  综上所述,如果日语专业的学生想在研究生阶段选择其他专业的话,首先要求在平时多看一些专业方面的书籍,特别是日本老师的书,做到有备无患。还有就是选择一所升学率高,大学院升学指导做的好的日本语学校。

  院校考研选择

  【专业的选择】

  说起考研专业,就不免要提到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所谓热门专业,是指那些就业前景较好,报考人数较多的专业,比如金融学、国际贸易学、会计学、企业管理、计算机等,这些专业竞争比较激烈,考取的难度较大;所谓冷门专业,是指就业前景较差,报考人数较少的专业,比如哲学、历史学门类下面的大部分专业,以及工学门类下面的地质工程、采矿工程等,这些专业报考的人数较少,录取的门坎较低,考取比较容易。要报考一个专业,无论是冷门还是热门,都要搞清楚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发展前景如何,千万不能望文生义,比如我在高考报考时,看到有个专业叫教育学,觉得教育学应该是教书的,当时我很想做教师,就填报了教育学,读完才知道,读了教育学真不能教书。

  专业选择还要求对自己有明确的认识,认识自己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己的能力,二是自己的兴趣。就第一个方面来说,在选择专业时要考虑能力,比如金融学,这是一个很好的专业,在这个专业略微做出点名堂就可以赚大钱、开名车、住洋房,这个专业很有诱惑性,但该专业对数学要求很高,要选这个专业就得有很好的数学基础;就第二个方面来说,选择专业是要考虑自己喜欢做什么,比如教育学下面有一个特殊教育专业,这个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很容易找工作,收入也很高,但这个专业要求整天与有身体或心理残疾的儿童打交道,选不选这个专业就看个人兴趣了。

  综上所述,专业的选择要考虑两个问题:一要弄明白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就业前景如何;二要客观的认识自己,搞清楚自己的能力如何、兴趣何在?

  此外,还有两点需要补充:一是要辩证的看待就业前景,专业的冷和热会相互转化的,眼前的热专业,并不一定代表以后有很好的就业,眼前的冷专业,并不一定代表以后的就业就很坏;二是跨专业要慎重,尽量不要跨专业,除非及早做准备,有很好的目标专业基础。

  【院校的选择】

  在确定报考专业之后,就要进行院校选择,相对专业的选择,院校选择考虑的因素就比较简单,具体来讲,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未来工作的城市,打算将来在哪里就业,就选择那里的高校,比如想在北京就业,就把目标院校定在北京,这样既熟悉当地环境,又有人脉资源,找工作当然得心应手;如果想在北京工作,选择上海的学校就有点荒唐了。

  二是个人的理想与抱负,考研不容易,读研的机会成本很高,一定要选一个能够实现个人抱负的大学,这样备考也有动力,读研也有激情,如果选择一个自己不满意的院校,轻则郁闷三年,重则遗憾终生。

  三是个人的能力,考研目标院校的选择一定要量力而行,要确保有机会考上,如果选择的学校很好,但考取的概率几乎等于零,这就没有意义。这一点与第二点似乎有些冲突,其实并不矛盾,理想的目标院校应该是个人能力与个人抱负的交叉点上。

  四是所选择的专业,要考虑所选择的院校是否有目标专业,以及目标的专业的强弱等,事实上,院校与专业的搭配选择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讲,名校名专业考取的难度很大,就业前景很好;名校一般专业考取的难度较小,就业前景也很好;一般院校名专业考取的难度较大,就业较好;一般院校一般专业,考取的难度较小,就业前景一般;同学们可以参考这些特点,灵活的选择。

  总之,院校的选择是在结合目标专业的基础上,在自己喜欢的城市选择一所自己满意的又有可能考上的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