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高校旅游专业校外实习的思考

时间:2022-12-11 19:34:40 职业/专业/职能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对高校旅游专业校外实习的思考

  一、高校旅游专业现行校外实习模式分析

浅谈对高校旅游专业校外实习的思考

  通过对国内多所院校的考察和了解,目前来看,旅游专业课程教学实习、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校外实习模式相对运用得较为广泛。

  课程教学实习。一些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如旅游资源学、导游业务、饭店服务规程等,有些学校将学生带到校外相应的地点进行实地考察,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认知实习。认知实习是学生在学习部分旅游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后,去旅游相关企业参观实习,以便熟悉旅游的行业环境和部分工作流程。认知实习可以使学生对旅游行业产生感性认识,全方位了解旅游行业要素,培养学生的旅游行为意识。

  专业实习。专业实习一般在实习基地进行,根据专业分类和学生的目标取向基本上可以设置饭店实习、旅行社实习、旅游景区(点)实习等相关模块,由旅游企业给学生安排实习岗位。在组织方式上通常以学校统一安排为主,学生自主选择为辅,通过3~6个月的专业实习,使学生加强对旅游企业的体验,将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旅游行业、企业的实践,通过对实习中遇到问题的解决,达到理论——实践——理论的互动与循环。

  毕业实习。一般在大四进行,此时学生已经基本修完了旅游专业的相关课程内容,而且通过认知实习、专业实习等对专业有了初步的理性认识,因此多数学校不再统一安排毕业实习,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职业规划自主选择实习单位。

  二、旅游专业现行校外实习模式存在的问题

  1.校外实习模式的类型不够丰富。从笔者对河南省部分本科类旅游院校的调查来看,旅游校外实习的模式多以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为主,较少院校设置了认知实习。对于教学环节中的实践环节,由于考虑到经费、安全、课程的时间安排等问题,基本上都以校内实训为主,只有极个别能够实行校外实习。

  2.学校与企业在实习时间安排需求上存在矛盾。调查发现,有相当部分院校将专业实习时间放在第六学期,时间以三个月左右为主。学生专业实习结束后必须返回学校上课,然后再进行毕业实习。这种理论(长期)—实践(短期)—理论(短期)—实践的实习安排,优点对学校较为明显,学生在经过长时间的理论学习后,通过实习,既能检验先期的学习成果,又能有后续的校内理论学习时间对实习过程中暴露的不足进行改正和提升。但对于校外实习单位尤其是酒店来说则不太满意。因为本科招生规模比起高职类院校要小很多,基本上要等到次年才能再派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因而学校与实习基地间由于缺少了学生这个最主要的连接体而难以实现持续的良性的互动。考虑到教学计划,专业实习的时间并不是旅游相关企业的最旺季节,使得学校缺少和实习单位就学生岗位合理安排讨价还价的机会,学生较少能接触到高规格与档次的活动。

  3.专业实习难以实现既定目标。学校在进行专业实习时,不但希望那些声誉与效益俱佳的旅游企业尽量多安排学生,而且希望实习单位能为学生提供管理岗位的实习,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经验和技能。而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旅游企业是将学生看成廉价劳动力,对学生岗位的分配几乎全在一线操作部门,并且要求学生,不能轻易离开原定岗位。

  双方立场上的偏差不但使得学校建立牢固、稳定实习基地的计划难以落实,而且使部分学生丧失了从事本行业工作的信心。在对专业实习后的调查中,只有极少数学生愿意继续从事旅游行业的工作。由此,专业实习非但没有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指导,反而大大影响了学生旅游行业的就业意愿。

  三、对校外实习模式的创新与质量提升

  1.多模式开展校外实习。为使学生能够对旅游专业有全面、直观的认识,对旅游从业者需要的技能和素质有清晰的了解,学校应该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类型的校外实习。

  认知实习。大一可增加认知实习模块,时间为1周左右,主要培养学生对旅游行业的感性认识,全方位了解旅游行业要素。专业基础课是学生接触专业的起点,描述性、操作性的内容较多,单纯的知识传授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此时可安排1周左右的时间,采用参观、现场教学等手段,使学生对旅游行业产生感性认识。在实习地点的选择上,应选择同类旅游企业中声望较高、发展较好的旅游企业。因为对旅游相关企业的初始印象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本专业的好感与就业希望。 "

  服务实习。大二可增加服务实习模块,时间安排在第3学期,2周左右,主要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旅游业属于服务业的范畴,服务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至关重要。尤其是现在的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来自于较为富有的家庭,服务意识单薄,吃苦耐劳能力差。为此可安排2周左右的时间,实习内容应主要集中在旅游企业一线的操作部门,也可以配合当地的一些大型活动,如某类商品交易会等,为其提供服务。

  短期见习。在大二下学期,即总第4学期时可增加短期见习模块,时间最好为2周至一个月左右,主要培养学生对旅游行业某一方面的深度认识。到本阶段时,学生已经学习了部分的专业理论知识,需要设置一个短期的见习,以深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此时,可通过组织学生在旅游景区(景点)、饭店、旅行社等某一点进行深度实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旅游管理专业所涉及的操作、管理环节和系统,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理论打下感性认识基础,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的理解,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

  专业实习。专业实习模块一般放在大三进行,时间为3个月左右,旨在培养学生将专业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的能力,以及运用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实习单位。实习单位的合适与否将关系学校的实习计划能否顺利执行。对于实习单位的选择除平常联系互动较多的实习基地外,最好能与认知实习、服务实习和短期见习的单位具有较强的一致性。这样既方便学生与实习单位间的随时沟通与互动,也使得实习具有持续性。其次,要选择合适的实习时间。合适的时间可以减少学生实习时间短与实习企业需求间的矛盾。如笔者所在的河南工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时间设置在5月中旬到8月中旬,而这个时间对郑州皇冠假日这样的五星级饭店来说并不是旺季,一方面饭店对员工的需求并不太多,另一方面相应的学生也很少能够获得对大型宴会活动的组织和接待经验。而对于在旅行社的实习来说,虽然此时属于旅游旺季,但由于学生刚刚接触,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熟悉,因此浪费了大量接触实践的机会。基于此,结合郑州市的情况,笔者认为最好的实习时间点选择应该是3月到6月,或者7月到10月。

  毕业实习。毕业实习可放在大四进行,2个月左右,主要培养学生在企业中的适应能力、成长能力。此次实习应由学生自由选择,而教师与学校的任务则体现在对其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良性引导,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成长能力。

  教学课程的实习。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该克服困难,进行校外认知实习,也可将几门性质相同的课程的校外实习合并到一起进行,如旅游资源学和旅游地理学,旅游文化学和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等。通过如此方式教学,既加深学生对本课程的深度认识,又锻炼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海外实习。学校可以积极与海外的旅游企业发展合作关系,选派优秀的学生到海外企业,尤其是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企业进行实习。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国际旅游视野,又可以激励低年级的学生对旅游专业的兴趣和学习。

  2.寻求与实习单位间的共同利益。目前由于企业与学校目标上的不一致性,使得旅游企业将本科生看成是廉价劳动力,与高职生在同一层面进行使用。虽然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现阶段的旅游教育培养远远不能达到类似于瑞士“洛桑模式”的效果,但事实上,总体来说旅游本科生确实存在着中专与高职难以比拟的知识面广、综合能力强、思维活跃等方面的优势,而目前这些优势却没有真正能够被实习单位认识和发掘。2007年,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赴淮阳实践的12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写出了《淮阳县旅游资源整合营销方案》。这份报告由于方案非常详尽,对淮阳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引起了淮阳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表示愿意拿出10万元购买。由此可以看到,实习单位如果愿意给予学生参与管理和创新的机会,学生是能够给实习单位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的。当然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也需要具有相关专业技能的教师进行定时指导,帮助学生共同进步。 虽然本文在对目前高校现有旅游校外实习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模式设计和应用方式,对旅游专业的校外实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在现有培养体制下,要实现高校旅游专业的培养模式与社会需要的学生实践能力之间的良好对接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更多对实践教学的改革和探索,学校、企业与学生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浅谈对高校旅游专业校外实习的思考】相关文章:

浅谈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的改革07-03

浅谈对高校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思考论文06-25

高校在校外出认知实习总结范文06-22

浅谈加强机械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思考论文07-03

浅谈设计思考管理07-01

浅谈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07-03

历史专业校外实习总结范文06-29

浅析关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思考论文06-25

从高校离职的思考07-12

浅谈关于摄影构思的思考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