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信息技术教学激发创造性思维和发挥学生主体性
信息技术教学激发创造性思维和发挥学生主体性
发布者:池文清
创造性作为民族自主之本、人类最有活力的行为、科学研究的第一要义和生命线,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科学进步,起到了灵魂的作用。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教育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材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就是教育,因此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了时代的要求。那么,什么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材?何克抗教授指出:所谓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材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材。而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的目标在于了解“为什么要创新”这样的问题,而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则解决“如何创新”的问题。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创新人材的关键所在。学校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加强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同时,注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高素质、富有创造力,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摆在教育面前的一件大事。然而传统教育只强调聚合思维(集中思维、求同思维、正向思维),不讲发散思维(多向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其目标是向学生灌输知识,主要弊病就是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创新人材。显然,这与我们现行教育要达到的目标是相悖的。因此要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及观念,改革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起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然后在认识创造性思维本质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实验证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了相结合的切入点,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有利于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能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众所周知,好奇心和想象力是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条件。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活动是在一定的情景下进行的,而且学习环境中的情景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是人们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倾向,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动力之一,对于形成动机有着重要的作用。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往往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爱因斯坦就曾说,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我们在创设探究性情境时,必须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因此我在教学时尽可能利用情景的创设,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我国数学家徐利治教授指出:“数学上的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方法往往来源发散思维。”能不能积极、自觉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可能是传统教学与新型教学一个很大的区别。何克抗教授指出:发散思维的作用是要解决思维的方向性问题。它也叫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或多向思维。它没有特定的思维材料和特定的思维加工手段和方法,但对思维的方向性做出了积极的指导作用。由此可见,所有的创新过程都离不开发散思维。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给学生创造发散的机会,把握学生思维发散的机会,在教学设计中给学生预留更多思考和选择的空间,让学生能在不同思维方向的途径下,来经历不同的学习过程,得出不同的结果并给予比较这些不同结果的机会。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时间逻辑思维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基本思维形式。这三种基本思维形式同等重要。三者之间只有思维元素、思维加工方法、用于思维的工作记忆和思维加工机制有所不同,而没有高低层次之分。三种基本思维形式之间应当结合而不应割裂和对立。这三者总是相互支援、相互依存、相互结合在一起的。在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在实际思维的过程中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来进行思维的训练。因此只有把创造性思维结构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充分、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这个最理想的培养环境,多开展一些新的策略,坚持不懈地进行并不断的完善,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主体性作用才可能真正得到培养和发展。
【信息技术教学激发创造性思维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相关文章: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信息技术教学反思07-02
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设计03-01
如何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论文06-26
信息技术课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06-25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06-28
历史教学中怎么样突出学生主体性07-04
教学方法指导: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07-02
和信息技术有关的教学反思06-29
《信息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07-04
信息技术和画图教学设计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