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教学设计

时间:2022-12-12 16:46:55 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嫦娥》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嫦娥》教学设计

  《嫦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关于此诗的解释,过去的注家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认为是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认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认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一般认为是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借嫦娥飞月的故事抒写了身处孤寂中的感受。这是两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前者浅显易懂,后者内涵丰富,都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教学时要区别对待,把握尺度。诗歌本来就是一种较之其他文体更凝缩、更含蓄的文学样式,李商隐的作品在这方面更为典型。对《嫦娥》的多义不必给学生讲解,只要弄懂诗的大意并能背诵就可以了。因此,本课目标定位为感受而非感悟,力图借助本诗和嫦娥奔月的传说让学生感受到古文化的瑰丽和神奇。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烛、晓”,指导书写“晓、偷”。

  2、通过配乐、赛读、引读等途径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古诗,体会两首诗中欢乐和孤独的情感,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3、通过预习、拓展,结合资料袋等手段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4、阅读课前准备的民间故事,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三、教学重点

  朗读古诗,有感情背诵古诗。

  四、教学难点

  领会诗中抒发的情感。

  五、教学方法:

  以生为本。站在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角度,在他们思想认识情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去解读古诗,让他们基本明白古诗的意思,对古诗描述的艺术形象有所感悟,对古诗饱含的情感有所体会,对诗人有所了解,对本诗的特点有所发现。激发起他们对诗人的好奇,激发起他们对经典的喜爱。以诗为本。站在古诗的角度,抓住古诗的节奏、韵律、语言、意境、情感、哲理,由浅入深,脉络清晰,步步推进式的教学,让学生收获的不仅是一首古诗,而是对古诗学习方法的基本把握。以自然为本。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看嫦娥图片,认识嫦娥。(板书:嫦娥)

  2、听《嫦娥奔月》的故事,激趣导入古诗学习。

  师:嫦娥是我国古代神话故事中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有谁知道嫦娥的故事呢?生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师:故事中的嫦娥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师:嫦娥的故事千古流传。那么,在诗人的笔下,嫦娥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名诗《嫦娥》。(大屏幕出示《嫦娥》诗配画)

  【设计意图:故事引入,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特别是这种民间传说,孩子们都读过,有两个不一样的版本,这种故事的冲突,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就调节起来了。培根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几千年前的空子也提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有了学习的兴趣,接下来的学习便成功了一半。】

  3、整体感知,大胆想象

  自己先读读这首诗,并观察书中的插图,大胆想一想,这首诗可能是写些什么呢?想象诗中描写的景物,但必须有依据。

  教师归纳小结:云母屏风、烛影、长河、晓星

  【设计意图:很多古诗教学总是以教师引入孩子进入情境,我觉得这样对孩子的学习是越俎代庖,恰恰失去了学生能力培养的机会。在这里让学生猜想,不是瞎想,是有理有据的猜想,学生根据阅读和观察,迅速从文字和图画中扑捉有效地信息,并深入思考,作出判断,这是一个观察、思考的过程,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

  二、诵读诗句,讨论诗意。

  (一)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读正确、读流利这首诗。

  2.小组合作借助插图、注解、民间传说说大意。

  3.全班交流:谁能说说你读明白了什么?(从字、词到句)

  并且指导生字“屏”、“烛”“晓”“偷”的书写,生每字写三遍。

  4.师说意思,学生说诗句。(室内,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的烛影;室外,银河渐渐西移垂地,晨星就要消失了。嫦娥大概是后悔偷吃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

  5.细读古诗会诗意

  ①读出韵律

  本诗一、二、四句押韵,押韵的字是“深”“沉”“心”,这几个字儿都是前鼻音,注意读准确。

  ②读出画面

  让学生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些什么?你看到的景象或人物是什么样的?

  ③师生互相启发,把想象的画面说一说。

  ④师生共同归纳诗的大意

  室内:云母屏风上印着幽暗的烛影

  室外:银河渐渐西移垂地,晨星就要消失

  广寒宫: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

  【设计意图:艰辛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经验,都有自己学习古诗的方法。教师的任务就是充分估计学生已有的学习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引领、提升,这既是省时高效的好方法,也是对学生的赏识和尊重。】

  三、品读古诗,悟诗情

  1、师:细细品读,边读边体会,你有什么感受?

  2、抓关键字体会情感

  师:作者写诗,总是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我们读诗的人,要善于从诗中找到最能表达感情的词语,来体会诗歌的情感。你认为在这首诗中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词是哪个或那些?

  (“悔”“心”)

  【古诗语言凝练,简洁,但恰恰是这样的语言却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是作者的匠心独运。品位故事就是要引领学生走进诗境,抓住关键的词语,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经历、体验,由表面的环境描写和回忆的故事,展开想象,搜寻隐含当中的心情,体会作者借由“嫦娥”所抒发的寂寞之情。】

  3、走入诗境,走进诗人

  师:我们来感受嫦娥的“悔”。嫦娥为什么而后悔?

  师:让我们带着我们体会到的情感来读诗句。

  师:正因为这无穷的悔恨占据着嫦娥的心,所以嫦娥每天夜晚孤独寂寞地看着这碧海青天难以入眠,正所谓“碧海青天夜夜心”。我们来想象一下,嫦娥有一颗怎样的心?

  师:漫漫长夜,寂寞难耐,思念丈夫,思念人间,怎奈已吃药成仙。嫦娥再也无法回到充满温暖、充满爱念的人间了,让我们读出嫦娥的孤单寂寞……

  师:回想诗人的一生,二十多岁考取进士,他原来也有很高的政治理想抱负,但一生中却被政治的派别和感情的痛苦所纠缠,以致于抑郁不得志,而造成他感伤忧郁的性格。他与心爱的妻子结婚,本来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但不幸的是,妻子英年早逝,留下孤独寂寞的他,他为嫦娥而哀叹,也为自己而感伤。所以,在这首诗里,诗人和嫦娥的心是相通的,正所谓“心心相通,同病相怜”,让我们带着对嫦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再深情地朗诵这首诗。

  生深情诵读。(配乐诵读)

  4、指名背诵,强化积累

  1、生背诵,指名背诵,全班齐背。

  通过指名背诵,齐背,帮助学生在诵读中积累,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读诗百遍,其义自见”,在这个环节以“读”为核心,以“品”为依托,以“情”为主线,让学生走入情境,走进诗人内心。在反复思考和诵读,整体感悟,在这种肚中,把自己移情为诗人,“使其言皆出自我口”。这时候的“读”一九成为一种读者与作者间共鸣的催化剂。】

  四、拓展阅读

  1、师补充有关诗文赏析内容:

  月宫豪华却寒,仙子无心细看。

  如今独守广寒,不知后弈冷暖?

  思念如水澹澹,不分黑夜白天。

  星星便是泪线,一串联着一串。

  现在后悔已晚,那叫当初心贪。

  窃得后弈灵丹,飞天变作神仙。

  昨夜星河璀璨,满天繁星如眼。

  遥想银河那端,孤魂涕泪涟涟。

  此情若能再叙,来生不做神仙。

  2、诗人通过嫦娥奔月这个民间故事寄托了自己孤单寂寞的情感,那你还读过那些民间故事呢?

  学生交流,推荐神话故事。

  【回归到单元主题,阅读民间神话故事,通过学习这首诗,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拓展阅读。】

  板书设计:

  室内:云母屏风,烛影

  室外:晓星……

  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