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放鞭炮贴对联作文(通用26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对联吧,对联的格式精巧玲珑的对联,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习惯,而且在群众广泛运用的基础上还有一种统一点要求,固定的格式。对联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放鞭炮贴对联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放鞭炮贴对联作文 1
如果你在过年前的一个个晚上睡的刚好,突然被一声声爆竹爆炸的声音给惊醒的话,千万别火,要开开心心的睡下才对,因为人家在让新年早点到来呢。
不仅新年前爆竹连连,新年时的爆竹更加是非同凡响。
过年了,家家户户都放鞭炮贴对联。东家的爆竹一声声的让人心惊,西家的烟花一闪闪的让人着迷,连邻家小孩手中的红鞭炮也是那么的喜庆。
放鞭炮贴对联是不能少的,看春晚讨红包是很重要的。
晚上吃过了团圆饭就是讨红包了。讨红包得先去问爷爷奶奶长辈讨,一来是对长辈的尊敬,二是长辈对小孩子一般宠爱些红包鼓些。长辈后就是大伯二伯三叔……依个给。
等到口袋鼓鼓,心里笑笑时,就该春晚闪亮登场了。
赵本山不在,春晚也好看,但总觉的少了些什么,心里不太舒服。不想看了想睡,但没法,奶奶,说小孩一定得守岁,守岁来年才能长高,才能……
我心想反正我也不想看,不如数钱好了。于是,我就把口袋里的钱掏了出来一张一张的.数着数着。等我数完新年还没到,我无聊了心里闷的慌就把妹妹弟弟们叫来讲好多好多年前的新年故事——“年”。
跟“老和尚给小和尚讲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一样我给弟弟妹妹们讲。很久很久以前我们还没有过年的这个习俗。那个时侯有一个怪兽名字叫“年”,常常爱在正月初一跑下山来骚扰人们偷人东西吃。人们很愤怒但又没办法。“人们为什么没办法呢?”爱问问题的小君插嘴了。对啊对啊其它小朋友也附和。我说:“小君同学爱问问题是好事但请听我说完好不”。人们愤怒又没法是因为那个“年”长的十二不像。有老鼠牙齿有牛身子有虎腿有兔眼有龙头有蛇鳞……什么动物特征都有又爱吃人。总之人们被它打拢的那不是一般的惨啊!后来有一个人发现它非常害怕红色和鞭炮的响声,就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大家大家一起把它制服了。
人们为了庆祝赶走年,就把正月初一那天叫年。
讲着讲着年就过去了。
放鞭炮贴对联作文 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今年贴对联,我家的总指挥仍然是爷爷。自始至终,他都亲自指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今年我家的对联是爷爷的心头肉——我写的。
把这幅“吉星永照平安福,福运长临积善家”贴在大门口。把这幅“山经春雨清如洗,柳坐东风翠欲流”在迎宾墙上,把这几个大福字贴到东屋里去……爷爷站在院子中央,忙碌地指挥着,颇有一副司令的派头。"爷爷,随便贴贴算了!这些都是篆书,反正也没几个人认识,也就是你孙子认识,又教会了你,你才会念!"姐姐在挑衅爷爷,爷爷就更乐呵了。"不能随便,得好好贴,等那些找我玩的`老头过来,我还得好好显摆显摆。"爷爷说得非常认真,真像一个老顽童。
没多久,无论大门小门,能贴上对联的都统统贴上了,而且每副对联还都配上了爷爷精心准备的落门钱,顿时安家大院里变得喜气洋洋,一派节日气象。
最后还剩下了一副,姐姐刚要收起来,这时瞅着北屋门和窗之间那块承重墙瞅了半天的爷爷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他突然说:"先别收!我看着这块墙上贴上这幅正好!让你爸爸试试!"姐姐看了看我,我看了看爸爸,最后我们都看着爷爷哈哈哈大笑,至于笑什么,大家不说心里也都明白!爸爸二话没说,就在那面墙上刷上了浆糊,把最后一副对联贴上。可别说,爷爷的眼那叫有数啊!贴上正好!
哈哈哈…………我们一家都不约而同地大笑起来!这可真是“欢声笑语贺新春,欢聚一堂迎新年!”
放鞭炮贴对联作文 3
每年春节,我和爸爸妈妈都要回海南琼海乡下和爷爷奶奶过年。过年期间好玩的事很多,我最喜欢的是贴对联。
我还记得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写的就是过年时人们贴对联的情景。
据历史记载,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就有过年悬挂桃符在左右门、驱鬼避邪的习俗。到了五代,人们开始将对联写在桃木上。宋代以后,过年挂对联的做法相当普遍。到了明代,人们开始用红纸代替桃符。而后,文人学士把题对联当成雅事。清代以后,贴对联的做法十分盛行,也出现了许多名联佳对。
古老的贴对联习俗,在琼海乡下依然盛行。过年时,琼海家家户户都贴对联。今年春节,我自告奋勇,帮爷爷挑选了三副对联。在大门口,我选的对联是:迎新春万事如意 贺佳节百福临门。横批是:春满人间。在爷爷奶奶的屋门口,我选的`对联是: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横批是:吉星高照。在叔叔门口,我选的对联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广茂达三江。横批是:年年有余。
贴对联时,我把对联分出上下联(按照上下联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区分——仄声为上联,平声为下联),涂上浆糊。爷爷搬来一把梯子,我把对联递给他。他爬上梯子,把对联贴到门框上。我站在一边,为爷爷扶梯,还帮他看贴得正不正。等我们把对联全部贴好,已经花了半个多小时了。
但我们的劳动没有白费。贴了对联后,整个院子变得喜气洋洋、春意盎然,洋溢着新年的欢乐气氛。
怪不得春节贴对联的习俗从古代流传到现在呢!
我爱贴对联!我喜欢过春节!
放鞭炮贴对联作文 4
“春节为什么要贴对联呢?”“不知道吗?”那好,我来告诉你吧!很久以前对联的风俗就有了。不过当时的对联都是用桃木刻的,贴对联的目的是要驱赶年兽。过了好多年,有一个皇帝突然想用纸作对联,于是,他就把对联换成用纸写的。别人看见了,以为这是皇帝的新规定。于是,便都把对联改成用纸写的。流传,流传......所以,现在的对联都是用纸写的。
喏,我和妈妈今天也开始贴对联啦!
我拿了凳子,胶水,对联出了门,妈妈刚要涂胶水,我就大叫:“妈妈!我来粘吧!”妈妈就让我贴对联。
我先把胶涂上,站在凳子上,把一个福字正正地贴在门中间,我满意极了!要贴上联了,我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妈妈说:“你自己想想啊?”我想了半天,觉得很好理解,“春归大地人间暖”就是春风吹拂地面,人间就暖和了,你们说是不是很好明白呀?我又问妈妈,我老是看见别人自己写对联,我也想学,下一年自己写对联。妈妈说;"好呀!那样最有意义了。过几天就给你报以个书法班。"我可高兴了。我想:“要是我学了书法,我就给大姨二姨三姨和五姨也都写,让她们也过一次有意义的'春节!”
又要贴下联了,下联是“福临神州喜临门”意思是福气来到了神州大地,每家都喜气洋洋的。妈妈说,上下联是一个对子,是一对儿的才是春联的上下联。
上下联贴完了,好像还有什么没有贴......哈是横批!于是,我又去拿横批“福喜盈门。”
贴横批的地方是门的最上面,我太小了所以只能让妈妈来贴。我就帮妈妈拿胶水,妈妈站在凳子上,小心翼翼的把横批贴上去了。
大功告成啰!我好高兴,自己贴了一次对联。
放鞭炮贴对联作文 5
春节的脚步声渐渐走近,大街小巷都洋溢着节日欢快的气氛,各个商场里人山人海,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在春节的众多习俗之中,贴对联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项,接下来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家是如何贴对联的。
每年的年三十,我们全家老少都早早地起来,整理家里的各个角落、撕旧对联、洒水扫院子。干完这些活以后,奶奶抬出一个折叠桌子,放到门前展开,把事先准备好的糨糊、对联和筷子放到桌子上,然后开始分工:奶奶和妈妈抹糨糊,我和爸爸贴对联。
只见奶奶从容不迫地把对联背面朝上平铺在桌子上,拿起筷子,在装满糨糊的盆子里轻轻挑起了一些糨糊,然后奶奶又把糨糊均匀地抹在了对联上,抹完就交给爸爸。爸爸接到对联后,把正面对着自己,好像是担心对联会贴在他身上,又好像是在欣赏这一幅对联,然后爸爸对着对联微微一笑,我就猜测这幅对联一定写的很不错。后来爸爸告诉我,他是在分上下联呢。
爸爸终于把对联“运”过来了,我小心翼翼的踩在凳子上面,接过对联,生怕一个不小心,弄个“联毁人伤”。我抬起双臂,找准了位置,把对联贴了上去,然后用右手把对联从上到下慢慢地抚平,最后我跳下凳子,拿起扫床铺用的扫帚把对联的边角都扫平。但是我怕它还不结实,于是我又小心翼翼的踩到了凳子上面,把它按了按。我长出了一口气:这回应该结实了吧。有了第一幅的经验,后面的越贴越顺手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战斗”圆满结束。看着自己贴好的对联,整整齐齐的,我的心里有种按捺不住的兴奋。
对联虽小,但它却象征着喜庆、吉利,以及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期盼。
放鞭炮贴对联作文 6
今天是除夕,吃过早饭,我自告奋勇地帮爸爸、妈妈贴对联。
妈妈弄好了浆糊,我们先贴大门上的对联。来到门口,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张对联就往门上按,爸爸说:“别急,别急,这对联可是有贴法的。”我放下对联,很是纳闷:“对联贴在门上不就行了,还能有什么贴法啊?”爸爸说:“对联分上联和下联,也就是当你面对大门的时候,上联应该在我们右手边,而下联在左手边,横批也是按照从右到左的顺序贴。”
“噢,原来是这样。”我拿起对联看了看,又犯了难,“那怎么知道哪是上联,哪是下联啊?”“上下联的区别一般是根据对联的最后一个字来判断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的为上联,仄声一般指三四声,而最后一个字为平声的是下联。像我们贴的'这副对联,‘福来平安地’就是上联,‘财进幸福家’就是下联。”妈妈一边帮忙一边跟我解释着。“贴个对联还有这么多讲究啊!妈妈,你怎么知道这么多?”我好奇地问。“从网上查的呗,你有不懂的问题也可以上网找答案。”妈妈笑着回答我。
贴完大门的对联后,屋门的对联都是我安排的位置,还另0说,这现学现卖也管用,一个也没弄错。屋门也贴完了,爸爸开始贴“福”字。咦,爸爸怎么这么粗心,把“福”字都贴倒了?我大叫:“爸爸,爸爸,你弄错了,你把‘福’字贴倒了!”爸爸笑着说:“没错,福‘倒’福‘到’,这不过年了,福就到了嘛,哈哈哈!”原来是这样啊,我又长了一点学问。
今天我还真学了不少知识,我和爸爸妈妈约好了,明年我们还一起贴对联。
放鞭炮贴对联作文 7
春节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开始,所以人们非常重视它。
明天是元旦。今天家家户户都在贴春联,我们家也不例外,很忙。一大早,像往常一样,爸爸先把锅里剩下的米饭糊上,然后放些开水,把筷子放进锅里,搅拌成糯米糊。爸爸放在一边备用。我也来凑热闹,帮爸爸把准备好的墨水拿过来,倒进砚台里,把新买的红纸铺在桌上。我拿起哥哥手里的毛笔,轻轻地把马良的“魔笔”蘸进墨水里。我妈说蘸墨水没那么容易,要注意的事情很多。父亲对墨水密度和毛笔湿度的要求都不是一点点,我就按照要求做好了。我开始写春联,我爸开始像大书法家一样写笔。随着毛笔的移动,“金”字出现在我们面前,很洒脱,似乎在告诉我们,父亲在软笔书法上有很大的`造诣。不一会儿,“玉龙新年吐宝拜年,金凤含珠拜年。”这副春联展现在我们眼前。我和哥哥赞不绝口,给了爸爸一个大拇指。
妈妈在春联背面放了一点米糊,固定位置放在门上。我学古人:双手背在背后,摊腿,摇头念道:“金凤拜年,玉龙拜年。”我妈听了,走过来,拍了拍我的头,笑着说:“你这个小傻瓜,这春联也很讲究。右边的是上联,左边的是下联。请从右向左读。”“为什么?”我疑惑地问。“在古代,文字是垂直排列的。人们从右向左垂直阅读它们。春联就是这样。先看右边,再看左边。”我妈说:“玉龙过年,金凤凰珍珠过年。这才是正确的解读。”“哦,我明白了。”如果我想到什么。
春联是春节的“必需品”之一,春联的美丽寓意象征着新的一年生活的富足。我们家乡的习俗要求贴的春联必须是我们自己家写的,我父亲就可以练成这种优秀的书法。我也想和爸爸一样练字,希望明年能写春联。
放鞭炮贴对联作文 8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一到,我家的年味就从春联里氤氲开来。
临近春节了,大街上热闹起来了。买年货、摆年货、吃年货是人们过年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不,老老少少拎着大大小小的购物袋才准备回家呢!
就这样日复一日,终于到了我盼星星、盼月亮的那一天——大年三十。这天,我早早地起床了,捂着嘴巴蹑手蹑脚地走出房间,活像一个小贼,可是没想到爸妈起得比我更早。“干啥呢?赶紧刷牙洗脸吃饭,事不宜迟,快点!”妈妈在大老远儿的地方朝我嚷嚷道。“知道了,用不着您吩咐,今天可是我盼许久才盼来的,我怎能怠慢?”我自己嘟囔着。
我先把以前的旧春联揭去,再找来刷子把门框小心翼翼地刷干净,爸爸也在一旁调起了浆糊。调完浆糊,妈妈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春联,用刷子把浆糊均匀地抹在春联上。现在万物具备,只欠这个对联了,贴的.任务主要由爸爸来完成,递交这活由我来实行。只见他把春联上方的两个角向门框上的两个角对齐,拖直春联用手掌缓缓往下按,再将春联抚平,然后把溢出的浆糊抹掉,转眼功夫,一副春联就稳稳当当地贴好了。
“春联贴好了,2021年一定会顺心的!”爸爸说道。是啊,正如春联上写的那样:“一帆风顺兴骏业,万事如意展鸿图。”2021年,我们一定会事事顺心的!
家家户户红彤彤的一片,到处喜气洋洋,充满了节日的祝福!充满着勃勃生机!
放鞭炮贴对联作文 9
年三十的早上,我们开始忙碌起来。
吃过早饭,贴对联开始了。还没走到门口,爸爸突然问我:“你知道对联的上联和下联要怎么区分吗?”
“不知道。”我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那我教你。看,对联中最后一个字是三四声的是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一二声的是下联,这些叫平仄。还有横批从哪边读起,上联就贴哪边。”
“哦,我知道了。”
爸爸打开我家新买的对联,又问我:“这幅对联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上联贴右边还是左边?”
我看了看,两条对联分别写着“迎春迎喜迎富贵”“接福接喜接平安”。我思考了一下,回答爸爸的话:“‘贵’字是第四声,所以‘迎春迎喜迎富贵’是上联,‘安’字是第一声,所以‘接福接喜接平安’是下联。”我又看了看横幅,从左读到右,“横幅是‘照高星吉’,不对,应该‘吉星高照’,原来是右边读起的。所以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
爸爸笑着点了点头。
开始贴了,爸爸打开浆糊,把一支筷子放进去沾一些出来,涂在对联的'边边上。
我也想做点什么,看到地上还有支筷子,我拿上浆糊把筷子粘到了墙上。弟弟看到了,哈哈大笑起来。他也想学我这么做,来抢我的筷子。我不给他,他举着一只手,大声叫着:“给我!给我!”我只好屈服了。
我灵机一动,把手指放进浆糊里,粘了一些放到了对联背面,原来这样也可以贴对联,太好玩了!
就这样,我们开心地度过了这个早上。
放鞭炮贴对联作文 10
今天,是腊月二十八日了,一个生龙活虎的新年即将来临,每当新年的时候,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要贴春联,于是,我呢,就和我老妈买了几副春联,终于,大年三十那天终于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我们,全家人都来到了奶奶家,不一会,我们就热火朝天的干起来了。
开始,我拿来了胶水、凳子,我先从一个个小福字开始下手,我先把春联的反面抹上胶水,然后再学着爸爸贴对联的样子有模有样的贴起来,早就听说“福”字要倒着贴,不一会,这几个小福字就贴好了。之后,我又开始学习怎样贴对联,告诉你吧,贴春联也有一番讲究呢,贴春联时,“人正对着门,右手边贴上联,左手边贴下联。”很快,春联就贴好了。时间飞速的驶向前方,我的“战绩”越来越多,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心里美滋滋的。
今天我真高兴,不仅学会了贴春联,还学到许多关于春联的知识,更深刻领会了新桃换旧符的快乐,同时,我更想说:“没想到一副小小的.对联还有这么大的学问呢。我们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真是博大精深啊!”我站在大门外,欣赏着自己的杰作,红彤彤的春联映红了我们的笑脸。
虽然说每个国家都有新年,但是我更钟情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因为,它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有着浓浓的中国文化的芳香。
放鞭炮贴对联作文 11
年三十这天,是传统节日里最重要的一天。这天下午家家户户都忙着贴对联。
我、爸爸和叔叔先去奶奶家贴对联,奶奶早已准备好浆糊和对联等着我们。看到我们来爷爷也赶紧来帮忙,我看到了一副最长最宽的对联就说:“爸爸,这是贴在大门上的吧?”
“是的,赶快拿过来!”爸爸说。
我拿着对联,来到爸爸身边,看见爸爸拿了一个小笤帚,端着浆糊,把笤帚抹上浆糊,在大门的门框上来回涂了几下,然后,我把对联递给爸爸,爸爸把对联贴上,最后,爸爸再用新笤帚扫一下门框上的对联,这样一幅崭新的对联就贴完了。爸爸说:“看着我贴了一个,你也学着贴一贴吧!”
我说:“好的,这有什么难的,看我的。”
说着,我也学着爸爸的样子,拿起带浆糊的笤帚就往门框上抹,抹完之后就去找对联,结果叔叔在一旁笑了,我说:“叔叔,你笑什么呢?我做的不对吗?爸爸不就是这样做的`吗?”叔叔说:“做法对,只不过你还太矮,你抹的浆糊只能贴一半对联。”
“那怎么办?”我说。
叔叔说:“你说呢?”
“不知道?”我说。
“来我抱你吧!”说着叔叔就抱起了我,我把上面的门框也涂好了,爸爸给我拿来对联,我贴上,看着我贴的对联我高兴的跳了起来。剩下的对联有我和爸爸、叔叔一起给奶奶贴完了。爷爷奶奶还夸我长大了。贴完之后,我们回家也把自己家的贴完,光等着吃年夜饭了……
贴对联真是一件快乐又有趣的事。
放鞭炮贴对联作文 12
一大早早我就被妈妈吵醒了,原来今天是大年三十,妈妈早早地起来是为了贴春联,我一骨碌从被窝里钻出来问:“妈妈,我能帮您吗?”“当然可以了。”
吃完早饭,我们搬来凳子,妈妈先把旧春联撕下来,然后将透明胶剪出多个小段。“天天,我要贴了,你在下面看正不正”,我左瞅瞅右看看,然后说:“位置正好”,于是妈妈开始固定春联,我一个一个地给妈妈递胶带,弄得我手忙脚乱的。心想:“把剪好的胶带都粘在我的手上,这样我就不用来回跑了,哈哈,聪明吧!”当我带着满是胶带的手来到妈妈跟前时,她险些从凳子上掉下来,“看到我的手有何感想?”“简直就是九阴白骨爪呀!”我们俩都哈哈大笑起来。
贴好春联,我们又要在门上贴“福”字了,“妈妈,报纸上写了大门口的福字是不能倒贴的,”看见妈妈比着倒立的“福”字,我连忙提醒她,妈妈说:“是真的吗?”“不信咱们问爸爸”,爸爸从屋里走出来说:“孩子说的一点也没错”,“好!就听你们的”,很快妈妈就把福字贴好了。
看着那鲜红的春联,大大的福字,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过年喽!
评语:
这是一篇叙事的记叙文。小作者条例有序地记叙了一件“我”和“妈妈”一起贴春联的事。语言生动,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充满了童真童趣,字里行间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是一篇成功的习作!
放鞭炮贴对联作文 13
贴对联是中国过年的习俗,家家户户都会贴上崭新的对联。我们当然也不例外。
妈妈买来好几包对联,我们家屋子多而且还要去我以前的老家贴对联,所以买来好多。爸爸不知从哪拿来的胶水一大盆。妈妈把对联刷上胶水,爸爸把对联贴上。开始我没有加入,看到妈妈刷胶水我来了兴头。妈妈说:家里贴完了该去咱们以前的老家了。我高兴的跟着去了。
到了我以前的老家。把去年贴的对联全部撕下来,撕的时候有的也撕不完整,但也不影响今年贴的对联,因为新的对联可以把它盖住!妈妈刷上胶,我把刷好的对联递给爸爸,一切都井然有序。我看到妈妈刷对联我也想试试,妈妈同意了,我把对联全部都刷上了胶给妈妈的时候手上粘满了胶。要贴大柱子的顶上了,没有梯子怎么办呢?园子里只有枯玉米杆,爸爸拿起地上的玉米杆把横批放在玉米杆上啪的一声把横批贴了,还一下没贴正,歪歪斜斜的。我和妈妈都笑了,我刷对联也越来越熟练,很快我把对联都刷完了,也贴完了。
中国贴对联的习俗代表了下一年美好的祝愿,每句话都充满了对下一年的祝福,祝愿下一年工作的'人工作顺利,学习的人学习进步,老年的人长命百岁!我们贴完了手上又红又黏,红的是对联的颜色,黏的是胶水黏在手上的样子。对联不光好看喜庆,里面吉利又吉祥的词语让我很喜欢!
对联不光让我长了知识还让我感受到贴对联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呢!
放鞭炮贴对联作文 14
过年的时候,人们都穿着新衣服,不知你发现没有,就连大门也穿着红彤彤的“新衣服”——对联。我眼中的对联是高雅、博才的象征,有着很深的含义。说起贴对联,我更是欢喜,两只手被染得红红的,心里却偷偷乐着,真有意思!
今年的`大年三十,我和爸爸一起贴对联。今年贴对联,我不仅见识到了一幅幅含义深刻的对联,还知道了关于对联的知识呢!
大年三十早上,爸爸大声喊:“快起来了,今天贴对联!”一听贴对联,我从被窝里赶紧爬了起来。
啊!对联多好啊,爸爸先让我分一下类。我在那儿分类,爸爸就一本正经地说:“来,我给你讲讲关于对联的知识。对联,又名“对子”、“楹联”,新春佳节时贴在门上的又叫“春联”,是我国文学艺术园地中一种具有独特艺术色彩的奇葩,在全世界只有使用一字一音的汉字才能做到。加之对联与书法艺术结合,二者相辅相成,使得对联的传播更加迅捷,受众更为广泛,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我国社会各阶层的喜爱。”爸爸洋洋得意地说完这些,又灵机一动,说:“由你帮对联‘找家’吧!”我信心十足的说:“好!”
对联‘找家’开始了。“一庭多乐事”肯定是餐厅的。“招财进宝”应该贴在最显眼的地方……没过多久,我就给春联都找到家了,爸爸摸着我的头,笑着说:“嗯,表现的不错。希望你能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有关知识都了如指掌!”
今年贴对联,真是把快乐和知识都一网打尽。
放鞭炮贴对联作文 15
过年了,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过春节时,我们大家看春晚,贴对联,放鞭炮,舞龙灯。
一早,妈妈叫醒我说:“起来了!起来了!今天我们要贴对联。”我赶紧把衣服换好,去洗脸刷牙了。爸爸妈妈已经在大门前等我了。我兴奋的跑过去,妈妈给了我一对金童玉女门贴叫我贴在门上,我到屋里拿了一个双面胶和一把剪刀,我剪了几块双面胶贴到金童玉女门贴的背面,然后揭开双面胶。接着爸爸妈妈就拿起门贴比划着高低,“爸爸,低一点,再低一点,再低一点,再往右一点,妈妈,右一点右一点,再左一点,高一点,再高一点,再高一点。”我仔细的看着,怕等会贴偏了。“爸爸,再往左一点,对,没问题了,贴上吧!”于是爸爸妈妈把金童玉女贴上了。
紧接着,我又减剪下几块双面胶贴在对联背面,对联上面写着“迎春迎喜迎富贵,接财接福接平安。”横批上面写着“五福临门”,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揭开双面胶,我们打算先贴上联和下联,这一次就有经验了,每个人只用我纠正一次了。“嗯,挺好的`,不过爸爸你往左一点,等等,妈妈在往上一点,嗯,让我再看一下,好啦好啦,贴上吧。”我说。爸爸妈妈把对联贴上,再使劲的按了按。“最后我们来贴横批。”爸爸宣布。我搬了一个椅子和一张报纸,把报纸垫在椅子上,爸爸踩在报纸上,妈妈和我异口同声地说:“右一点,好了。”于是爸爸就把横批贴上了。
贴对联真好玩!爸爸妈妈说:“明年我们家自已写对联来贴。”
放鞭炮贴对联作文 16
大年三十上午,爸爸搬来一架梯子靠在门框旁的墙上,一口气就爬了上去,站稳后他让我把对联递上去。我费了好大劲儿才把对联递给了爸爸,却听爸爸哎呀了一声:“糟了,透明胶带没拿上来。”说完他就从梯子上爬下来,正好被赶过来帮忙贴对联的爷爷看见了,责怪爸爸:“贴对联要心平气和,你这么慌张干什么?我去拿胶带。”
等爷爷拿来胶带,爸爸又噌噌噌地爬了上去。不一会儿,爸爸就把对联贴好了。妈妈看着对联突然大叫一声:“对联怎么贴反了?对联下面的狮子头要朝里,你贴成屁股朝里了。”爸爸一听立马又爬上去换,过了几分钟,门框上的对联总算贴好了。
爷爷让我认真地把这幅对联读了几遍,确认无误后才开始让爸爸贴门神。我们买的.门神是秦琼和敬德,这两位门神威风凛凛,爷爷很喜欢,说贴门神能避邪镇宅。爸爸把“秦琼”贴好后,却找不到“敬德”,抬头一看,不知什么时候妹妹把“敬德”拿跑了。爸爸连忙去追妹妹,妹妹抓着门神在前面咯咯笑着跑,爸爸在后面气喘吁吁地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门神给请回来了。幸好妹妹没把门神撕烂,不然又得上街去买。看到这一幕,期盼和顺的爷爷只好瞪瞪眼。
最后,爸爸终于把对联全贴好了,爷爷也及时地点燃了鞭炮,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我家的贴对联活动胜利结束。
放鞭炮贴对联作文 17
老师今天刚教我们一些对联的知识,晚上一回到家中我就留心看了一下我家的对联,发现了大问题。左边贴的是“门盈喜气庆新春”右边贴的是“户纳祥光开泰运”,爸爸妈妈把对联贴反了。
回到家中,我不动声色故意好奇地问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你们会贴对联吗?”
爸爸理直气壮地说:“当然会啦!”
妈妈谦虚地说:“我是不知道,请教你当我的`小老师好吗?”
我接着又问:“那你们知不知道上联贴那边?下联贴哪边呢?”
爸爸挺着胸膛立即回答:“上联贴右边,下联贴左边”
我心里暗暗在笑,紧接着又问:“你知不知道怎样分上联和下联?”
爸爸终于谦虚摇着头说:“我只知道‘平折平折平平折’。”
我叹了一口气说:“唉!看来你们都不知道,我就告诉你们。”于是我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赵老师教了我们怎么分怎么分上联和下联,看最后一个字。如果最后一个字是一声或二声,那就是下联。如果最后一个字是三声或四声,那就是下联。上联贴那边?下联贴哪边呢?那就是上联贴左边,下联贴右边!”
爸爸恍然大悟道:“哦!原来是这样,看来我们家的王茜庆也可以当我们的小老师了!爸爸妈妈很骄傲!”
通过这件事情,我才知道爸爸妈妈也有不足的地方。我终于能当爸爸妈妈的小老师了,也希望我给他们讲的道理也能牢记心中!
放鞭炮贴对联作文 18
今天是大年三十,妈妈忙着打扫卫生、做年夜饭,我和爸爸在家里贴对联。
爸爸拿出准备好的一卷对联,对我说:“益铭,去给爸爸拿一把裁纸用的小刀。”我一蹦三跳地找来了一把削铅笔用的小刀,递给了爸爸。爸爸先把连在一起的一副对联沿着中间线对折,再用小刀沿对折线小心翼翼地裁开。裁了几张后,爸爸就说:“这把小刀不好用,再去给我换一把。”我翻箱倒柜地找了一圈,结果连半把小刀的影子也没看见。“爸爸,没有了。”我大声吆喝着,“要不你用剪刀吧?”爸爸回了一句,说:“用剪刀还不如用这把小刀呢!”爸爸继续裁着纸,显然小刀影响了裁纸的速度。我心里非常着急,几次伸手帮忙都被爸爸制止了。
过了一会儿,爸爸终于把对联裁完了。现在开始贴对联了。我高兴地帮着拿涂好胶水的对联,让爸爸贴。这其中有一幅对联的上联是“新春迎百福”,下联是“好运纳千祥”,横批是“紫气东来”,爸爸在贴的时候,一不小心把两张对联粘到了一起,结果爸爸一撕,把其中一张对联的角给撕了下来,我着急地对爸爸说:“爸爸,还是让我的小手来撕吧!”
还没等爸爸反应过来,我已经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采取行动了——两手平均用力,使劲一撕。哈哈——幸运的.是,两张对联被完好无损地分开了。爸爸的脸笑开了花,妈妈也向我竖起了大拇指。
今天真开心,用我的行动证明我长大了,爸爸妈妈不能再把我看做一个小小孩儿了。
放鞭炮贴对联作文 19
今天是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扫尘日”。这天,家家户户都换新对联了,其中也有我家。
早上,10点左右,我和爷爷准备贴对联了。我迫不及待的打开对联,一行苍劲有力的字映入眼帘,这副对联上联是“九州瑞气迎春到”,下联是“四海祥云降福来”。尤其是“福”字,笔画均匀圆润,似乎写活了,它让我看见了来年幸福美满的生活。
开始贴对联了,爷爷告诉我:贴对联是中国的书的传统文化,要遵循传统的习俗,上联要贴左边,下联要贴右边,横批的字应从右向左念。我把双面胶整齐的贴在对联背面的内侧,四个边全贴好了,我把对联给了爷爷,爷爷踩上椅子,我在下面指挥,不一会儿,上联合下联都贴好了,只剩下最重要的.横批了,看着爷爷贴对联那么轻松,我心里痒痒的,便去客厅拿来里一张最高的椅子,把爷爷叫下来指挥。我把横批按在对联的正中央,爷爷说:“左边高了。”我把左边放下了点儿,“左边低了,放高点。”“横批往右放三厘米吧!”“右边高了……”我听着爷爷的指挥,有些不耐烦了,唱道:“我上看下看,左LOOK右LOOK,贴对联怎么这么难?”“正了,快贴上!爷爷打断了我的歌声,我连忙把横批贴上,一副对联就贴好了。
贴对联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任何事都有技巧,要有耐心,如果两点都达到了,那就”万事功到自然成“咯!
放鞭炮贴对联作文 20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帮着家里布置年味儿,挂灯笼,贴对联。
我拿出了两个又大又红的灯笼,搬来了梯子,自个儿挂起了灯笼。我先把瘦瘦长长的灯笼压成了又矮又胖的样子,我边做边想:“灯笼可真有趣,我们都是从挨个儿往高里长,而这灯笼呢恰恰相反,真好玩儿!”我爬上了梯子,哟,我又长高了一大截啦,哈哈!接着,小心翼翼地将灯笼用铁丝绑在横杆上。没一会功夫,就挂好了一个灯笼。我擦擦额头的汗珠,看看自己的成果,咦?怎么感觉少了点什么呢?我往下一瞧,地上还躺着两个黄色的圈圈。我一拍脑门,呀,原来忘记给灯笼装上装饰了!于是,我又将灯笼解下,重新忙活起来。
挂好了灯笼,就该贴对联了。我拿来春联和固体胶。当我展开春联时,发现这对春联的反面本就有双面胶。于是,我撕下上面的一层纸,爬上梯子,将春联妥妥地贴在了大门的左右上三个位置。可是,正当我得意之时,其中的一张春联就掉了下来。我赶紧过去按住,可是,另一张也来凑热闹,也掉了下来,弄得我手忙脚乱的。我立刻抓起一旁的固体胶,把春联的.背面涂了个遍,再严严实实地贴上。这下,不会再掉了吧!我满意地笑了。
院子里挂起了灯笼,贴上了对联,顿时变得红红火火的,这过年的气氛也浓厚起来了,也寓意着来年全家人的幸福美满。
放鞭炮贴对联作文 21
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我们家也不例外,爷爷说做事要赶早,所以我们决定今天就把对联贴上。
爷爷首先带着我去我们新家贴对联,我们提着事先准备好的糨糊和对联到了我们的新家。对联分上下两联,上联贴右边,我们先把对联读了读,先找好上联,接着爷爷拿着刷子在糨糊里醮了醮,仔仔细细地把对联的每个角落都刷上糨糊,然后爷爷拿着对联的上面,我拿着对联的下面,我们小心地把对联贴在墙上,上下左右对齐后,我们轻轻地把对联抚平,爷爷怕不平整,又拿小扫把从上到小又扫了一下,并把多余的糨糊扫干净。
这下好了,我站在远处一看,真不错,平平整整的。该贴下联了,我闹着要试试,爷爷答应了,我回想着爷爷贴对联的步骤,学着爷爷的.动作有模有样地干起来,爷爷在旁边辅助我,我费了好大劲终于把下联贴好了,可是跟爷爷贴的比起来还是相差甚远,也就勉强能过关吧。贴对联真是看着简单,做着难啊!该贴门神了,这次不用糨糊了,用透明胶,我们在四边各贴了一条透明胶牢牢地把它贴在了门上。最后就剩横批了,这个“万事如意”很快就贴好了。
接着我和爷爷又把车库的对联也贴上了,这下就大功告成了,所有的对联都贴好了。贴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我认为是最有意义的,贴上对联就意味着年味越来越浓了,新年也越来越近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期待着新年的到来。
放鞭炮贴对联作文 22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帮着家里布置年味儿,挂灯笼,贴对联。
我拿出了两个又大又红的灯笼,搬来了梯子,自个儿挂起了灯笼。我先把瘦瘦长长的灯笼压成了又矮又胖的样子,我边做边想:“灯笼可真有趣,我们都是从挨个儿往高里长,而这灯笼呢恰恰相反,真好玩儿!”我爬上了梯子,哟,我又长高了一大截啦,哈哈!接着,小心翼翼地将灯笼用铁丝绑在横杆上。没一会功夫,就挂好了一个灯笼。我擦擦额头的汗珠,看看自己的成果,咦?怎么感觉少了点什么呢?我往下一瞧,地上还躺着两个黄色的圈圈。我一拍脑门,呀,原来忘记给灯笼装上装饰了!于是,我又将灯笼解下,重新忙活起来。
挂好了灯笼,就该贴对联了。我拿来对联和固体胶。当我展开对联时,发现这对对联的反面本就有双面胶。于是,我撕下上面的一层纸,爬上梯子,将对联妥妥地贴在了大门的左右上三个位置。可是,正当我得意之时,其中的一张对联就掉了下来。我赶紧过去按住,可是,另一张也来凑热闹,也掉了下来,弄得我手忙脚乱的。我立刻抓起一旁的固体胶,把对联的.背面涂了个遍,再严严实实地贴上。这下,不会再掉了吧!我满意地笑了。
院子里挂起了灯笼,贴上了对联,顿时变得红红火火的,这过年的气氛也浓厚起来了,也寓意着来年全家人的幸福美满。
放鞭炮贴对联作文 23
今天是大年29,一大早,大舅就把我和我哥,我弟叫了起来,让我们下楼把两个车库上的对联贴了。
我们只好赶快收拾,即使心里头有一万个不愿意也必须服从命令。因为后期这边天气这么冷,零下二十六度,说实话,我真不愿意。
几分钟后,我们整装待发,手里拿着剪刀,胶带和对联就站在了冷风中。我哥高,所以他贴对联;我撕胶带,因为我的指甲长;我弟就“打酱油”,因为没有他的事了。
我们先贴横批,横批短,好贴。因为在冷风中,我赶快撕下一条很长的胶带,递给我哥。横批贴好后,我拿起左边的一副对联递给我哥,谁知风太大,把对联刮烂了。没办法,我只好上去又拿了一副下来。等贴完一副,我们已经冻成“冰棍”了,只好上取暖一会儿再下来。
我们没有暖多久又下来了,才开始贴第二副对联。这回贴的时间更长第二副对联没有第一副厚,再加上胶带冻了,没有粘性,撕胶带的`次数也多了。我们回去时,连腿都不听话了。
回来后,只见“打酱油弟”什么事也没有。可不,在下面,他戴着手套、帽子。他还不肯拿对联,把戴了手套的手还要放进兜子里。我们很无奈,就将对联压在车轮底下。我弟一会儿左跑跑,右跑跑,你们别说,还真像打酱油的。
这次贴对联,我可一辈子都忘不了,因为下午,风把我们辛辛苦苦在寒风中贴好的对子,请到家里去了,可把我气坏了。以后,我可不会这么轻易的让风得逞喽。
放鞭炮贴对联作文 24
今天是大年三十,家家户户自然少不了一项十分重要的年俗活动——贴对联。
一大早,我们便赶到奶奶家,帮助奶奶把院子里的门上都贴上对联。由于对联很多,工程量大。所以我们要进行分工:妈妈负责刷浆糊,爸爸负责贴对联,我,则负责拿着一个扫把骨朵儿,负责把贴上的对联刷一刷,使对联粘的更牢固,而爷爷奶奶则负责后勤工作,分工结束后,我们就要开工了!
首先由妈妈在要贴对联的地方涂上一层很均匀的浆糊,然后爸爸把准备好的对联端端正正的贴上去,最后则由我用这个外形奇特的“小扫把”在对联上刷一遍,再刷一遍,直到对联平整又牢固的粘在墙上。有了我们一家熟练的操作,几幅对联和大大的'“福”字很快就要贴完了。可是没想到的最难的还是后面——院门口的对联和门神。刚要贴门神,麻烦事就来了,两个门神到底哪个在左哪个在右呢?“该这个在左边吧?”妈妈犹豫的说,“没事,贴吧”爸爸便贴了上去,贴好后。爸爸回屋一看图,才惊叹了一声“哈哈,贴反了!”哎,刚才算是白忙一场呀!门神贴好了,开始贴对联。门口的大对联2米多长,差不多半米宽,我拿都拿不成,上半截刚糊上,下半截就被风吹的“哗啦”乱响,好象孩子在风中哭闹,爸爸妈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个大家伙”贴好,真是不容易!
用了整整两个小时,我们才将所有对联贴好,真累呀!但是通过这次贴对联活动,不仅使我增长知识,也让我体验到了中国年俗的乐趣!
放鞭炮贴对联作文 25
年二十九,也就是还有两天过年的时候,外公外婆带着我、表哥和两个舅舅一起回望牛墩给他们的旧屋贴对联。
外公买了一罐浆糊、一把刷子、几个福字、两个门神和十几个不同大小的小金钱回来。既然是贴对联,那为什么没有买对联呢?答案是我已经自己写好给他们了,一共有两幅。先贴对联的横批,我小心翼翼地把对联横批放在铺满了报纸的的桌子上,然后拿起刷子,在浆糊里蘸了蘸,在对联横批的四边各来回刷了几下,又在对联横批的中间点了一点,看看四角有没有刷好,没有刷好的补好它,这才把对联横批交给站在梯子上的宁舅舅。宁舅舅把对联横批摆正,然后贴了上去。他转过头,对我说:“给我一张报纸。”我不明白宁舅舅为什么要一张报纸,但也不敢怠慢,立即去找了一张报纸给宁舅舅。宁舅舅两只手拿着报纸,放在已经贴上去的对联横批上,一手拿着报纸,一手用力地在上面摩擦,这时,我才明白宁舅舅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了:原来是为了不使手弄脏,又要使对联横批贴得更紧,所以就用一张报纸挡着。
到贴小金钱的时候,我一张一张的涂浆糊,表哥看见了,走过来,说:“你这样涂太慢了,让我来吧!”说完,不由分说地一把夺过我手上的刷子。我在一旁想到:看你能搞出什么名堂来!只见表哥把小金钱都摆在了一起,然后上下来回刷浆糊。我看呆了:原来可以这样!表哥则略带嘲笑地望着我。小金钱不一会儿就全部刷好了。
这次的“贴对联活动”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都要讲技巧!
放鞭炮贴对联作文 26
过年要“贴对联”、“放鞭炮”、“拜年”……在我印象中,拜年是最开心的,跟着大人跑亲戚,不仅有很多好吃的,还可以拿压岁钱。而贴对联,对我来说可是很陌生的,因为从我记事起,我就没看过家里过年贴对联的,走在村子里也很少看到谁家大门上过年贴对联的。
过年前,我家新房落成典礼,总算看到对联啦!红艳艳的纸张贴在大门上,鲜艳夺目,吉祥的`话语恭祝新屋落成,预祝主人家兴旺发达。我就奇怪,为什么办喜事要贴对联,过年那么喜庆的节日却不用贴对联。难道过年就不用表示美好祝愿了吗?带着疑问,我问了家里的大人们。大人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爷爷说,记得他小时候是要贴对联的,还要贴年画;奶奶说,村里没人会写对联,后来就慢慢省去了贴对联这一习俗;小姑妈说,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腾飞,人们对过年已经不那么有仪式感了,有些习俗也就消失了;小姑夫说,你看现在国家规定清明节、中秋节放假,禁止事业单位过圣诞节等,就是在弘扬继承祖国的传统文化,慢慢地老百姓会注重传统习俗的仪式化的。“是啊!是啊!今年我们就开始贴对联”我迫不及待地说着。
大年三十的早上,我和姐姐一起床,就开始贴对联。架梯子,找胶水,忙得不亦乐乎!看着贴着火红对联的大门,我自言自语地说:“传承祖国传统文化,从我家对联贴起!”哈哈,这应该是我家贴对联的由来吧,我一定要把这习俗传承下去。
【放鞭炮贴对联作文】相关文章:
贴对联作文11-28
贴对联作文11-27
有关贴对联的作文09-18
关于贴对联的作文05-13
【实用】贴对联作文06-21
贴对联作文[实用]01-10
贴对联作文(精选27篇)01-18
贴对联的作文(精选34篇)02-19
贴对联的作文300字06-14
【精选】贴对联作文36篇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