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三国文化征文

时间:2024-05-10 19:05:03 登绮 文化 我要投稿

许昌三国文化征文800字(通用5篇)

  三国文化指人们对三国时期的基本情况、历史文化进行研究所得到的知识与经验。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许昌三国文化征文800字,一起来看一下吧。

许昌三国文化征文800字(通用5篇)

  许昌三国文化征文 1

  “历史使人聪明”。这是历史学家庞朴先生的一句名言。

  因为历史是前人成功和失败的记录,由成功而失败,由失败而成功的经验教训的积累。无数英雄呕心沥血演绎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形成了厚重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积淀。这种积淀是无形的,无处不在的,无处不起作用的。它们有关于友情亲情的忠诚,也有关于臣子对国家的孝忠。这些优秀的文化无一不深深的薰陶着中华民族的'每一位炎黄子孙。

  厚重的优秀的三国民族文化积淀便是这历史长河中灿烂的一幕。它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更是我们应大力发掘,大力弘扬的民族精神。三国文化重在“信义”二字。诚信、仁义、道义自古至今都是应当作为人生的准则。刘关张兄弟三人也都是凭此信念才结下了“以天下苍生为已任,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人生信条。

  现在已进入21世纪,在知识爆炸、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高度发达的今天,“诚信”二字尤为显得重要。如果你是企业家,你要靠诚信来树立国打造你的品牌,纵横商场。如果你是处交家,你要靠诚信来树立国家形象,驰骋列国。诚信,在人们生活中无时无刻起着重要作用,纵观历史,古人尚能做到,更何况我们呢?

  在三国历史文化积淀中也涌出了许多优秀的人物,他们在推动历史进步方面也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虽然他们各自也有性格上的弱点。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看待一个人应当像苏轼看庐山一样,从不同角度观察和评价,才能跳出历史看历史。

  读史使人明鉴,也正是历史上这些优秀的文化和崇高的精神不断的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我们才更近于完善,我们的社会才会不断进步,开启美好的明天。

  许昌三国文化征文 2

  《三国演义》讲述了许多英雄人物的故事。但真正值得我们赏识的英雄是谁呢?我想曹操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如果照这个标准衡量,《三国演义》真正的英雄只有曹操和刘备。如果你不信,听我慢慢地讲给你听。

  关云长,武功绝顶,义气深重,也深有谋略。有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等辉煌事迹,但他骄傲自满,安于现状,不算英雄。张飞,勇猛无比,但缺少谋略,性情暴躁,贪酒误事,也不算英雄。诸葛亮干过许多惊大动地的大事,舌战群儒、巧借东风、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但如果不是刘备三顾茅庐,他也就是一个有才无处使的种田农民。可见他胸无大志,所以他也不是英雄。司马鲜可谓有勇有谋,诸葛亮六出祁山,未能如愿,就是因为碰上了司马懿。可是他疑神疑鬼,优柔寡断,致使诸葛亮空城计,吓退几十万大军,让后人耻笑。所以也不是英雄。孙权凭借长江天险,盘掂江东,不图进取,谈不上英雄。周公谨年轻有为,赤壁之战大破曹军80万。可他小肚鸡肠,嫉贤妒能,当然算不上英雄。吕布可谓勇冠三军,在战场上一人能抵刘关张三人,但他三易其主,毫无信义,又贪酒好色,只能是一个徒有武功的'无义之徒。剩下的赵云、张辽、许褚、马超、黄忠等诸将,均胸无大志,当个将军还可以,离英雄相差很远。

  再看曹操和刘备。二人均看到汉朝将要灭亡,诸侯混战,民不聊生。曹操举事是为了统一诸侯,救民于水火;刘备举事是为了匡扶汉室,解黎民于危难。因此他们两个都有远大志向,就是图天下以救苍生。在谋略方面曹操自不必多说,他不但是军事家、政治家,还是有名的诗人。刘备在谋略方面虽略逊曹操一筹,但他用人有方,使天下许多有才之人都投到他旗下。他三顾茅庐,使诸葛亮出山,定三分天下之计。

  所以说,真正的英雄,首先要有远大的志向,其次要有智谋,再者就是要会用人。

  许昌三国文化征文 3

  同学们,你们读过曹植的《七步诗》吗?你们听说过孔融让梨,曹冲称象,关公夜读“春秋”的故事吗?你们知道这些历史故事都发生在什么地方吗?还是让我来告诉大家吧,这些故事呀都发生在三国时期的许昌!

  许昌,就是我的家乡,是一个风景宜人的美丽城市,也是三国文化的发源地。至今在我们许昌还保留着许多三国时期的名胜古迹,和许多脍炙人口的三国故事。今天,就让我带领大家感受一下许昌的三国情韵吧。

  漫步在许昌市区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以三国文化为主题的路名,店名,游园名,比如春秋桥、建安大道、华佗路、魏文路、魏武路、议台路、春秋广场、魏武游园、三国大酒店、桃园大酒店等等,让你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浓厚的三国文化气息呢!

  被称为三国故都的许昌,城市中至今还有很多三国时期的遗迹,霸陵桥、春秋楼、华佗墓,屹立在城市的不同位置,每次来到这些地方都好像看见了一幅幅真实的历史画卷。霸陵桥,相传是三国名将关羽辞曹挑袍处。桥旁有《汉武帝挑袍处》的石碑。在石碑的旁边,威武的关公丹凤眼,卧蚕眉,手拿青龙偃月刀,骑着跃起的赤兔马屹立桥头,坚毅的眼神让人们好像看见了,当年关公放弃荣华富贵追求仁义的决心。关羽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许昌人学习。

  说到许昌啊,你一定要来曹丞相府魏武帝广场游玩一番。来到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魏武大帝—曹操的雕像。雕像看上去有几十米高,形态逼真,栩栩如生,不禁让人感受到了曹操威武雄壮,博大恢弘的气势,让人望而精神振奋,敬畏之情油然而生。我从书中知道曹操不仅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还是一代枭雄,胸怀天下,忧国忧民,非常有抱负。我这个小三国迷,就非常的敬佩这位魏武大帝呢。

  在去年的三国文化周,我所在的舞蹈学校,参演了说唱舞蹈《华彩建安》,讲得就是许昌三国名人的历史轶事。正如歌词中所唱的,许昌人杰地也灵,世世代代出精英,民族文化历史长,三国文化最辉煌。我爱许昌,我爱我的家乡。

  同学们,欢迎你们许昌来,和我一起感受许昌三国文化的魅力吧!

  许昌三国文化征文 4

  一段历史,一种文明,总可以追寻出一些起源,一个发源地。而三国文化中 —— 刘备、曹操、孙权这三位重要的人物里,由于民间诸多朴素、美好的传说,加之罗贯中笔下的演义,刘备已然是最受人们同情,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

  今天,在这条路上,一座小城中最普通的农田包围的路上,我们一行人正将三国文化踩得更实、更真切。尽管涿州这个地方远离四川,但它却又与“蜀乡”有太大的联系。一提到“蜀”,人们最多是想到 —— 四川、蜀国、刘关张。是的,这里是刘备的家乡,是张飞世居的土地,是关羽遇到两位英才的地方。这里更是他们结义之地,三国文化的。发源地。“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的故事想必大家也已经耳熟能详。当年,刘关张结义于涿郡桃园,招募五百乡勇,又妙遇张世平,苏双这样的.大商,赠与良马、缤铁、金银,而后投奔刘焉,艰苦创业。凭着“初出便将威力展”的勇气和才智,逐渐兴旺。见徐庶,遇水镜,得诸葛等等,励精图治,成就了一番事业。虽然刘备匡扶汉室的心愿未了遗恨而去;关羽败走麦城;张飞则是伐吴未克身先死,身在阆中,头在云阳。但他们留给后世的,却依然是忠心,勇毅。

  就这样思索着,不知不觉间三义宫的形象竟展现在了我的眼前。三位义士的庙宇,显得那样古朴,宁静。可能由于心中的敬畏,这庙宇竟也显得雄壮了一些。不大的广场上,一尊后人为他们修筑的忠义鼎正对于庙门,只此这些——总之,一片祥和,一片的与世无争。再向鼎前面看去,同样正对庙门的是一条农田间的阡陌,人、田、庙三者和谐在了一起。这一座庙宇也好,宫殿也好,已是这里农人生活的一部分了。不知修建者为何把庙建在这里,或许这与楼桑的华盖有关,或许这是刘关张三人曾走过的地方,如果真是这样,我们便是将他们走过的地方再次依依踏实与重温。脚步中不仅有方位的变化,更有纸片的文化的遗影。这庙宇是这样古朴,就像它正对的农田一样,它也与小城现有的一些文化相符合。它的气息与这里的人们,与这座小城的呼吸融为一体,尽管这里没有三位英雄的遗体,却遗留了他们的英魂。

  不论怎样,一向忧国忧民从民间底层走出的汉昭烈帝,见到这一幅景象也该安息了吧!他生前没有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没有让他的子民真正过上没有征战的生活,而现在他的家乡已经和平繁荣,祥和安定,他已应安息了。他同自己的二位兄弟,向着那些正在农田里劳作的农人们,又会想些什么呢?

  许昌三国文化征文 5

  称许昌为“古都”,实在名副其实。这里是全世界炎黄子孙的寻根问祖之地。有的历史,因为太久远而消散于无形,只成了书里的符号;有的人物因深埋于地下而被人遗忘。但直到如今,三国的历史典故仍会被人们反复提及。而一部120回的'三国,就有51回发生在许昌,172处提到许昌。 许昌地处中原腹地,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古遗迹、遗址众多。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踏上许昌这片土地,便如走进了三国故事里。魏都宾馆、建安大道、魏武帝广场……在这里,三国余韵浓抹,俯首皆是三国故事,历史传说。“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

  春秋楼————彩塑的是关羽的坐像,关公傍烛拈髯观书,形态逼真。看到那已燃不起来的烛光,我想起了民间传说,关羽要夜读《春秋》,二位皇嫂要做针线,曹操却派人只给他们送去一根蜡烛,企图乱其礼数。关羽大义凛然,抽出宝剑,把蜡烛劈为两半,分开使用。从此,关羽“剑劈蜡烛”的故事就传为佳话。清代乾隆年间,许昌州官曾题诗赞颂关羽美德:秉烛中宵暂避嫌,宅分两院亦从权。依曹不久仍归汉,留得英风在颍川。

  然而让我震撼的,是“关羽诗竹碑”。关羽在曹营,一心想着刘备,就画了一幅竹子图,挂在春秋楼内,表示他的忠贞。乍看,一株株的竹子,临风摇曳,再看,竹叶的交叉疏密,都像是着意安排的,仔细看,飘洒的竹叶竟组成了一个个的文字,顺着竹势念下去,是一首五言诗:“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谢。”有人说,当时的曹操未看出此诗,我想足智多谋的曹操肯定看出来了,人们只看到了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忠义,却没有看到曹操爱惜人才的博大胸怀。

  在许昌,三国遗迹很多,需要你亲自触摸。

【许昌三国文化征文】相关文章:

许昌三国文化征文05-27

许昌三国文化征文6篇07-07

许昌三国文化征文(6篇)07-08

许昌三国文化征文4篇05-29

许昌三国文化征文(4篇)05-29

许昌三国文化征文3篇07-29

许昌三国文化征文(3篇)07-29

许昌三国文化征文(精选4篇)07-09

许昌三国文化征文精选5篇07-09

许昌三国文化征文(5篇)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