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印染传统的民间艺术
解放前在华阴的广大农村大多种植着一种青兰色的枝叶植物,叫做“靛”.这是一种传统的染料作物。入秋收割,经过沤变,装入池中捣烂,俗话叫“打靛”一直打到全部膏状,然后经沉淀,取出装入缸中,这就是蓝色的染料。因为这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打靛”中,又可以产生许多偶然的效果,影响到它的成色和质量。因此,种植户对这项作业很重视,甚至产生了许多迷信的思想寄托。“打靛”一般在晚上进行,开工前要向月神献上贡品、奠酒。末了还要祝酒,尽欢方散。
染布的作坊叫“染坊”,分布在不少村镇。他们从农民家里收购回这种原料,经过加工,即可染布。用靛染出的土布,经久不易变色,而且色泽典雅,对各个年令层次的人都很合宜。这种青中透兰的颜色,还可以染出各个不同的色阶,如深兰、月白、藏青等。除了单色,还可染出花饰图案。方法主要有两个:
一、扎染。先将布料按布局扎结出各种花结,敷以防浸材料,然后放入缸中煮染即成,这种方法操作简易,但图案比较单调。
二、版印。先将硬纸板刻出花饰图案、打腊,再用石灰调豆面,将版样刷于布面,晒干后浸入染缸煮染,最后取出晒干,揉掉涂料,漂洗即成。这种方法虽操作较复杂,但印染的图案精美,富于变化,有较强的装饰味,尤为年轻妇女喜爱。这种染法一般用于衣料、被面、床单、门帘、围裙、手帕、桌围等。板印过程中,也不局限于一种颜色,还可以用红、绿、黑、黄等色套染,其颜色富丽,明朗,是当时民间最理想的印染方法。在三十年 代全县的染坊少计也有三十多处,尤以夫水、五方、三河口等地的几个染坊工艺水平较高。四十年代后,由于化学印染的发展,染坊日趋萧条,以至破产。但这种兰印花布的审美价值依然存在,现代织布厂的一些图案还借鉴这个形式,生产出一批批的仿兰印花布,颇受群众欢迎,还有相当的市场。1980年我市民间艺人张来生,创作了一幅兰印花布门帘画《吉庆有余》,进省进京展出,深受好评。
【印染传统的民间艺术】相关文章: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06-28
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作文03-31
印染实习报告02-21
民间艺术根雕06-26
民间艺术的传承06-22
民间艺术的作文10-27
民间艺术作文12-31
民间艺术的作文03-20
民间艺术作文07-11
印染实习报告优秀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