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中的墓葬习俗与文化

时间:2024-06-24 14:13:39 雪桃 文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红山文化中的墓葬习俗与文化

  红山文化,发源于东北地区西南部。起始于五六千年前,分布范围在东北西部的热河地区,北起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南至河北北部,东达辽宁西部,辽河流域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大凌河上游。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红山文化中的墓葬习俗与文化,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红山文化中的墓葬习俗与文化

  红山文化墓葬

  氏族墓地选择在高山上,墓地内部分区,区内分行,墓室结构为土坑竖穴或洞穴,有墓前用火烧墓坑的习俗,单人仰身屈肢葬男女和葬,男性墓多随葬生产工具。并有束发、佩带项环和臂环的习俗。

  小河沿类型与红山后类型虽未发现明确的地层叠压情况,但两者之间在文化内涵上有明显的时代早晚和承袭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小河沿类型石器中细石器加工更为精致,圆弧骨柄石刃刀更为普遍实用,反映出生产技术较红山后类型更为进步。小河沿类型早期陶器与红山后类型承袭关系比较清楚,均有泥质红陶和彩陶,小河沿类型的泥质红陶敛口钵、夹砂灰陶式深腹罐、双耳双口连通壶以及平行斜线的彩陶花纹、刻划纹等,都有脱胎于红山后类型的迹象。泥质灰、黑陶增加,但却不见压印“之”字纹,而被细绳纹及菱形回字纹所代替。其它如镂空豆、尊等多种器类的出现,彩陶图案的几何化,表明制陶业有了新发展。

  小河沿类型出现了双间房址和男女合葬的习俗,说明当时已进入原始公社解体阶段,在社会发展阶段上,表现出较红山后类型进步。在时代上应是介于红山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之间的遗存,是由红山后类型直接发展演变的类型。

  小河沿文化之后,这里是夏家店下层文化分布的中心区,在敖汉旗南台地曾发现小河沿类型晚期文化层被夏家店下层文化早期房址打破的地层关系,一些文化因素已开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先河,如磨光泥质黑陶增多,朱绘和彩绘出现,绳纹兴起,折腹器、大敞口浅盘细柄豆、大平底盆、镂空圈足器等都具有红山文化时期的特征。这样,由于小河沿类型的发展,填补了红山后类型和夏家店下层文化之间的空白,它们已基本可以衔接起来,从此,距今四千年前,西辽河、大凌河流域已进入青铜时代。

  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形成过程与去向如何,前者涉及到它与红山文化的关系,后者则涉及到它与燕文化的关系。

  拓展:红山文化的墓葬习俗特点

  红山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主要分布在辽宁、内蒙古和河北等地,距今约6000-5000年。红山文化的墓葬习俗主要有以下特点:

  氏族墓地:红山文化的氏族墓地通常选择在高山上,墓地内部分区,区内分行。这种墓地的布局反映了当时社会组织的结构和家族制度。

  土坑竖穴或洞穴墓:红山文化的墓葬形式主要有土坑竖穴墓和洞穴墓两种。土坑竖穴墓是在地面上挖掘一个长方形或方形的坑,然后将尸体放入坑中埋葬。洞穴墓则是在山体中挖掘一个洞穴,将尸体放入洞穴中埋葬。

  墓前火烧习俗:在红山文化的墓葬中,常常可以发现墓前有火烧的痕迹。这种火烧习俗可能与祭祀活动有关,也可能是一种丧葬仪式。

  单人仰身屈肢葬:红山文化的墓葬中,大多数采用单人仰身屈肢葬的方式。这种葬式可能与当时人们的信仰和生活方式有关。

  男性墓多随葬生产工具:红山文化的男性墓中,常常随葬有生产工具,如石斧、石铲、石刀等。这些生产工具可能是男性墓主人生前使用过的,也可能是作为陪葬品而放置在墓中的。

  束发、佩带项环和臂环:红山文化的墓葬中,还常常可以发现墓主头部束发、佩带项环和臂环等装饰品。这些装饰品可能是墓主人生前的服饰,也可能是作为陪葬品而放置在墓中的。

  此外,红山文化的墓葬中还常常随葬有陶器、玉器等物品。这些随葬品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工艺技术,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信仰和文化。

【红山文化中的墓葬习俗与文化】相关文章:

故乡的墓葬文化散文12-14

故乡的墓葬文化抒情散文12-14

2022中元节习俗文化08-11

中秋节的习俗文化09-13

文化习俗:东北过年最佳习俗传统文化介绍12-16

东北的饮食文化习俗12-30

文化习俗调查报告12-02

餐桌礼仪中的筷子文化07-04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01-15

回族茶文化有何民间习俗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