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工艺奇葩_竹刻艺术
竹雕竹刻艺术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一朵淡雅的奇葩,也是人类历史的文化遗产。竹刻艺术家们以刀代笔,以竹子为载体,将书、画、诗、印等艺术样式融为一体,赋予竹子以新的生命。他们的努力,为中国竹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
历史
竹刻艺术历史悠久,从古代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可证,早在远古时代,先民就已利用竹子来纪事。西周时记载政事等,已广泛使用竹简,而大臣朝会时手中所持的笏,也系用竹子做成,其上刻有文饰。其后,竹子的使用范围更广,形制也更为多样。湖南19号战国墓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盛酒器“卮”,有用竹子制成的,其三足雕刻成兽蹄状。
后在甘肃武威汉墓出土了当时用的毛笔,在笔杆上阴刻有隶书。而在湖南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竹制勺,其上刻有浮雕,线条流畅,令人惊奇。文献记载,东晋书法家王献之有笔筒名“裘钟”,乃用斑竹制成。唐代时传入日本,至今仍保存完好的现藏正仓院的乐器“人物花鸟纹尺八”,更从另一侧面体现了盛唐艺术的辉煌。
宋代尚文,涌现了一支庞大而有素养的文人士大夫阶层,他们的审美思想与追求,直接影响了整个工艺领域的发展,为明清竹刻艺术的兴起与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明清时期,竹刻名家辈出,涌现了许多流派。著名的有嘉定派与金陵派。嘉定派由明代正德、嘉靖年间的朱鹤(号松邻)开创,雕法以深刻为主,其子朱缨(1520—1587,号小松)、孙朱稚征(号三松)继之并有发扬,祖孙三人世称“嘉定三朱”,为嘉定派的形成及艺术风格的确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朱”之后,有侯崤曾、沈大生、秦一爵,及清初,有沈兼、周乃始、王永芳等俱称名家。至清康熙时有吴之璠(字鲁珍)、封锡禄(字义侯)、封锡璋(字汉侯)、顾珏(字宗玉),雍正时有施天章(字焕文)等,俱称大师。乾隆时周颢(号芝岩),世称“合南北宗而为一体”,“二百余年首屈一指”。其他竹人,各有专长。嘉定竹人,前赴后继,各显神通,赢得竹刻之乡的美名。
金陵派名家,明代有李耀(字文甫)、濮澄(1582—1648,字仲谦),而濮澄则被认为是金陵派的创始人,雕法以浅刻为主。清代乾隆时期侨寓扬州的潘西凤(号老桐),原为浙江新昌人,因郑板桥的推誉,被认为是濮仲谦以后一人,故也称为金陵派代表人物。上述两派外,明代尚有张宗略(字希黄),长于留青,因籍贯无考(有说为浙江人,有说为江苏人,也有说是湖南人),后人无称是何派。
及清代后期,又有所谓黄岩派,代表人物为方絜(号治庵),擅长陷地深刻;萧山派,代表人物为蔡照(原名照初),擅长浅刻。另有不知籍贯的尚勋,精留青。至晚清时,崇尚刻金石文,名家有浙江德清的朱宝骝、江苏吴江的杨澥、长洲的周之礼等,风格单一,实在也称不上派的。
明清时期的竹刻风貌,民国时重要竹刻家金西厓在《刻竹小言》作了很精辟的概括。他说:“纵观四百余年之竹刻,可概括为由明中叶之质拙浑朴,发展为清前期之繁绮多姿;又自清前期之繁绮多姿,嬗变为清后期之平浅单一。以雕刻再现书画,实为后期变化之主要原因。”他的总结简明中肯,实在是知者之言。
到了民国时期,由于时代的变革与风气的转变,竹刻艺术已没有了往日的风采,但流风所及,依然有较为精彩的表现。
这一时期重要的竹人,有浙江吴兴的金西厓(1880—1979)、江苏嘉定的潘行庸(1886—1961)、吴县的支慈庵(1904—1974)、苏州的杨云康(1906—1959)、盛丙云(1909—1968)、常州的徐素白(1909—1976)、苏州的杨子英(1915—1983)、吴江的徐孝穆(1916—1998)、常州的白士凤(1923—1997)等。上述竹人中,除金西厓、潘行庸、杨云康三位外,其余的诸位主要创作高峰期则在新中国建立以后。
人文
竹子天生拥有平淡、清气、朴实的特征,其虚心劲节、弯而不屈的品质,历来受到世人特别是文人的喜爱。人们将竹比喻为君子。宋代苏东坡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句,体现了文人在日常生活中对竹子所具品格的向往与追求。这一向往与追求,伴随着竹刻艺术创始与发展的整个过程。
宋代以来,文人们颂竹、咏竹、写竹、画竹不断,涌现了无数的名篇佳作。竹子成为他们抒发心迹的重要媒介与载体。他们对竹子的关注与借竹说事,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竹文化,使竹子在中国文化中拥有了独特的文化象征。
明清两代竹刻艺术的诞生与发展,及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不仅丰富了我国工艺美术的天地,同时也促进了其他工艺美术的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竹刻艺术对中国竹文化内涵与外延的深入与扩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价值
一片竹子,或是一段竹根,经过了竹刻艺术家们的巧思与细雕后,最终成为形态各异、赋有生命的艺术品。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竹人们的才情,同时也凝聚了竹人们的心血。而心血就是生命。换言之,竹人的心血是作品的核心价值所在,而才情只是心血的外在表现而已。
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而创造源于对生活的热爱与体认。只有不失此爱心,涵养此体认,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真意。用积极的态度将此美好与真意作艺术化的再现,就是创造。一件竹刻艺术品的诞生,与其他优秀文艺作品的诞生一样,同样符合这一规律。竹刻艺术的价值本此。
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竹子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竹子以其环保、清洁与可再生的特性,尽显材料优势。这无疑成为当代竹刻艺术发展的重要保证。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竹刻艺术与其他传统艺术一样,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选择。国内收藏市场对传统优秀竹刻作品的关注,也因传世作品的数量有限,优秀作品的可遇而不可求这一现状,藏家们开始将目光转向现当代竹刻名家。
这一现实,无疑成为了当代竹刻艺术的新机遇。当代重要竹人徐秉方先生作品在拍卖市场的屡创新高,青年竹人张伟忠、俞田等人力作的受到关注,不仅提升了当代竹刻的市场地位,同时也提升了其影响力与知名度。
2005年文化部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以来,嘉定竹刻、邵阳竹刻、常州竹刻先后被列入国家级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府的扶持与竹人的努力下,竹刻这一古老而现代、高雅而通俗的文化艺术奇葩,又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
嘉定竹刻
清早期嘉定竹刻<琴棋书画>
嘉定竹刻作为中国竹刻史上最大的流派,其竹刻工艺流传于上海市嘉定地区。嘉定位于上海西北部,北依浏河,盛产竹子。
嘉定竹刻是中华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枝绚丽多姿的奇葩。嘉定竹刻人以刀为工具,以竹子为载体,将书、画、诗、文、印诸艺术融为一体,赋予竹子以新的生命,作品有淡淡的书卷气和金石味,风雅绝俗,是历代文人的雅玩。
嘉定竹刻技艺为明代正德、嘉靖年间(1506-1566)朱鹤所创,主要在嘉定县(区)内传承。
朱鹤将书画艺术融入竹刻,开创了以透雕、深雕为特征的"深刻技法",使竹刻成为一门独立的观赏艺术。其子朱缨、其孙朱稚征均继承上辈竹刻技艺,并推陈出新。朱缨的刀法比朱鹤更为丰富,而朱稚征的成就更进一步超过了父祖辈,刀法神妙,风格简洁精雅,古朴淳厚。祖孙三代奠定了嘉定竹刻艺术的基本品格,在历史上被人称为"三朱"。
"三朱"之后,李流芳、娄坚等"嘉定四先生"在书画之余,亦承朱氏"深刻法"刻竹消遣。清代康熙年间,吴之创薄地阳文刻法,秀媚遒劲,层次多变,被时人称之"鬼斧神工"。另有封锡禄、封锡爵、封锡璋三兄弟,精于圆雕,擅作人物,作品生动传神,将嘉定竹刻推入全盛时期。至乾隆年间,嘉定竹刻流派纷呈,而以周颢为领军人物。周颢集嘉定竹刻之大成,用刀如笔,作品生动浑成,被世人称为"绝顶佳品"。与周颢齐名的还有周笠、施天章,时称"嘉定三艺人"。
嘉定竹刻早在清初即被当作贡品送入宫廷,康熙及雍正两帝不仅收藏,还将艺人封锡禄、封锡璋、施天章等召入内廷供奉;乾隆皇帝则将自己的诗题写在笔筒上,让嘉定竹刻艺人刻录。晚清时,嘉定竹刻集中在嘉定城内,作坊林立,店铺繁多,时大经的"文秀斋"、韩玉的"云霞室"、叶端甫的"翠晴斋"、张学海的"文玉斋"、朱厚甫的"酉阳俎"、范雅堂的"文元斋"、申竹芗的"瑞芝斋"及"潘松云斋"、"谢荫轩"等均有一定影响,但此时整个竹刻行业已开始陷入停滞并渐次衰落。
1949年后,嘉定竹刻有了专业的行会组织和研究机构。嘉定竹刻传统上主要以家族、师徒授受方式承传,朱氏浮雕透雕刻派、封氏圆雕派、吴氏薄地阳文派、周氏南宗画派等众多流派均有传人。现在这一技艺主要的传承人有范勋元、张迎尧、樊其昌、丁黎良、王威、王乐平、张伟忠、蒋玉铭、苏玉蓉、庄龙、周铿、张伟忠、蒋玉铭等。
"以刀代笔,以书法刻竹",是嘉定竹刻的主要特点和传统技艺。据《嘉定县志》记述: "竹刻为艺术上精品,吾邑最负盛名,其为它处所不能媲美者,则为刀法。普通所用,以刻字者为单尖,辟厚约分许,而削其一面,其口平,以角尖入竹,名曰行刀。而复以圆刀还之,则为圆柱形。削其一端为斜面状,而圆其锋,故所入处,其底不深而平,此其为用,能恰到好处,而字体之结构及转折之姿态,均能与书者相吻合,无牵强之弊。闽湘各地,亦有竹刻者,然较之吾乡终不能及,既无此刀法也。"由此可见,嘉定竹刻的刀法独树一帜,与各地不同。
嘉定竹刻艺人以刀代笔,将书、画、诗、文、印诸种艺术融为一体,赋予竹以新的生命,使竹刻作品获得了书卷之气和金石品味,风雅绝俗,成为历代文人士大夫的雅玩。嘉定竹刻的形制多适合文人口味,其品种有以竹筒和竹片制成的笔筒、香筒(薰)、臂搁、插屏、抱对等,也有以竹根刻成的人物、山水、草木、走兽等。其技法包括浅刻、深刻、薄地阳文、浅浮雕、深浮雕、透雕、圆刻等十余种,具有明显的地域风格和鲜明的原创性,审美价值远远超过实用价值。
由于嘉定竹刻系纯手工操作,工艺流程复杂,制作耗时费神,难以形成规模化的生产,经济效益低,所以艺人大都已转业。而美术学院培养出来的中国画画家亦无人操刀刻竹,书画家和竹刻艺人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致使嘉定竹刻的文化内涵逐渐丧失。
另外,随着城市化的步伐,大片竹林消失,竹刻的原材料出现匮乏。所有这些都导致嘉定竹刻技艺走向衰微,急需制订措施加以抢救。
宝庆竹刻 竹艺奇葩
高浮雕春燕牡丹图帽筒
宝庆属于湖南邵阳地区,地处湘西南,是西高东低半山区半丘陵地貌,盛产楠竹,自古竹器制作业十分发达,是中国竹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这为宝庆竹刻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客观条件,再加上宝庆竹刻的历代大师们擅长于将自己的艺术表现技巧与文人的审美情趣融会贯通,从而创造出了无数美轮美奂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旷世作品。
宝庆竹刻在发展自己当地风格的基础上,又融合了嘉定、金陵两地的竹艺风格。嘉定派竹刻以朱氏(朱鹤、朱缨、朱稚征)三代为代表人物,其特点为“高、深、透”。而金陵派竹刻却是以“浅浮雕”或被称之为“水磨器”的技法来表现,主要的代表人物为濮澄。宝庆竹刻种类齐全,题材丰富,技法齐备,在浅浮雕与高浮雕存在的同时,宝庆竹刻创始人之一王尚智又发明了一种新的竹刻艺术——竹簧。竹簧亦称翻簧、贴簧等。即将竹子去青去节,剥削出竹簧,经煮、晒、碾,压平整,贴于木胎或竹胎之上,再经抛光打磨,运用不同的雕刻手法在其上雕刻人物、山水、花鸟,其色泽有如象牙,格调高雅。竹簧雕刻一经问世,即成为达官贵人和文人雅士竞相收藏的珍品,并定为清皇宫的贡品和外交礼品,很快流传各地。
宝庆竹刻艺术品从现在留存的资料记载以及实物来看,最早的是潘一龙的竹雕笔筒。潘一龙(1563年—1645年)字曾炳,别号云山樵子,湖南武岗人,宝庆竹刻创始人之一。从小天资过人,工诗善画,尤精于竹刻。所刻山水花鸟人物无不刻意,而体现的却是功力现于规矩之中,形神现于规矩之外。他留存下来的作品极少。与他同时期的宝庆竹刻艺人还有王嗣乾等,大多都没有作品留存。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流行圆雕和透雕的雕刻技法。宝庆竹刻发展至清朝时,由于竹簧竹艺的发明,这不仅是有别于其他竹艺派别,使以后竹刻工业化也成为一种可能。竹簧雕刻在经过了宝庆竹刻艺人几十年的不断实践摸索总结后,已经能够制造出精美的竹制佳器。从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竹簧天地同春寿字盒”、“芭蕉山石贴簧盒”等实物来看,技术水平已经是相当的高超。在当时最有名的竹刻艺人据《宝庆府志》中记载,“惜阴轩”主李昌元,李昌元以制食箧和书箧而名重一时,所做作品常作为供品入宫中,后被选入宫廷作为专门的竹刻师,侍奉朝廷。在乾隆时,宝庆竹刻进入了全盛期。开始有竹刻制品走出国门,成为了与外交流的礼品选择之一。这也无不体现出宝庆竹刻的艺术特色。
在民国时,宝庆竹刻屡次在国际国内获奖。在1915年为庆祝巴拿马运河的正式开通在旧金山举办的“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宝庆竹刻名家朱莲舫的参展作品《双龙腾云献珠图》运用高浮雕和浅浮雕的手法,雕刻了双龙腾云的形象,形神兼备,活灵活现。最终由于技艺“巧夺天工”而一致博得评委的看好,以金制奖牌载誉而归。1943年,朱宝成、朱宣武父子精心雕刻的以《红楼梦》为创作题材的作品获得了在广西南宁举办的“全国工程展览会”一等奖。从此宝庆竹刻也在国际国内大放异彩。这样的一朵民间艺术奇葩,历经上百年还是经久不衰。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企业改制的浪潮中,9个竹艺厂全部破产倒闭,技师流散全国各地,现仅存20多名老艺人在苦守手工雕刻的阵地。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的这朵奇葩我们期待着她能早日重振雄风!
中国竹刻艺术
我国竹刻起源很早,据〈礼记》记载,秦汉前的士大夫们在典礼的仪式上就要使用竹制品,这类竹制品具有很强的文饰作用。竹刻在汉朝已有相当的发展,然而,由于历史实物不多,我们现在不可能很全面地了解当时的竹刻工艺。现在,我们从很少的一些出土文物中还是可以对那时的情况进行一些想象和推断。比如,在西汉马王堆一号墓中出土的一件漆竹勺柄,就表明当时的竹刻工艺的水平已是相当高的,本来这是一件实用的生活用品,然后其上刻有很精美细致的宠纹,加以髹漆,便成为一件竹刻工艺品了。以后,专门制作的竹刻工艺品也出现了,相传晋代大书法家王献之就有一只非常精美的斑竹笔筒,他非常喜爱它,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裘钟古而六朝时,齐高宗赐给明僧一件竹根如意,这表明当时己有一竹根雕的竹刻工艺和品种了。
到了唐宋时期,竹刻工艺更为成熟地发展起来了。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五卢氏宅条说:唐德州刺史王倚家有笔一管,稍大于常用笔管中间刻《从军行》一铺,人马、毛发、亭台、远水,无不精绝。这是竹刻见于著录之始。元陶宗仪《辍耕录》记载过宋代詹成刻竹:詹成者,高宗朝匠人。雕刻精妙无比,尝见所造鸟笼,四面花版,皆于竹片上刻成宫室、人物、山水、花木、禽鸟,纤悉具备,其细若缕,且玲珑活动。这是见于记载最早的一位竹刻家,显然这时的竹刻技术的确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程度。但有关詹成的事迹却无详细记述。
宋代以后,陈置几案的小件雕刻,异彩纷呈,粲然夺目。如琢玉、镂牙、刻犀、范铜、塑瓷,乃至镌砚、模墨,多为前代所未有。雕刻的体制规模,题材技法,至元明而大变。竹刻就在这一背景下得到了迅速发展,因为各种工艺必然互影交光,息息相通。至明中叶,文人艺术家们在前人基础上致力发展,终于把竹刻从比较简单的、以实用为主的工艺品,提高到比较细致的、以欣赏为主的艺术品,使之形成为一种专门艺术。以后,便名手辈出,穷工殚巧,蔚为大观,成为雕刻史上我国特有的一朵艺苑奇葩。
明、清两代是竹刻发展的黄金时期。竹刻艺术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的产竹地区,比如浙江、江苏、上海、四川!湖南和广东等地。在明代正德、嘉靖时期形成了金陵(今南京)、嘉定(今属上海市)两大竹刻中心,而且行成了各种竹刻流派,名家辈出,空前繁荣。刻竹的方法有很多种类,刻竹是作者的情思驰骋于竹,用刀来传达自己心中的情感,全凭自己的悟性,恰当地运用各种刻竹方法。
留青竹刻
黄山烟云臂搁 徐秉方
留青竹刻,是将中国书画在竹皮上进行再创造的一门雕刻艺术。她有浮雕的外形,又有浅刻的刀痕,更不失书画的笔墨韵味和构图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竹皮、竹肌的颜色色差会逐渐拉开,使作品的立体感更强。层次更丰富,视觉更美好。但留青竹刻要达到高水平确实不易,刻者除了刀内功,更要刀外功。刀内功即为熟练的操刀术;刀外功就是刻者的艺术修养。留青竹刻如果没有高水准的画稿基础,刻技再好也难出高档次的作品;反过来说,若画稿很好,刻手水平不高,同样难出精品。这与舞台艺术的剧本和演技一样,高水平的作品必须要两者有机结合。留青竹刻是多种雕刻技法的综合体,内含墨趣,外现刀味,格调高雅,内容广泛,面貌独特,其前景广阔,是毋庸置疑的。
竹刻高手在诗筒上雕鱼 系非遗代表性传人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陵竹刻代表性传人龙双衡(图中),昨天来到位于后宰门的金陵竹刻艺术馆,向两名弟子宋继光和张仓凤面授如何在诗筒上雕琢“鱼乐图”。
【工艺奇葩_竹刻艺术】相关文章:
石窟艺术的一枝奇葩散文07-02
装潢美工艺术实习报告07-02
手工艺术协会工作总结07-05
奇葩的绕口令06-26
求昆明手工艺术品兼职07-10
公司举办员工艺术节企划方案07-03
面试中遇到的“奇葩”07-11
求职面试奇葩多07-02
朋友的奇葩面试经历07-02
你遇到的奇葩面试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