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3D电影
始于1951年的柏林电影节,艺术电影被视为其最重要的标签之一。这里,艺术被认为没有禁忌。所以,2011年德国大导演维姆·文德斯选择将他关于舞蹈的3D纪录片《皮娜》在此首映是再自然不过的事。迄今,3D电影依然是电影节的热点话题——未来,3D技术是电影人的必修课还是昙花一现?
柏林电影节期间举办的欧洲电影市场是世界最大且重要的电影集市之一。今年的电影市场上,电影版权供货商、经销商和买家们仍在就这个话题进行热烈讨论。
贝基·普罗布斯特女士是电影节欧洲电影市场的负责人,是柏林电影节筹委会成员,也是瑞士一家影视集团公司的合伙人。深谙电影行业的普罗布斯特和记者谈起了评判电影的标准。
“我还是老生常谈。这取决于电影本身而非3D。”普罗布斯特说,“3D能带来彻底的改变、将流失的观众重新拉回到电影院么?我保持怀疑。或许是我自己太老土了,我依旧认为观众愿意去电影院看电影是因为电影故事很棒,他们不会在意电影是2D还是3D。”
在熙来攘往的电影市场大厅,3D电影海报随处可见。德国本土影视公司索拉传媒经理培尔·朗厄兰告诉记者,他们有3个3D电影项目。她相信这些影片销路会不错。
“我认为3D技术是和主流商业大片竞争的好手段。很明显,我们的影片预算没有那些大片高,但我们在电影院呈献给观众的观影效果可能更好。”
柏林电影节论坛会场,讨论如火如荼。今天的主题是:“浮华过后——3D电影的未来”。电影人和3D技术研发人员讨论:为什么导演需要应用3D技术来呈现他们的故事。
主席台上,一位嘉宾侃侃而谈:“几乎所有导演使用3D技术都出于同样的原因,他们认为3D不是噱头而是一项极具创造性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可以吸引观众。”
发言人叫鲍勃·梅森,是欧洲一家为院线及家用3D系统提供软件服务公司的经理。能为观众带来独特的感官享受当然物有所值,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习惯戴3D眼镜;更糟糕的是,过度的3D电影立体效果会使一些观众感到身体不适,而这些问题在专业人士的讨论中往往被忽略。当记者问起3D电影的缺陷时,梅森就有些闪烁其词。
“我们可以推动这些技术发展,它能带给观众全新的观影体验,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回到影院。但一直以来都是如此,当你亲身实践这些全新的东西,你是在开拓一条新路,你当然比那些因循守旧的人更容易犯错误。”
梅森的不畏风险,其中有商业利润的吸引。2005年,梅森的公司只供应一部3D电影,世界范围内也只有100多家影院上映。如今,梅森的公司有将近50部3D影片在2.25万家影院放映。
今年的柏林电影节上,美国梦工厂带来了3D动画电影《克鲁德一家》。影片讲述了在石器时代的克鲁德一家对抗大自然的奇幻、冒险旅程。
马克斯·博格是一家欧洲电影杂志的记者,他对记者谈了他对影片的看法:“3D我说不好,我不是一个3D迷。但我觉得这部电影非常棒,非常有趣。尽管可能不适合年龄很小的小朋友看,但确实是全家观影的首选。”
“我不常看3D电影,因为非常贵。”特斯莎·瑞恩是德国电影学院的学生,她对3D电影感慨良多。“如果我去看,那一定是影片本身非常棒。对一些题材的影片,3D技术确实能够锦上添花,我也越来越喜欢这种影片。无论如何,我认为还是影片内容本身更重要。就动画题材来说,3D效果都不错,但3D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类型的影片。”
比普通影片高出1/3的价格并不是3D电影发展面临的唯一问题,3D技术从影院走向家庭也遇到了瓶颈。据统计,欧洲3D家庭娱乐系统的销量很低,而3D高清有线电视技术目前还不成熟。与所有新生事物一样,3D电影人继续前进需要克服困难。不过,观众的期待也很简单:可以为先进的电影技术掏腰包,但需要一个“好故事”。